捣衣砧上拂还来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845535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捣衣砧上拂还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捣衣砧上拂还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捣衣砧上拂还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捣衣砧上拂还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捣衣砧上拂还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捣衣砧上拂还来捣衣砧上拂还来”拂去的是拂去的是“水水”吗?吗?新沂市高级中学王湖新沂市高级中学王湖 邮编邮编 221421苏教版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 (2008 年 1 月第 4 次印刷)编选了张若虚的名篇春江花月夜 ,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据说是陈后主创制的,张若虚所写的题材虽未脱离汉末以来屡见不鲜的游子思妇的离愁,但他以月贯穿全文,用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等意象作为衬托物形成了美妙的艺术境界,展现了春江花月之夜浩瀚幽邃、恬静优美的巨幅画卷。这首诗被闻一多称之为“诗中之诗,顶峰上的顶峰” (唐诗杂论 ) 。此文(唐诗宋词选读第 7 页)对“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2、是这样注释的:“这两句指闺中思妇不胜离愁,将帘卷月,帘卷而月不卷。捣衣之时,月照砧上,拂之欲去,水去水去而月不去。 ”这里的“水去而月不去”让人生疑,何来的“水”?教材编者是否认为这里的“捣衣”就是“洗衣”?不得而知。笔者又查看了该书配套教学参考书(2008 年 8 月第 4 版)本文的“名家赏析” (选自唐诗鉴赏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作者袁行霈) ,文中是这样赏析的:月光照在门帘 ,卷也卷不去,照在衣砧上,拂了却又来。袁老的文中没有提到“水” 。清人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对“玉户”二句是这样解释的:月光照入室内,离人对此不耐,欲讲帘卷月,而月光只自不去。离人在月下持衣愁苦,初疑砧

3、上是霜,及去拂拭而光不动。徐增认为这里拂去的是“霜” 。旧时洗衣,常用木棒捶打衣服,但表示洗衣服的词常用“浣”或“濯” ,其中“濯”字意义最广,既可以指洗衣服,又可以指洗器物,也可指洗手足。 “涤”字一般指洗器物, “洗”字原指洗脚,后来“洗”的意义扩大就替代了“濯”和“涤” 。捣衣在古代有两种意思。其一,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服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谭光沛吟女须诗云:“秭归永固溯开基,千古著名数女须。贤德由来传淑训,婵媛非是表芳姿。捣衣溪畔砧仍旧,照面井中月上时。昔日绣花当此际,锦文满幅夜迟迟。 ”这里的捣衣石是女须给屈原洗过衣裳的地方,遗址在秭归东北方向的女须庙前。其二,把衣料放在石砧

4、上用棒槌捶,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刘禹锡捣衣曲云: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一一远相续,家家音不同。户庭凝露清,伴侣明月中。辞海中没有具体解释“捣衣” ,只是说“捣衣”又名捣衣曲 秋水弄 秋杵弄是琴曲,传为唐潘庭坚所作,抒写妇女为远戍边地的亲人捣洗寒衣时的怀念之情。古人捣衣或在河边,或在院中。在河边常是“洗衣” ,常在白天进行;在院中就是“捶软寒衣” ,常在晚上。唐代张萱的捣练图 (宋徽宗赵佶摹本)描绘了贵族妇女捣练、熨练、缝制的情景。练”是一种丝织品,刚刚织成时质地坚硬,必须经过沸煮、漂白,再用杵捣,才能变得柔软洁白。宋代诗人熊禾的捣衣曲中也有这样的诗句:“细丝清水练方新,在椸半湿日中明。隔篱

5、翁媪寐不熟,月落尚闻砧杵声。 ”宋元之前,棉花的栽种在中国尚未普及,衣服通常只能用丝织品及葛麻等。丝织品大多都是贵族穿的,寻常百姓大多穿葛麻。葛麻织品最大缺点就是太硬,穿着不舒服,也不好缝制,所以在缝制或穿前要把它放到平滑的石板上,用木棒敲平。在古典诗词中,常将捣衣用的石板称为“寒砧” , 也被称为“玟砧” ,汉代班婕妤捣素赋中有“於是投香杵,扣玟砧,择鸾声,争凤音”的诗句。因为捣衣多在秋夜进行。诗人往往用“寒砧” “砧声”或“捣衣”等意象来表达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之情。李白的子夜吴歌中“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颀的送魏万之京中“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这中间的捣衣和砧声

6、都是这个意思。因为“洗衣”是生活中的平常之事,没有深意可寄,所以古典诗词中的“捣衣”多指“捶软衣料”之意,来传递闺思或思乡之情。再来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捣衣”是否为“洗衣”之意。“白云一片去悠悠,青风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白云一片悠悠飘去,本来就足以牵动人的离愁,更何况是在“浦口。第二句中前一分句写游子,后一分句写思妇。意思是说,那美好的月光似乎有意和思妇做伴,徘徊着不忍离去,这月光更牵动思妇的愁思,惹起了思妇的相思之情。从内容上看,这里的“捣衣”和“砧上”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意象,不应该是洗衣的意思

7、。从空间上来看,徘徊的月光惹动了思妇的愁思,思妇试图用两个动作排谴心中的苦闷:一是在屋内用帘卷月,一是到石砧上捣衣。明月高悬, “砧”上盈满月光,思妇心不在焉地捶打着衣料,月光如霜般的笼着砧上的“寒衣” ,随着衣服的翻动,月光“拂之又来” ,由屋内到院内,这是符合逻辑的,王建的捣衣曲 (全唐诗第 298 卷 067 首)中也有“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 ”的诗句。所以说,这里不可能空间一下子转换到河边、江边,自然也就不会有“水去月不去”了。这里“卷不去,拂还来”表面指月光,实际是指无法排遣的离愁。“捣衣”和“洗衣” ,不是能够等同的一组词。笔者认为,苏教版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注释中“水去而月不去”的表达不严谨,不妨改为“这两句指闺中思妇不胜离愁,将帘卷月,帘卷而月不卷。捣衣之时,月照砧上,拂之还来,月来愁亦来月来愁亦来” ;或者参照清人徐增的说法,改为“捣衣之时,月照砧上,拂之还来,霜去月不去霜去月不去”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