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坠地无人拾化作江南一枝花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829565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2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簪坠地无人拾化作江南一枝花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玉簪坠地无人拾化作江南一枝花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玉簪坠地无人拾化作江南一枝花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玉簪坠地无人拾化作江南一枝花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玉簪坠地无人拾化作江南一枝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簪坠地无人拾化作江南一枝花(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0 Vol.264LIFE WORLD玉簪花之由来素雅洁白的玉簪花未入名花之列, 但作为重要的耐荫观赏植物, 多姿多彩的叶与花给夏秋时节的庭院平添了许多清凉和妩媚。 那么, 如此可爱的玉簪花何时开始被人们栽植?它曼妙轻灵的花朵给人们多少遐思, 又隐含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雅事呢?从流传至今的花卉典籍中我们发现, 玉簪花的别称很多, 古籍诗文及不同地域均有不同的称谓, 白萼、 季女、 白鹤仙、 白玉针、玉针棒、玉泡花等等不下十余种, 然而最为大家熟知的称谓便是玉簪了。 这是因为玉簪花的花形、 花色、 花质, 极酷似纯洁、 无瑕、 温润的白玉, 故有传说是天上仙女玉簪落地而化成, 关于此的描写多散落在

2、诗文典籍之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玉簪诗中对玉簪花来历的描写: “宴罢瑶池阿母家, 嫩琼飞上紫云车。玉簪坠地无人拾, 化作江南第一花。 ” 诗人生动地描绘出了这个动人的传说, 玉簪花是天上仙女在西王母瑶池醉后, 回归天庭途中, 头上玉簪遗落坠地而生成。 美丽动人的传说令看到玉簪花的人不禁联想到那遗落玉簪的天上仙女, 真是余味无穷!清初李渔在 闲情偶寄种植部中还写道: “花之极贱而可贵者,玉簪是也。 插入妇人髻中, 孰真孰假, 几不能辨, 乃闺阁中必备之物。 然留之弗摘, 点缀篱间, 亦似美人之遗。 呼作 江皋玉佩 ,谁曰不可?” 因而, 余树勋先生在其 玉簪花 专著结语中感慨道:“ 玉

3、簪 一词与 杜鹃 一样, 不玉簪坠地无人拾 化作江南一枝花撰文供图 江浩 崔娇鹏生命自然 LIFEN A T U R E81Vol.264加 花 字像是指 玉石的头簪或 天上的飞鸟 , 但习惯上也能意会是指花, 所以许多古诗、 古书上两者频频互现, 无法断言何者为是。 ” 玉簪花与玉簪惟妙惟肖, 孰真孰假, 几不能辨, 孰先孰后, 也难断言。花卉是人类在大自然中, 最常接触、 采缬与审美的对象。 明末才子金圣叹解悟道: “人看花,花看人;人看花, 人销陨到花里边去; 花看人, 花销陨到人里边来。 ” 而玉簪花, 于初秋时节展露芳华, 本小末大棒状的花朵, 在花茎上斜举或者水平, 未展时如一支晶

4、莹温润的白玉簪, 花开时清香扑鼻, 其形其色其韵, 均恰似一位来自天阙的仙女。 因而,早在远古时代就被称为瑶华, 即神话传说中的仙花, 引起诗人们美好的联想。 正如宋韩琦在 玉簪诗中称颂的: “春早凡花百种荣, 秋芳能得几多名?仙家八月灵葩发, 不与寻常俗艳争。 ” 赞美玉簪花在秋季开花, 不与百花争艳的高贵品质。 唐代诗人罗隐写道: “雪魄冰姿俗不侵, 阿谁移植小窗阴?若非月姊黄金钏, 难买天孙白玉簪。 ” 面对娇莹玉洁的玉簪花, 诗人称它是天上仙女所遗的白玉簪, 非有月亮姐姐的黄金手镯才能买得, 足见其对玉簪花的喜爱。除了上面被世人熟知的名篇, 描写玉簪花的诗作还有很多,这里不妨再采撷几首

5、, 从而追溯它在我国古代栽植的历史足迹。最早咏玉簪的诗作, 是公元5世纪时, 南朝梁沈满愿所写乐府诗咏步摇花: “珠华萦翡翠, 宝叶间金琼。 剪荷不似制,为花如自生。 低枝拂绣领, 微步动摇英。 但令云髻插, 蛾眉本易成。 ” 诗中步摇即为玉簪, 前三句描述出玉簪花的形态特征、 风姿与神韵。 “宝叶间金琼” 指叶上出现绿黄相间的条纹, 即为花叶玉簪, 这只有在人工栽培多年的条件下, 才会出现; “低枝拂绣领”则是指心形叶, 这正是成熟植株玉簪的叶形。 诗人沈满愿为我国著名文学家沈约的孙女, 南朝梁武康 (今属浙江德清县) 人。 中国高等植物记载玉簪花“产江苏西南部、浙江、 福建西部、江西、安徽

6、、湖北、湖南、广东北82 Vol.264LIFE WORLD部、广西东北部, 云南、贵州、四川、 陕西南部及河南, 生于海拔5002400米林下, 草坡或路边。 ” 沈约历仕宋、 齐、 梁三朝,梁时官至尚书令, 正处在玉簪花的自然分区内, 将玉簪请到自家庭园中栽植, 就不足为奇了, 从而引起女诗人的青睐。时至唐代中期, 诗人卢纶作陈翃中丞东斋赋白玉簪 : “美矣新成太华峰,翠莲枝折叶重重。 松阴满涧闲飞鹤, 潭影通云暗上龙。 漠漠水香风颇馥, 涓涓乳溜味何浓。 因声远报浮丘子,不奏登封时不容。 ” 诗题中的 “东斋” 指陈翃中丞宅邸书房, 书房庭院栽植白玉簪花, 即为中国原产的玉簪花。 诗人卢

7、纶巧借传说与典故暗喻玉簪花的珍贵, 比喻其为西岳华山中的太华山, 为仙鹤,为水中游龙, 其香似涓涓细水流淌。 以上的记述说明, 在唐代达官贵人的庭院中多有玉簪栽培。宋郑修在玉簪花中写道: “玉色瓷盆绿柄深, 夜凉移向小窗阴。儿童莫讶心难展, 未展心时正似簪。 ”这是一首描绘盆栽玉簪花的诗, 用珍贵瓷盆栽植玉簪, 更显得玉簪花的珍贵, 盆载玉簪可随意搬动, 可移至最适合其生长开花的地方。宋陆游雨凉小饮戏作则是颇为恬淡的一首描绘玉簪花的诗作, 诗中写道: “孤村小院雨输凉, 团扇流尘簟避床。 蛩思感秋吟坏壁,萤光乘暗绕高梁。 巾箱字细成褫懒, 醁醁杯深断送狂。 坐睡觉来人已散, 簾栊时度玉簪香。

8、” 全诗用 “雨输凉” 、 “团扇流尘” 、 “竹席避床” 、 “蛩吟坏壁” 、 “萤绕高梁” 、 “巾箱”等词语, 描绘刻画出浙江宁绍平原地区, 由夏入秋的景象。 末两句写的正是诗人在夜静人眠时被农家小院栽植的玉簪花香惊醒的情形, 为我们描绘出玉簪花生长发育与气候关系的同时, 还指出其入秋夜晚开花的习性, 同时点明玉簪 “香” 的特点来。玉簪花的妙用当然, 除了美丽传说与文人雅士的吟咏, 玉簪花还具有很多实用的价值。 不仅入药, 还可保健美容、 食用, 可谓秀色可餐的绝佳诠释与代表。玉簪花之药用玉簪花的药用价 值,早被古人发现, 然而玉簪作为药用植物, 在唐代及唐之前, 一直混在鬼臼药物中。

9、 自宋代开始出现玉簪用于药用的记载, 医药家已经认识到玉簪与鬼臼的区别。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 “鬼臼正品有二种, 即出钱塘近道者, 味甘, 上有丛毛, 最胜之良品; 出会稽吴兴者, 大而味苦, 无丛毛, 力劣之次品。 ” 此文中的“味甘, 上有丛毛, 最胜之良品” 即是玉簪花根;“大而味苦, 无丛毛, 力劣之次品” 则属鬼臼的根。 但在药效上,玉簪系 “解一切毒, 下骨哽, 涂痈肿, 主治蛇虺, 螫伤之药物, 与鬼臼亦有相似之处” 。 到了现代, 玉簪花又以新的药用方式被应用于临床。 (1) 治疗烧伤:取玉簪花根0.5千克, 用香油2千克浸泡2个月, 取油备用。 治疗烧伤患者100例, 一般

10、5分钟左右止痛, I 烧伤用药12次至可愈, 和III 烧伤需连续用药510次。 (2) 治疗疮毒等:玉簪鲜根洗净, 捣汁滴耳可治耳内流脓, 捣烂外敷可治乳痈、 疮毒、 蛇咬。玉簪花之食用以花卉为食, 历史久远, 可上溯至渔猎采集时代的远古人类。那时人类采集各种野果花卉、 野菜等充饥,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 繁衍的重要物质基础。 古代医药家、 养生家认为许多花卉植物本身即是生药之源, 以之入药, 因此, 直接餐食花卉具有疗疾防病、 养生延寿的功能。 玉簪生命自然 LIFEN A T U R E83Vol.264食用的记载始见于明代, 遵生八箋饮馔服食载: “玉簪, 采半开蕊, 分作二片或四片,

11、拖面煎食。 若少加盐, 白糖入面调匀拖之, 味甚香美。 ” 又在四时花纪箋记载: “玉簪花二种, 春初移种肥土中, 则茂。 其花瓣拖麪妙,糖霜煎食, 香清味浓, 可入清供。紫者花小, 叶上黄绿间道, 喜水,分种盆石栽之可玩。 ”玉簪花之美容保健玉簪花不但可食, 古人亦发现了其在美容方面的妙用。 百花藏谱记载: “玉簪, 春初移种肥土中, 则茂。 白者七月开花。 取其含蕊入粉少许, 过夜, 女人傅面则迷香可爱。 ”可见这是关于玉簪花做面膜的最早记载。清顾仲养小录卷上诸花露记载: “仿烧酒锡甑、 木桶,减小样制一具, 蒸诸香露。凡诸花及诸叶香者俱可蒸露, 入汤代茶, 种种益人, 入酒增味, 调汗、

12、制饵,无所不宜。叶、橘叶、桂叶艾叶菖蒲, 玉簪花。 惟兰花、 橄榄二种蒸露不上, 以质嫩入甑即酥也。 ”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下吸花露还记载了贵妃吸花露的故事: “贵妃每宿酒初消, 多苦肺热, 尝凌晨独游后苑, 傍花树, 以手攀枝, 口吸花露, 藉其露液润于肺也。 ” 由此可见, 玉簪花露保健的妙处早为古人所认知。结 语中国自古视草木有生命和灵性, 与人无异。 长期以来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审美观、 文化观, 花文化成为人文文化中极具中国特色的一隅, 其博大精深让人叹为观止, 在世界上也独树一帜。玉簪花文化作为中国传统花文化的一种, 和先辈们的簪发装束及其引申出来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大量的诗文也丰富了玉簪花的文化底蕴和意境, 使玉簪花名的美丽传说发挥到了极致, 给予我们许多美好的遐想。 同时, 我国古代对于玉簪花的利用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些都是我们这个民族所独具的文化瑰宝,是值得我们好好继承与发扬的文化宝藏。 作者简介江浩, 北京畅想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 多年来一直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及施工工作。崔娇鹏, 北京植物园工程师, 主要从事园林植物资源与品种选育的相关研究工作。(责编 李瑄)生命自然 LIFEN A T U R E83Vol.2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