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酸碱盐知识,酸碱盐的口诀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843383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学好酸碱盐知识,酸碱盐的口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怎样学好酸碱盐知识,酸碱盐的口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怎样学好酸碱盐知识,酸碱盐的口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怎样学好酸碱盐知识,酸碱盐的口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怎样学好酸碱盐知识,酸碱盐的口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学好酸碱盐知识,酸碱盐的口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学好酸碱盐知识,酸碱盐的口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怎样学好酸碱盐知识怎样学好酸碱盐知识学好酸碱盐知识的五点策略学好酸碱盐知识的五点策略初中化学第八章酸碱盐,是整册教材的学习重点。如何学好这一章的知识呢?下面,给同学们介绍五点学习策略。一、注意概念理解酸、碱、盐是第八章中较为重要的三个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对它们加以理解。角度之一,顺着酸、碱、盐概念建立的思路,比较它们电离生成的离子的特点,剖析概念中关键字词的含义。从这一角度理解三个概念,对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解释“酸、碱为何具有通性?”等问题有裨益。角度之二,从酸、碱、盐的组成上认识三个概念:酸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碱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氨水是一种特殊的碱);盐由金属元素与酸

2、根组成(铵盐中不含金属元素)。从此角度理解,能为酸碱盐的识别以及反应规律的推理带来便利。二、注意工具运用金属活动顺序是学好第八章的工具,它反映的是金属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由易到难的顺序。该工具主要用于判断金属与酸溶液、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常见酸碱盐溶解性表(见书后附录)也是学好第八章的工具,该表主要用于判断碱性氧化物、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三、注意两类实验对于老师的演示实验,我们要仔细观察,及时记忆,认真分析,使实验现象及结论在自己的头脑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对于课本上的三个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八、九、十),同学们千万不要放过动手一试的机会,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配合下规范操作,认真记

3、录,积极思考。要知道,自己动手实验,不仅仅是一个再现与巩固知识的过程,还是一个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的过程。四、注意规律总结酸碱盐中的反应规律较多,及时总结这些规律,是我们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总结反应规律,除了采用课本 183 页上的图表法以外,还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叠加法。以酸的五点通性为基础,加上碱的三点通性(碱与酸反应已出现在酸的通性中),再加上盐的两点化学性质(盐与酸、碱的反应前面已考虑过),这样可以得到十条反应规律(具体规律请同学们自己总结)。(2)判断法。写出“A.碱性氧化物、B.酸性氧化物、C.酸、D.碱、E.盐、F.盐”等几类物质的名称,按照“A+B、A+C、A

4、+D”的思路逐项判断,得出规律。在总结规律的过程中,若能回忆一些和规律相悖的“特例”,无疑能对规律的掌握和运用起到积极的作用。2五、注意题型归类和酸碱盐知识相关的题型大致有以下几种:判断反应型、物质制备型、物质推断型、除杂型、鉴别型、探究型、计算型等。在题型归类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借助有关练习,学会分析方法、掌握答题思路、体验答题要点。这样,我们手里才能真正拥有一把解决问题的“金钥匙”。酸碱盐知识口诀大全酸碱盐知识口诀大全酸碱盐知识系统性比较强,概念较多,涉及到的化合物种类及反应也多,且反应规律较复杂,同学们学习有一定困难。如果把”。说明:“该章的一些重要内容编成口诀,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初中化

5、学第八章酸碱盐知识系统性比较强,概念较多,涉及到的化合物种类及反应也多,且反应规律较复杂,同学们学习有一定困难。如果把该章的一些重要内容编成口诀,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1.电离口诀:“电电离离,遇水便离遇水便离”是指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时便同时发生电离,并不是通电后才发生电离。2.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口诀:“溶液能导电,原因仔细辨,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说明:“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是指如果溶液中存在离子,若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该溶液仍不能导电。只有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时,溶液才能导电。3.浓盐酸的特性口诀:“无色刺激有酸味,浓酸挥发成白雾;要问白雾是什么,它是盐酸小液

6、滴”。说明:若将“它是盐酸小液滴”改为“它是硝酸小液滴”,即成为浓硝酸的特性。4.浓硫酸的特性口诀:“无色粘稠油状液,不易挥发把水吸;腐蚀皮肤使碳化,沾上硫酸用布拭”。说明:“把水吸”是指浓硫酸有吸水性,从而推知浓硫酸可作干燥剂。“沾上皮肤用布拭”是指如果皮肤上沾上硫酸,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而不能象处理其它酸一样先用水洗。5.指示剂遇酸、碱溶液变色口诀:“石蕊遇酸紫变红,酚酞遇酸影无踪;石蕊遇碱紫变蓝,酚酞遇碱红艳艳。”说明:“影无踪”是指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仍为无色)。“石蕊遇碱”、“酚酞遇碱”,这里的碱是指碱溶液。若是不溶性碱,则不能使指示剂变色。6.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口诀:“稀

7、释浓硫酸,应防酸飞溅,要把浓酸注入水,同时再搅拌”。说明:“应防酸飞溅”,是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浓硫酸小,会浮在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7.硝酸、浓硫酸跟金属反应口诀:“硝酸浓硫酸,氧化性很强,遇到金属后,生水不生氢”。说明:“生水不生氢”是指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38.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及应用口诀:意义:“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活动性越强。”应用: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氢前金属能置氢,氢后金属不反应。”金属跟盐的置换反应:“前面金属是单质,后面金属盐溶液,除去钾钙钠钡外,置换反应都成立。”说明:“后面金属盐溶液”

8、是指排在后面的金属形成的盐必须是可溶性盐,不溶性盐不能跟金属发生置换反应。“除去钾钙钠钡外”是指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最前面的钾、钙、钠及金属钡的活性很强,将它们投放盐酸溶液中时,它们首先跟溶液中的水反应,而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故应除去这四种金属。9.氢氧化钠的特性及俗名口诀:“白色易溶并放热,吸水潮解味道涩。由于腐蚀有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说明:“易溶并放热”是指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并在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10.盐和碱的溶解性规律口诀:“钾钠铵盐硝酸盐,溶入水中都不见。硫酸钡、氯化银,白色沉淀现象明。碳酸钾钠铵溶,碳酸铝铁影无踪。要问碱类溶多少,钾钠钡钙铵中找”。说明:“硫酸钡、氯化银,

9、白色沉淀现象明”是指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不溶,其余都溶;盐酸盐(即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银不溶,其余都溶。“碳酸钾钠铵溶,碳酸铝铁影无踪”是指碳酸盐中只有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溶于水,碳酸铝、碳酸铁不存在或遇水便分解了,其余都不溶于水。“要问碱类溶多少,钾钠钡钙铵中找”是指碱类中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铵四种碱可溶,氢氧化钙微溶,其它碱都不可溶。酸与碱相关知识酸与碱相关知识 1010 问问1.为什么酸或碱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答:酸或碱的水溶液,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能够导电,这说明这些溶液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例如 HCl 在水中解离出 H和 Cl-,H2SO4在水中

10、会解离出 H和 SO42-;NaOH 在水中会解离出 Na和 OH-,Ca(OH)2 在水中会解离出 Ca2和 OH-。我们看到酸都能解离出 H,而碱都能解离出 OH-,也就是说虽然有不同的酸或碱,但其溶液中都包含相同的成分 H或 OH-,所以它们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2.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吗?答:不是。因为中和反应的定义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除了酸和碱作用能生成盐和水外,在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中我们还学到过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如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2NaOHCO2Na2CO3H2O); 某些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ca*2HClCaCl2H2O)等,但这些都不是中和

11、反应。3.pH 值小于 7、等于 7、大于 7 的溶液加水稀释,其 pH 值将分别出现怎样的变化?4答:pH 值小于 7 的溶液是酸性溶液,若加水稀释,溶液会变稀,浓度变小,溶液的酸性随之减弱,pH 值会增大,但不会超过 7,只会无限接近于 7。pH 值大于 7 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同理 pH 值会减小,但不会超过 7,只会无限接近于7。pH 值等于 7 的溶液,显中性,稀释后还是中性溶液,所以其 pH 不变,还是等于 7。4.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遇到氢氧化铁会变色吗?答:不会。酸碱指示剂只有遇到酸溶液或碱溶液时才会改变颜色。大多数的酸都是溶于水的,而碱则不同,只有少数碱是能够溶于水的,如:氢氧化

12、钾(KOH)、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钡Ba(OH)2)和氢氧化钙Ca(OH)2。当石蕊和酚酞遇到它们的水溶液时会变色,而氢氧化铁Fe(OH)3等是不能溶于水的碱,所以石蕊和酚酞不会变色。5.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和浓盐酸,为什么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会减小?答:因为浓硫酸有吸水性,长期敞口放置易吸收空气中水分,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浓盐酸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溶质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6.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能否将试纸用水润湿?答:不能。润湿后相当于将溶液稀释了,酸性和碱性都减弱了。润湿后测定的酸性溶液的 pH 值比实际溶液的 pH 值偏大,而

13、碱性溶液的 pH 值比实际溶液的 pH 值偏小。7.“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是一回事吗?答:不是。酸溶液仅指溶质为酸的溶液,一定属于酸性溶液;如盐酸、硫酸。但某些盐类化合物的溶液如 NaHSO4 也显酸性,却不属于酸溶液; 碱溶液指可溶碱的溶液(KOH、NaOH、Ca(OH)2、Ba(OH)2、NH3H2O),一定属于碱性溶液;但某些盐类化合物的溶液如 Na2CO3 溶液也显碱性,却不属于碱溶液。8.我们平日所说的调味品盐与化学上的盐是一回事吗?答:不是。我们平日所用的厨房调味品盐指的是食盐,也就是氯化钠(NaCl),而化学上所指的盐是一类化合物的名称,就像酸、碱一样

14、,这类化合物在水中都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像氯化钙(CaCl2)、碳酸钠(Na2CO3)、硫酸钾(K2SO4)等都属于盐类物质。9.如何判断 NaOH 溶液与稀盐酸之间的反应恰好完全进行?答:我们可以利用指示剂来完成,在烧杯中加入约 10ml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 23 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边滴边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为止,此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10.为什么将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密封保存?答:氢氧化钠固体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如下反应5CO2+2NaOH=Na2CO3+H2O,会潮解、变质。同样生石灰会有如下反应ca*+H2O=C

15、a(OH)2,CO2+Ca(OH)2=CaCO3+H2O 而变质,所以二者都需要密封保存。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物化学式的书写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物化学式的书写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物化学式的书写,是第八章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一个难点,原因在于该类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生成物的化学式不可运用“交换两种反应物的成分”这一思路得出。如何攻克这一难点呢?下面介绍四种方法。1.规律法。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有两条规律,一是反应产物是盐和水;二是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在写 SO2 与 NaOH 反应生成物的化学式时,有不少同学将结果错写成了“Na2O+S(OH)4”或“Na2SO4

16、+H2O”。前一种错误的错因在于,忽视了规律一,机械套用了复分解反应生成物化学式的书写思路;后一种错误的错因在于,没有注意到 S 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为+4 价,将 Na2SO3 误写成了平时较为常见的化学式 Na2SO4。2.模仿法。在碳一章中,同学们已经熟悉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以该反应为模板,我们可以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物的化学式:BaCO3+H2O;Na2CO3+H2O。3.添氧法。在初中化学中,最为常见的酸性氧化物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种,这些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中所含的酸根离子往往比酸性氧化物多一个氧原子,因此,在初中阶段,我们可以“添氧法”去确定该类反应所生成盐的化学式。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所生成的盐,其化学式是由 Na 与 CO3(CO2 增加一个氧原子后变成 CO3 原子团)组成的 Na2CO3;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所生成的盐,其化学式是由 Na 与 SO4(SO3 增加一个氧原子后变成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