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产业资源整合的制度环境分析(学位论文-工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3571 上传时间:2017-08-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三角区域产业资源整合的制度环境分析(学位论文-工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长三角区域产业资源整合的制度环境分析(学位论文-工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长三角区域产业资源整合的制度环境分析(学位论文-工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长三角区域产业资源整合的制度环境分析(学位论文-工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三角区域产业资源整合的制度环境分析(学位论文-工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三角区域产业资源整合的制度环境分析(学位论文-工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三角区域产业资源整合的制度环境分析作者:郭茜琪一、长三角产业同构的成因分析与中国大多数地区一样,长三角区域的工业产业过度进入形成了一个产业同构的问题。所谓产业同构,是指区域内地区间的工业结构的相似性程度较高,相似系数越接近1,表明相似程度越高。目前,三角 l6 城市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达 80 以上,尤其是汽车、家电和现代通信设备等制造行业的产业同构化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长三角区域产业同构问题的产生有较为复杂的因素,不仅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的类似性具有相关性,也与转型期制度缺陷具有一定相关性。(一)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接近、资源禀赋的相似,以及历史上要素和产品在地缘上的交换互动而形成

2、的紧密性经济联系,是长三角区域工业产业结构高相似性的一个重要原因。长三角各地区资源禀赋、生产函数和需求偏好存在相似性,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就具有很高相似性,产业同构更有可能发生;又由于长三角地区地域空间的相邻性,使得自历史上就有的要素流动形成了紧密性的经济联系,经济联系的紧密性使得相关区域之间在生产与技术方面产生互相模仿的可能性增强,进而对各地区的产业结构的相似性产生影响。(二)一定时期的制度因素必然要深深地嵌入于产业结构之中,对这一时期区域产业结构特征产生影响。在以分权化与市场化两项制度变迁为大背景的转型经济中,中央在赋予地方财政权力的同时,也向地方政府转嫁了财政压力,地方政府既获得了更多的经

3、济权力,也从中央政府那里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分权后的地方政府预算是硬约束,这既对地方政府进行经济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激励,也对地方政府的行为方式的变化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一定的财政压力之下,地方政府往往是从本地区的就业、增加税收、政府政绩等角度去选择和投资具有高额利润的加工业项目。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接近、资源禀赋相似、消费偏好相同的紧邻地域的政府决策行为往往具有相似性,整个区域产业资源配置状态就必然呈现同构性。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的整个改革时期,中央分权与市场化结合的改革主要起到了对经济主体的激励作用,这种经济激励的改革与我国原有的政府体制、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企业产权制度结合在一起,使转

4、型期的经济体制的非协调性凸显:政府权力替代市场机制作用,主导经济资源配置;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转型期的包干型财政体制相结合,市场机制被扭曲,市场规制不被遵守,非规范、非公平的无序竞争直接引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多元非协调性的体制因素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运行进入了并非合理和效率化的状态:价格机制在经济活动中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大量企业广泛进入高利润率的行业,而相同生产项目在同一时期集中投资必然引发对原材料的争夺;政府为了本地区财政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以行政垄断方式进行“地方保护”,由此使行政区经济缺乏一种向外延伸的分工本能,缺乏地区经济间相互对流和相互关联的基础;企业空间扩展的障碍不断地削弱了企

5、业跨区域扩张的内在原动力,同时又不断地强化行政区经济自成体系、自我循环的惯性;封闭型的行政区经济缺乏足够的区内竞争压力及区间技术交流,企业技术进步也因缺乏分工、缺乏竞争的动力而相对缓慢或滞后;要素成本因资源稀缺而上升,对行政区经济系统中企业生存构成一种威胁,这种威胁进一步诱致行政区间的人为市场障碍的设立,形成市场扩大与要素流动的非良性循环。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资源察赋、生产函数、消费偏好、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资源、技术进步水平的相似与接近是长三角产业同构的内生性变量;而转型期产业规制放松、市场规则不成熟、分权化财政约束等制度性原因,则是外生性变量因素。在市场化条件下,由于产业分工的组织形式是

6、市场选择、比较和竞争的结果,即是一个各方利益博弈、利益协同的过程,充满着无穷的变数和存在着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体制、国企产权体制的改革未到位以及市场体系还不健全的区域制度大环境下,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分工的利益博弈均衡结果较少是产业组织形式设计的完整再现。因此,长三角区域产业资源整合问题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制度环境构建之上,即以良好的制度环境给企业提供创新产业组织形式的动力机制,使与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能够产生分工效率和规模经济的各类产业分工的组织形式快速地成长起来。二、企业自组织是区域资源整合的基础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分工生产体系是由复杂的多元的交易关系所构成,而交易关系实质是产

7、权交易。产权是财产所有的权力,拥有产权也相应地拥有权益、权利与责任。在市场经济中,惟有拥有产权的经济主体才能在产权激励与约束下展开平等、自愿、互利的市场交易关系,自由选择交易对象、交易场所和交易方式,自由地进人和退出交易。从产权理论看,产权最重要的经济功能是“市场和约”的可选择,即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源所有者拥有达成各类交易契约的可选择性。 “市场和约”的可选择,赋予了要素所有者拥有对生产要素的排它性的控制、使用、处置的权利,以及拥有获取排它性收益并承担经济风险的权利。这种财产权利使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可选择性的自由交易成为可能,而这正是以分工协作为特征的产业组织新形式生成的逻辑前提;从产业组织的

8、有效竞争目标角度看,由于“市场和约” 的可选择使资源所有者有权出错和纠错,因而企业只有拥有自由选择合约的权利,才能保证企业存活下来的合约或资源组织方式具有竞争优势。也即,只有在企业拥有“市场和约” 可选择权的前提下,进而在资源配置的不断纠错过程中,才能构建起合理的、关联的、优化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由产权的“市场和约”可选择功能延伸而出的资源配置的纠错功能,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资源有效配置得到了保证。中国还是一个行政垂直系统高度化的国家,公有制企业间的上下游生产技术联系与庞大而复杂的行政隶属系统相联结呈现出企业分散且独立的产业组织形式,这使企业经济活动过分地依赖于所隶属部门的行政力量。由于企业

9、既不具有进行市场自由和约的权力又受行政隶属关系的约束,企业生产技术联系空间狭隘,企业自由交易具有一种脆弱性,进而扼制了企业间生产技术联系互动性的增强。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获得经营自主权和部分资产的使用支配权,这使企业开始拥有空间扩展的必要条件。但由于政企合一管理体制、条块管理体制仍然起作用,以及产权改革滞后,国有企业跨区域行为受到产权制约、政府干预、部门干涉而不具有向外寻求协作发展的动力,自然也不可能出现企业自组织行为;又由于中国转型期的市场受到政府权力的渗透,致使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优胜劣汰机制不能真正对资源的配置及整合起到调节作用,因而公有制企业只能依靠政府的扶持来获得生存的机会。正是各类

10、体制缺陷交互作用形成了公有制企业非市场化的生存路径依赖,因此公有企业往往因缺乏企业自组织能力而失去通过兼并扩张、协作关联的组织优化获取规模经济和专业化优势的机会。中国绝大部分早期的工业产业组织形式创新是在农村家庭个体经济层面开始的,而长三角区域最初的跨区经济活动也是从民营经济开始的。长三角浙江农村地域出现的以家庭为单位的非农经济组织的创新形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且生机勃勃、效率极高,是产权清晰的经济主体的自组织行为。很显然,民营企业产权清晰且不隶属于任何行政部门,既具有投资的自主权,又具有提高投资收益的动力,不仅成为自由流动的生产要素,而且其自组织、自增强的特征与市场经济环境极为适应。这说明,中

11、国区域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最关键的是通过构筑国有企业产权清晰、政府与企业分离、条块关系融通的制度环境来培养企业的自组织能力。三、政府在区域产业资源整合中的合理定位中国的改革从一开始就表现为是一种政府对规则的制定与调整,这是中国制度变迁过程的特殊性所在,这也意味着要理解中国的改革过程,必须首先理解政府行为。计划经济和公有制使政府成为直接的经济管理者,政府具有对经济社会进行设计与规划的偏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中央赋予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权,尤其是新财政体制对地方政府财政的硬约束,使政府公权力深深嵌人于市场化过程中,于是形成了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诺思悖论”:既寻找、扩大市场,又运用行政权力禁止、

12、阻挠外地产品流人本地市场;既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又以公权力对经济渗透进行内耗式的规制竞争,使分权化下的“地方保护” 以另一种方式在区域共同市场中存在着,破坏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区域合作原则,成为区域产业分工和要素融合的障碍。“地方保护”是一种体制现象,是政府运用公权力破坏市场自由竞争的规则来达到保护本地区利益的目的,这致使中国的市场发育与成熟的大大延后。弱市场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进人机制和退出机制的不对称,即产业资源配置状态缺乏退出机制的调节。由于疏导过度进人的主要是企业退出机制,但在特定的制度架构下,地方政府往往从财政增收、就业增加、社会稳定的角度考虑投资与扩张,即只具有“进人市场”的偏好,而

13、对企业退出市场却存在很大的抵触。由于落后企业长期受到政府保护,企业退出机制受到抑制,致使区域同构化产业资源因未有企业退出、企业兼并、产业分工等一系列经济行为的频繁地出现而长期地呈现非关联状态。与传统的行政区管理模式相比,分权化、市场化进程中政府的经济管理战略、行为取向和地区经济运行机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地方政府的投资战略是基于地方就业、经济增长、财政收人的考虑,通过价格倒挂、效益倾斜的政策实施,鼓励发展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加工业项目,以至形成了一种缺乏比较优势的重复性建设,为地区经济区设置了过度竞争的陷阱。第二,地方政府受财政利益的刚性约束,具有极强的“地方保护”色彩。这种“地方保护”

14、是通过地方政府制定不合理的规制对商品流入和要素流出采取非自由的流通限制与市场管制,以保护行政区市场和行政区生产要素。因此,缺乏区域市场的经济自由是分权化进程中的地方经济的特点。第三,政府追求高市场利润的生产目标衍生了区域产业同构问题,而为了保护地区经济利益目标,又形成一种闭合型的行政区经济运行系统。在闭合式的行政经济系统内,政府主导资源配置并保护市场资源,企业因长期受政府保护而缺乏向外自组织的能力,由此导致行政区经济结构具有自成体系与自我循环的特征与倾向。在新旧体制并存的转型期,区域产业结构较少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选择的配置格局,而往往是政府基于地区财政目标偏好的一种非市场选择的结果。对于正处于

15、转型期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核心问题是要建立起一个以促进共同市场有效地运转的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四、区域共同市场的非物质基础积累市场化的本质是价格机制配置资源,价格机制发生作用的条件是经济自由,即生产要素自由充分地流动与交易是价格、利率对资源配置发生作用的条件。经济自由的本质是市场交换的自由,市场化与经济自由密切相关。市场越开放,经济自由度也要求更高。经济自由度随着市场经济制度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基于经济自由的市场经济具有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法制性等内在规定性,即市场机制有效地配置资源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市场主体必须拥有独立的权利、责任与利益;市场竞争的法则是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

16、础上优胜劣汰;市场是开放的、无地域界限的;市场竞争受法规约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问题是产业资源整合,产业资源整合的关键是在充分发挥价格机制、退出机制、兼并机制的前提下,使同类性产业通过自组织逐步地建立起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区域性产业链。在转型期的制度环境中,由于政府行政权利渗透经济领域,市场机制不能对区域产业资源配置起到调节作用。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源于转型期对原计划经济体制的否定与扬弃,是以中央放权为基础,在扩大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条件下逐渐形成和演变的,因此我国政府权利不仅未受约束反而得到增强,致使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基础的积累不断被抑制与削弱。所谓市场非物质基础,即包括市场化机制调节、市场化秩序建立和市场化管理手段运用及市场化运作理念等在内的非物质基础力量。由于从区域产业趋同走向区域产业分工协作的过程不可能是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干预不断强化的过程,而只能是一个以经济自由为根本特征的市场化过程,即在市场机制充分作用下,通过经济主体的充分竞争实现产品、技术、劳务、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跨地区、跨部门的自由交易。与行政市场相比,区域性的共同市场中的交易对象、交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