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反思定稿 (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28311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找规律反思定稿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找规律反思定稿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找规律反思定稿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找规律反思定稿 (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找规律反思定稿 (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找规律反思定稿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规律反思定稿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促进知识的动态生成促进知识的动态生成-找规律找规律教学片段与反思教学片段与反思荆州市实验小学 李美萍背景与导读找规律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 115116 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的基 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存在与价值,知道生活中的事物有规律的 排列所隐含的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的意识。并通过数学活动 ,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在教授这一课时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注重知识的形成、发生、发

2、展过 程;通过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建构学生思维发展的层次性;并充分整合课堂 的生成资源,从多种角度去发现规律,放飞学生的个性思维空间。以下是本节 课的一些教学片段与思考。片段一:引导观察,建构学生思维发展的层次性。(课件出示墙面图案)师:仔细观察每行都有哪些图形? 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师:每行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吗? 生:变了。 师:我们先来横着观察,第一行的第一个图形在第二行的哪一个位置? 生:最后一个。 师:其他三个图形呢? 生:向前移动了。 (课件显示变化过程) 师:第一行的第一个圆形移到了第二行的最后一个位置,其他三个图形整 体(语气很重)往前移动了一个位置。 师:第二

3、行和第三行的图形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生:第二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了第三行的最后一个位置,其他三个图形整体往前移动了一个位置。 (学生学会了像老师一样表述) (课件显示变化过程) 师:把第三行和第四行进行比较,图形的位置又有哪些变化呢? 生:第三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了第四行的最后一个位置,其他三个图形整 体往前移动了一个位置。 (课件显示变化过程) 师:横着观察四行图形的位置变化,同学们发现了它们的排列规律。谁愿 意把它的规律完整地说一说? 生:第二行是将第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其他图形整体往前移动一 个位置变化来的。同样第三行、第四行也是按这样的规律,在上一行的基础上 变化来的。 师:不仅观察

4、仔细,而且表述完整,真了不起,表扬他! 师:如果我们再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些图形的位置变化,你们还能发现什么 规律?小组内的四个同学把自己的想法互相说一说。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生用手指屏幕:1 个、2 个、3 个、4 个、3 个、2 个、1 个。 师见学生说得不明白马上进行解释:你是说斜着看,第一斜行有一个圆形, 第二斜行有 2 个正方形。第三斜行有 3 个三角形,第四斜行有 4 个长方形,接 着是 3 个三角形,2 个正方形 1 个圆形,是这样吗? 生点点头。 师(希望有学生说出竖行排列的规律)又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第一个圆形横着的图形和竖着的图形是一样的。 师:

5、你观察真仔细。 师有点着急,见没有学生说出竖行观察的规律,于是做了一个向下的手势。师:能从不同的方向发现其他的排列规律吗? 这一招果然见效,一个学生举起了小手。 生:竖着看,第一列的第一个移到了第二列的最后一个,其他三个往上移 动了一个位置,第二列的第一个移到了第三列的最后一个,其他三个也是往上 移动了一个位置,后面的规律都是一样的。 师一下子给愣住了,没想到学生的表达竟这么完整。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拍掌表扬,嘴里念念有词:“棒、棒、棒,你真棒!” 师:她的发言真是太精彩了!(竖起了大拇指) “还有!还有”学生的发言异常踊跃。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找图形的排列规律-反思看起来好像是

6、老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其实不然,对于小学二年级 的学生来说要找出图形循环排列的规律并用语言表述出来,是有一定难度的。 我尝试过导入新课时把问题抛给学生,由他们小组合作找规律,但课堂效果并 不好,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找,小组合作变成了“等待” ,出现了“冷场现象”。问题出在教师在预设时并不了解学生的思维,不知道学生会怎么想。由此看 来教学时要先“探明学生知道了什么”不是一句空话。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 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需要教师 了解课堂上学生学习新内容时必需的知识准备(学习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 。 所以在第二次教学时,我把这个环节由学生讨论改成了

7、:教师引导-学生建立 初步的表象-学生讨论-全班交流,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新课的教学教师的 “引”至关重要,有了老师的有序引导,学生的学习才有了方向,学生的思维 发展才有了层次性,而不再是盲目与无序的。片段二:自主探究、促进课堂生成资源的有机整合。片段二:自主探究、促进课堂生成资源的有机整合。(课件出示地面图案)师:认真观察,地面图案有什么规律? 生 1:和刚才一样的。 师:能说得更清楚一些吗? 生 2:第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了第二行的最后一个,其它三个图形往前 移动了一个位置。 师:墙面图形的规律还是图形在变化吗? 生:不是。 师:是什么? 生:颜色。 师:怎样变化的? 生:第一个绿色的正方形

8、移到了第二列的最后一个,其他的三个往上移动 了一个位置。 生:和刚才的排列规律是一样的。 师:把自己发现的规律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师:如果让你当工人师傅帮聪聪铺地砖,接下来该怎么铺? 生:和上面的四行完全一样。 学生的回答是我没有想到的,我的本意是想让学生往下一行一行的铺,并 说出排列规律,这下他给全说出来了,这么聪明的孩子,除了表扬我还能说些 什么呢? 师: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没错,我也同意你的说法,下面的四行 地转的颜色排列规律和上面的四行是一样的,如果继续往下铺,还是一样的吗? 生齐答:是。 师:工人师傅在铺地转的时候,为了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他们只要 每次像这样拼出一大块,然

9、后把大的一块一块拼起来就可以了。同学们想不想 看看铺满后的效果? 生:想。 课件出示铺满后的效果。全体学生发出赞叹声:“好漂亮啊!” 反思反思 因为墙面图案的规律与地面的一样,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我的本意是“放” ,放手让学生去说,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说好说透。铺地砖的设计 是想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加工,真正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只因一名 学生说了一句“和上面的四行完全一样” ,一语道破“天机” ,于是我就利用此 资源,直接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没有再回到原来的教学轨道上。在教学 中教师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如果始终抱以呵护的态度,并且充分利用这个 课堂生成的资源很好的为教学服务,

10、那么学生的思维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片段三:轻松一刻,放飞学生的个性思维空间。片段三:轻松一刻,放飞学生的个性思维空间。师:为了感谢大家的到来,好客的小猴还为我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出 示三组水果)可是他们只摆了三组,第四组的水果它们想请大家自己摆,你们会吗?拿 出小信封中的水果卡片动手摆一摆,看谁先摆好就请他吃水果。(学生动手摆) 师:这些水果的排列规律,和刚才学的排列规律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哪里不一样,方向是相反的。 生:第一行的最后一个移到了第二行的第一个,其它的依次往后移动。 生:斜着的水果都是一样的,第四行的最后一个是苹果,第二个是香蕉, 接着是桃、梨。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11、 生:第一列有苹果香蕉桃,还差梨,所以第一个应该摆梨,第二列差桃, 摆桃,三个是香蕉,第四个是苹果。 师:你还会用排除法真了不起,如果我把下面两行的六个水果遮住,你还 能用这个方法吗?(师用手遮住其中的六个水果) 学生抓了抓脑袋,没有回答,我知道他不能回答,为了给他挽回面子,我 接着说:“不管怎么变化,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找出解决的办法,是吗?”他点 点头,坐下了。 师:还有不同意见的吗?(生摇头) 师:我也同意大家的意见,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这么快就摆好了卡 片,现在请大家敞开肚皮吃水果啰!(师做吃水果的动作,学生学做) 反思反思 学生的思维潜能是无限的,其表现欲亦很强,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碰撞

12、出思 维的火花。当学生在“轻松一刻”中,积极动脑地找出让老师眼前一亮,颇具 新意的规律时,就是其个性思维的放飞与张扬!不管学生的思维进程与教学预 设步调是否一致,冲突程度如何,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对整体性的思维态势和个 性化的思维方式。关注了才会驻目留心,才有可能去了解掌握;接纳了才会真 正拥有,才有可能去主动应用;在不断的应用与内省中才会实现跨越与升华, 才能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片段四: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运用能力。片段四: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运用能力。黑板出示“做一做” _ 师:你能按照规律摆出第四组图形吗? 拿出卡片摆一摆。 学生摆,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摆的

13、,又是怎样想的? 生:我知道。 (胸有成竹) 师:你说说看。 生:第一组图形的白五角星排第一个,第二组第二个,第三组第三个,第 四组应该排最后一个。 师在黑板上第四组的空白处贴上白五角星。 (有点纳闷,害怕学生瞎说) 师:很好,接着说。 (硬着头皮鼓励学生) 生:第一组图形的黑五角星排第二个位置,第二组排第三个,第三组排第 四个,第四组应该排第一个。 师在黑板上贴上黑五角星。 (暗暗惊喜,又产生了新的课堂资源) 师:看来你已经掌握了图形循环排列的规律,把它全部说完吧! 学生很快就说出了另两个图形的排列位置。 师:有没有哪名同学找的规律与他的不一样? 生:我找的规律是这样的:第一组图形的最后一个

14、在第二组的第一个,其 他的三个图形整体往前移动了一个位置,第二组的最后一个图形移到了第三组 的第一个,其他的三个图形整体往前移动了一个位置,后面的规律都是这样的。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们已经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找到了许多连老师都没找到的规律,数学学习就应该这样,老师相信你们以后 会有更多的发现。 反思反思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教师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设计了一道开放题。学生因为有了前面的知识建构, 很快找出了许多有新意的规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此时教师并没有评价 哪种好哪种不好,其实质是为了凸显学习个体多元的思维,以此了解学习个体

15、 思维的起点,从而有效的助推其思维渐进。儿童的思维潜力是无穷的,只要老 师的教学方法得当,把探索与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时 间与空间,一定会有许多精彩的发现。总结总结本课教学围绕“怎样找出物体排列的规律” ,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引导 学生有序的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规律。精彩之处在于教师没有限制学生的 思维,没有强调一定要按老师的思路来寻找规律,而是引导学生独立观察,从 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倡“规律”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寻找规律 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更高的层次,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也得到了的充分 的锻炼,体现了“不同的孩子得到了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 尽管有些老师

16、对于最后学生的综合练习情况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还有学生 不是按第一组的最后一个图形移到第二组的第一个,其他图形整体向后移动一 个位置的规律来答题的?而我想说只要学生能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就达到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什么非要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去答题呢?如果这样做岂 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思维,那跟传统的教学还有什么两样?因此我认为新课程 改革的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大舞台。每一位孩子都有发表 自己意见和保留意见的权利。在这样的课堂中,思维的流动不是一味由教师流 向学生,而是师生相互碰撞、生生相互接纳的过程。 数学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推进器,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无论做 什么事情都要进行思考,但由于思考的层次和方法不同就显露出了各种各样的 水平。而学生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都要用到推理、抽象、想像、创 造等这些比较高层次的思维,本节课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生思维进行层次性、深 刻性、逆向性、批判性的指导和渗透,也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的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