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研究课教学反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827501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研究课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作文研究课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作文研究课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文研究课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研究课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父母的爱父母的爱习作指导课教学反思习作指导课教学反思百色是第一小学黄梦琪本次习作让学生围绕“父母之爱”这个中心话题多方面选择材料,通过具体的事例,与父母说说心里话。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也可同父母再说说其他心里话。在本组教材中,紧紧扣住了“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本节课的设计,我从我班的情况出发,即大部分属农村孩子,学生个性差异大,家庭教育相对薄弱,在习作中渗入情感教育推行起来相对困难一些。针对学

2、生作文中叙事空洞这种现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打破常规的思维和习作的定势,多角度地去观察认识第六组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方法,多层面地进行回忆、思考、分析,并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寻找最适合本次习作的内容,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抒发最诚挚的情感。使学生的作文记事真实,抒情真挚;使学生的作文在“真”与“情”这一层面有所突破。在本节习作指导课上,我拟定了以下目标:1.能从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把一件事写具体。2.通过回忆、表达,感受父母的爱,及我对父母的爱。教学中我共分为五个环节:2第一个环节为明确目的,导入主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写人记事的文章。通过第六单元的学习,我们已体会到了

3、父母浓浓的爱意。这节课我们就动手写一写父母的爱,写一写那些令人感动的故事。第二个环节为审题首先请位学生读书中的习作内容。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然后发表意见。在这个环节实施过程中,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课件弄砸了,显得关键的审题环节走过场,实属败笔。第三个环节是探讨方法,拓展思维。首先出示一篇简单作文,让学生讨论评价不好在哪。询问学生这类文章文章应该怎样写,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问问他们有什么想说的话?让学生自由谈。也相机联系刚学完的第六组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明白小事更能见真情,从而注意选材从小事着手,以小见大,对细节处理得会到位一些。也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材料,说明亲情在生活中的

4、重要性和普遍性,最伟大的爱体现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来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写作的欲望和冲动,用感恩的心去观察,去构思自己选择的作文话题。此环节在写教案时我是想让学生自己悟后再讨论交流找不足的地方,然后引出第四个环节,即指导修改发生在你身边的你与父母之间的事。这个环节我还是利用刚学完的第六单元的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表达自己的情感做例子,来指导学生怎样把一件事写具体来打动别3人。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能力问题,本来是指导习作变成修改文章了。见笑了。第五个环节是总结。我用总结的话语小结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要想把一件事写具体必须抓住细节来描写,就是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并把这种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也为下一节的动笔习作做个铺垫吧。总之,我这节课离我们五年级组其他几位老师给我提的好建议相差甚远,我非常惭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