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834141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教师)导学案(教师)学习内容:邹忌讽齐王纳谏 主备:龚光明 审核:初三备课组 类型:新课导学 【教教学学目目标标 】 知识目标: 、继续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 用法 。 、 熟读并 能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 ,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诗词的能力。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古代志土为国勇于讽谏的思想、善于讽谏的艺术和理解古代明君 从 善如流的胸怀 。 【教教学学重重点点 】 积累文言词汇 、句式 ;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教教学学难难点点 】体悟邹忌讽谏艺术和成

2、功的原因,从不同角度认识故事的借鉴 和启发意义。 【教教学学方方法法 】 、诵读法 用以读代讲的方式,使学生在齐读、自读、默读等各种形式的 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讨论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中,从不同角度多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 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教学学准准备备 】 、安排学生预习,借助工具书,查找资料,完成 导学案 中相关题目 。、 ppt 课件 【教教学学过过程程 】 一一 、引引用用俗俗语语, 导导入入新新课课 师:我国有一俗语,请大家跟我读:“良药苦口利于 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从一般情况来看是这样,但同学们都预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一俗 语是不是可以改动一下。 生:

3、良药蜜口利于疾,忠言顺耳利于行。 出示(多媒体): 良药苦口利于疾,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蜜口利于疾,忠言顺耳利于行。 二二、借借助助资资料料,了了解解战战国国策策 和和人人物物。 、复习 战国策 显示(多媒体): 战国策 ,作者不详,后经西汉未年刘向编订成书,全书共33 篇,反 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其体列为国别体,与前面学的史纪 (纪传体)、 左传 (编年体)不同。 全书共 12 策, 33 篇。 (谈话)我们已经做了预习,对邹忌和齐威王肯定有了不少了解,这里是我为 大家搜集的关于他们二人的资料。 2、多媒体出示并请两位同学来读下面的资料: 邹忌是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

4、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于辩论著称。 据史载,有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借谈琴来说明治国安民的道理:弹琴要音调 谐和才算善于弹琴;治国也和弹琴一样,能安抚百姓才算是善于治国。威王听后, 大为赞赏,于是封他为齐相。他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 的政治家。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 理政事,结果 “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 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 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

5、治。 三三、明明确确目目标标,学学生生齐齐读读 我们齐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出示) 、熟读并背诵全文。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邹忌讽谏成功的原因。 四四、 初初读读课课文文, 整整体体感感知知 。1、朗读课文指导。文言文诵读应该注意节奏、重音、语气语调,这篇文章诵读语气 语调的把握尤其重要: 第一自然段:第一自然段: 从邹忌与徐公比美写起,三问三答,非常精彩,他们身份不同,想法不 同,语气也各不相同: 三问,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一问其妻,二问其妾,三 问其客。要读出邹忌窥镜后的自得又不自信自得

6、又不自信 三答,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之答,要读出融融的爱恋之情妻之答,要读出融融的爱恋之情;“徐公何能及君也君 妾之答,要读出畏惧的拘谨之意妾之答,要读出畏惧的拘谨之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之答,要读出阿谀奉承之情客之答,要读出阿谀奉承之情。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 有求于我也。 ”此句则是邹忌通过“孰视”“窥视”终于发现自己远远不如徐公而引起的深思深思, 他的自言自语道出了妻、妾、客阿谀自己的原因。要读得深沉、恳切,并注意其节奏感要读得深沉、恳切,并注意其节奏感。 第二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本段是邹忌用现身说法、亲身体验讽劝齐

7、王。读来娓娓动听,如与人细 语话家常。 “于是入朝见威王”句要用中速缓慢的读出;“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句重音放在“诚”字上面。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一一对应,两两相比,三比之中,道理自然而出,节奏感很强,读 时要注意,并且要读出恳切、真诚之意。读出恳切、真诚之意。 “今齐/地/方千里”中的“地”当作“土地”讲, “方”是“纵横”之意,因此在“今齐”与“地”之后都要 略作停顿。 第三自然段:“善”要读出齐威王的心悦诚服,音调要适当拉长。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8、闻寡人 之耳者,受下赏”则是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要用中速读出真诚、恳切之意。“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句中的“此所谓此所谓”要略作停顿。要略作停顿。2、学生齐读课文。提示学生准确把握说话语气,掌握好节奏、停顿和重音;读完 后, 概括文章内容。 学生回答:文章内容概括: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谏齐王,齐王纳谏, 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五五、 细细读读课课文文, 疏疏通通文文意意 。 1、在预习( 结合注 释,疏通文句 )的基础上,学生质疑,讨论解决。老 师巡视,答疑解惑。 2、检查学生 预习 情况。 通假字: 邹忌修八尺有余:“有”通“又”,还有。 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一词多义:

9、皆朝于齐:动词,朝拜 吾与徐公孰美朝 朝服衣冠:名词,早晨 孰入朝见威王:名词,朝廷 孰视之 吾妻之美我者 闻寡人之耳者美 闻不如徐公美 燕、赵、韩、魏闻之有求于我也 齐国之美丽者也于 美于徐公 之 吾妻之美我者 皆朝于齐 问之客曰 战胜于朝廷 由此观之 古今异义:明日:古:第二天。今:明天。私:古:偏爱。今:自私。地方:古:土地、方圆。今:地点、处所。左右:古:本课指侍卫人员。今:表示方位 动词,控制,掌握。谤讥:古:批评议论。今:诽谤,恶意中伤。 词类活用: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 ,认为美。私,形容 词作动词,偏爱。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早上;服,名词作动词,

10、穿戴。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用作状语,当面。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文言句式: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忌不自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现象。原语序是:不信自。吾孰与徐公美:与孰的句式变形,介词结构后置,理解为:与相比,谁 更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状语后置,于朝廷战胜,在朝廷上战胜。 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翻译文言语句: 3、小结过渡:从预习展示来看,同学们对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句式基本掌握了。增加点 难度,辨析以下五个词的含义:讽:婉言相劝 谏:直言相劝刺:斥责、指责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讥:微言讽刺 学习文言文积累文言

11、词汇、句式非常重要,但仅仅掌握这些还不够,接下来我们进入 下一环节: 6、品读课文,展开寻美之旅:品读课文,展开寻美之旅: 本文是历史散文,同时也是流传千古的美文,我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合 作、探究:本文有哪些美点? (生可能回答:人物美、结构美、启迪美) (以下互动不作预设)(一)人物美 1、邹忌之美师:课文开篇就从邹忌的形貌美写起,显然,邹忌不仅外形帅(不是现代的“高富帅” ) , 它还有很多值得称美的地方?(内在美)请大家找找看。 明确: 有自知之明-邹忌的“三思” (一是“孰视之,自以为不如”;二是“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 ;三是“暮寝而思之” ) 有过人的智慧、忠君爱国

12、的品性-邹忌的“三比”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王之蔽 甚矣) 善于进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讽劝齐王,以家事比喻国事,用比喻说理的方法, 使忠言顺耳利听。 2、齐威王之美 师:从内到外都美,但齐国变得强大起来,仅有邹忌之美做得到吗?(生答)还离不开? (齐威王)齐威王又有什么值得称美之处?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虚怀若谷、从谏如流、闻过则改、雷厉风行-(齐王称“善”到齐王下令“三赏” , 再到齐国三“变”-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 3、明君贤士之美(此环节视时间而定): 师:刚才我们在寻美之旅中造访到两位值得称美的人。回望历史长河,还有哪些善于辞令、 心系社稷之士,还有哪些心胸开阔、善于纳谏之君

13、?请你用 “我敬佩 ,因为 ”的句式表达对他们的敬佩 之情。师示范:我敬佩晏子,因为他在强敌面前,有勇有谋,从容不迫,以巧妙的辞令,诙谐 的比喻,针锋相对,给齐王以有力的反击,不辱使命。生答:唐雎 面对秦王,言辞如江河一泻千里,气势如长虹贯日,使秦王威风扫地。蔺相如 大智大勇,使完璧归赵,美名传千古。诸葛亮 以“两朝开济老臣心”写下出师表 ,循循善诱,言辞恳切,让人读之 动容。 (2)结构美 1、整齐美 师:我们从“三思” “三比”中探寻到邹忌之美, “三赏” “三变”中探寻到齐王之美,你还 能从寻到哪些有趣的“三”? 生:三问、三答 师小结:三问、三答、三思、三比、三赏、三变,不管写作者是有

14、意还是无意,六个“三” 形成全文振动的频率,使文章看来有一种结构的整齐美。 (三叠法结构) 2、参差美 三问三答中,十分恰当地透漏出人物的身份、心理、情态等,其中人物的语言不是一 成不变的,富于变化,形成一种参差美。(三)启迪美 师:本文是古代散文名篇,它不仅呈现了人物美、结构美,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现 实意义。请思考: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精神。从不同角度解读故事,我们会获得不同的教益。请你自选 角度谈谈这个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迪? 邹忌角度:不受蒙蔽,就要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一个人不管地位高低,要积极向上级提意见和建议,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提建议要讲究方式方法,既不冒犯对方,又保护自己达到预期目的。 威王角度:领导者要保持清醒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防止被一些阿谀奉承之人所迷惑, 要广泛听取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7、总结邹忌一文结构精巧,人物形象鲜明,尤其是邹忌的进谏技巧、威王的纳谏除弊都 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也能给我们很多启示。由此我 创作了一幅对联: 思君主治乱,邹忌推己及人,勇讽谏; 谋社稷安危,威王虚怀若谷,勤纳言。 请大家也试着创作一幅: 邹忌敢谏乃忠臣,齐王纳言是明主。 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威王悬赏纳谏从谏如流。 邹忌讽喻进谏以小见大,齐王悬赏纳言战胜于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