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783681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PPT 页数:159 大小:27.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古代建筑发展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1古代建筑发展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1古代建筑发展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1古代建筑发展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1古代建筑发展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古代建筑发展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历经三、四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建筑历史与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中国建筑观念,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真正建筑的诞生:,由于各地气候、地理、材料等条件的不同,营建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穴居 左图为河南偃师发现的仰韶文化时期建筑遗址的“复原想像图”。 洞口直径1.5米,底径为2米,深2米,顶盖

2、由25厘米的木柱支撑。,穴居平面图,、穴居与巢居:,原始半穴居建筑复原图(仰韶文化 ),半地穴建筑 地穴以上周围为“木骨泥墙”。屋顶和墙壁的结合类似后来的歇山式屋顶。房屋平面布局以火塘为中心。,半坡遗址复原图,地面建筑 家庭私有财产的产生,出现了双室套间,姜寨遗址 位于陕西临潼县城北部,距今6600-6400年,属于仰韶文化。 整个居住区面积近2公顷,西南临河,其他三面围以壕沟。中心为广场。其中1-5号位置是大房子,以此为中心周围的100多处房屋形成五个组团,房屋的门均开向广场。,巢居 多现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河姆渡等原始文明中。 树杆为“桩”,树枝为“梁”,再用树条绳索绑扎成楼板和屋顶的骨架

3、,敷以茅草形成。 巢居形式是干阑式的原形。,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可称之为华夏建筑文化之源河姆渡的干阑木构,它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体现了木构建筑之初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代表意义。干阑式民居这是一种下部架空的住宅。,河姆渡遗址干阑式民居复原图它具有通风、防潮、防盗、防兽等优点,对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地区非常适用。,河姆渡遗址中的大房子 用木柱将建筑架空,面积有160平方米,它是靠隼卯连接木结构,以梁柱承重,用芦席充当墙地。,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榫卯木构件,隼卯(榫卯) 靠构件相互之间的阴阳咬合来连接构件的方法

4、。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隼卯有燕尾隼和企口等形式。隼卯技术是日后成熟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体系的技术关键,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古代建筑体系的重要特点所在。,小结,建筑结构从绑扎变为榫卯。木骨泥墙,夯土的运用,甚至发现土坯砖的运用。建筑基本基础已现雏形。,奴隶社会建筑,夏(-前1600年) 宫殿建筑和封闭庭院的首次出现,建筑形式为木架夯土。商(-前1046年) 建筑技术明显提高。但仍是“茅茨土阶”。商朝后期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一带)。城市的形成。西周(-前771年)建都在陕西。建造一系列奴隶主实行政治、军事统治的城市,制度明确,等级严明。四合院建筑产生,屋顶已采用瓦,到西周晚期,有的屋顶已全部铺瓦,并出

5、现半瓦当。内墙面用三合土抹面。春秋(-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日渐瓦解,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出现。瓦的普遍使用和高台建筑(台榭)的出现。建筑技术和艺术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初步形成。,夏,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一号遗址复原图,商,文献记载有“殷人重屋”之说,所谓“重屋”即重檐屋顶。宫殿分许多房间,其建筑形象是,低矮的夯土台,木骨泥墙,茅草屋顶,外观古拙简洁,即所谓“茅茨土阶,四阿重屋”。,二、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在商朝,我国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大量的商朝青铜礼器、生活用具、兵器和生产工具,反映了青铜工艺已达到了相当纯熟的程度,手工业专业化分工已很明显。手工业的发

6、展、生产工具的进步以及大量奴隶劳动的集中,使建筑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商 青铜人像,商刻字卜骨,商 司母戊鼎,建筑方面: 1983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以东五六公里处的尸沟乡发现了一座早商城址,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城内有规模较大的宫殿基址,可能是汤都西亳。宫城中已发掘的宫殿遗址上下叠压三层,都是庭院式建筑,其中主殿长达90米,是迄今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三、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合院鼻祖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当属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它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

7、室。前堂与后堂之间有廊联结。屋顶采用瓦(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这组建筑的规模并不大,却是我国以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它的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本质与后世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北方流行四合院建筑并无不同。这一方面证明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悠久,另一方面似乎也说明了当时封建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建筑组合的变化体现着当时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变化。,影壁,大 门,前 堂,后室,廊,厢 房,陕西歧山凤雏村遗址,北京四合院的组成,岐山宫殿轴侧剖图,影壁,南方人称为照壁,古代称为“萧墙”,因而有“祸起萧墙”之说。旧时人们认为自己的住宅中,不断有鬼来访。如果是自己祖宗的魂魄回家是被允许的,但是如果是孤魂野鬼

8、溜进宅子,就要给自己带来灾祸。如果有影壁的话,鬼看到自己的影子,会被吓走。当然,影壁也有其功能上的作用,那就是遮挡住外人的视线,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看不到宅内。影壁还可以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四、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战国的历史概况 春秋时期,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贵族们的私田大量出现,随之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应发展,相传著名木匠鲁班,就是在春秋时期涌现的匠师。 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砖的应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或称台榭)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高台建筑,有两类,一种是建筑建在夯土台上。,另一种是围绕夯土台建造多层建筑。,半圆 瓦当,

9、瓦 钉,瓦钉用法,周礼考工记谈到帝王之都的设计时说: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轨”,指两个车轮的距离;王宫居中,祖庙其左,其右社稷坛。前朝后寝,市场在宫城后面,一夫即当时的一百亩。左图是永乐大典根据考工记 匠人篇重新绘制的周王城图。,小结,商、周、春秋建筑都是高台建筑。出现“屏”的概念。发现瓦的使用,土屋向瓦屋过度。室内装饰:金缸的使用,丝物包裹。,封建社会建筑,一、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社会变革:铁器普及,私田开垦,地主兴起文化活跃:百家争鸣,2、建筑活动:诸侯争霸对建筑的影响:城

10、市的防御:城墙与护城河工程构筑:竟相修筑长城水利建设:鸿沟运河(魏)、郑国渠(韩)、都江堰(秦)高台建筑:楚的章华台、齐的路寝台高台建筑现象仍很盛行,战国时期的建筑技术木构加工质量、制陶技术提高、出现空心砖,河北燕下都出土的陶排水管,(三)河北平山中山王陵遗址:兆域图: 值得一提的是,墓中出土的兆域图是已知我国最早的一幅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工程图。图上所标方位与现代地图相反,为上南下北,比例尺约为1:500。此图不仅表明当时的制图水平,还告诉人们当时的建筑是先绘制出平面才施工的。,二、秦(公元前221年前206年),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加强中央集权制,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车

11、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政制,统一军队;筑长城,造宫殿,修驰道,建陵墓;焚书坑儒。,象天法地观念在秦始皇时期建筑中的反映 城市咸阳的规划体现了象天法地的观念。“筑咸阳宫,。以则紫宫,象帝居;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朴素的天人合一观念和神学思想。 园林兰池宫,引渭水为湖,筑土为蓬莱山,象征仙山。(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与徐福)。 陵墓骊山陵,史记记载:“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示皇帝为天地间的至尊。,秦宫殿规划,2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的建筑活动 都城咸阳,东西约6公里,南北约7

12、.5公里居高临下,气势宏伟,渭水贯都,横桥飞渡。 宫殿“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阿房宫:“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络樊川以为池。”夯土台残高8米,东西1000多米,南北500-600米,与北京紫禁城面积相当。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阿房宫前殿遗址,东西长1300多米,南北宽500多米,高出地面十米。,咸阳的一号宫殿复原, 陵墓骊山陵:现存封土约350米见方,残高43米。“陵寝” :意为灵魂居住之所,陵墓顶建享堂,侧建寝殿。兵马俑:方阵布局,气势雄伟,高度造型艺术水平。,骊山陵,史记记载:“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

13、有所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示皇帝为天地间的至尊。, 长城修整连接诸国长城,以抵御匈奴,西起甘肃,东至辽东,全长三千多公里,耗费大量劳动:“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 。,三 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礼制。儒家与阴阳五行等结合的谶纬说开始流行。张骞通西域,文化交流带来建筑新元素。汉代是中国建筑史的第一个高潮时期。,突出表现: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汉,中国木结构体系开始萌芽,已形成合院式组织方式,有了台基、柱子、屋顶的三段式划分。,宫殿建筑: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

14、各宫自为宫城宫殿宏阔,“非令壮丽无以重威”,建章宫内建有神明台,仙人承露盘以向仙道。上林苑西区有太液池,池中有三岛,名蓬莱、方丈、瀛洲。(一池三山的山水组合模式),礼制建筑: 也称坛庙,用于祭祀天地、祖先,自然诸神的祭祀建筑。汉代开中国建造房屋作为公共祭祀场所之先河。明堂、辟雍,汉明堂辟雍:,明堂辟雍是一座建筑两种含义的名称,它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西汉长安南郊明堂复原图,居住建筑的发展东汉建筑明器

15、、画像石和画像砖,保存了住宅建筑形象汉代住宅类型:中小型住宅、宅第和坞壁,木构楼阁的出现可谓中国木结构建筑体系成熟的标志之一,建筑技术的发展木构体系初步形成,抬梁式梁架、穿斗架和井干结构广泛存在。出现歇山式屋顶楼阁出现,代替了先秦盛行的夯土高台。, 砖石技术提高很大:各种砖:空心砖、条砖、契形砖、企口砖、带榫卯的砖;砖砌墓室的结构:梁板式、筒拱式和穹隆式石板的雕饰和精美的石阙、石兽, 陵墓:儒家“慎终追远”的思想厚葬及其意义“方上”:截尖平头方形封土事死如事生:陵侧建庙祭祀死者“日祭寝,月祭于殿,时祭于便殿。” 汉代的陵邑,B阴阳五行等学说在汉代建筑中的反映阴阳家邹衍的阴阳五行说五种方位:东南

16、西北中五行:金木水火土四季:春夏秋冬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西汉洛阳有陪都性质,为南宫,门外四向分立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对宫阙长乐宫为后宫,建在西,“后宫在西,秋之象也”。建章宫内建有神明台,仙人承露盘以向仙道。上林苑西区有太液池,池中有三岛,名蓬莱、方丈、瀛洲。(一池三山的山水组合模式),C经济发展与汉代建筑 新型城市的出现商业城市:洛阳、邯郸、成都、番禺手工业城市:盐-临邛、安邑,刺绣-襄邑,漆器-宛。, 地主官僚的建筑汉代出现私家园林:西汉梁孝王的耀华园,东汉大将军梁翼的私园。富豪的大规模私园,“茂陵富人袁广汉于邙山下筑园,构石为山奇树异草重阁修廊”。地主官僚陵墓:最早的石享堂:山东肥城孝堂山郭巨祠(中国最早的地面建筑遗存)。墓阙:文献记录最早的墓阙:霍光墓阙。最为精美的墓阙:四川雅安的东汉高颐墓阙。其他小品:石兽、墓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