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第三单元素养训练(修改稿)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806377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上第三单元素养训练(修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上第三单元素养训练(修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上第三单元素养训练(修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上第三单元素养训练(修改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上第三单元素养训练(修改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上第三单元素养训练(修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上第三单元素养训练(修改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训练序列设计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训练序列设计 年段年段 低年段低年段 负责编制(学校):负责编制(学校):娄葑实验小学娄葑实验小学 教教 材材第第 三三 册册所属年级所属年级二年级二年级单元单元第第 三三 单元单元本单元本单元素养培养素养培养目标目标1、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2、学会 29 个生字,一个部首“车” ,能按照田字格书写生字,随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 19 个字只识不写。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和一株紫丁香 ,复述课文有趣的发现 。3、学会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音韵美。学会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起学

2、生奉献爱心、关爱他人、尊老助残的美好意愿;激发尊敬老师、爱戴老师的美好情感;体会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4、学习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借助图片、情境、生活等进行说话或复述课文。5、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有礼貌地问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应的对应的课标年段课标年段目标目标1、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能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2、学习根据已有经验和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学习分析、认识汉字的间架结构(几种基本结构) ,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继续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3、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老师指导下朗读比较有感情;在阅读、生活情境中积累古诗、成语、名言警句等。4、能根据要求,

3、借助图片、情境、生活等围绕一个意思说或写几句正确、通顺的话;对课文典范的句式进行迁移模仿。5.认识更多形式的词语;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大致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结合语言环境,能对一些近义词或形近字(同音字)作简单辨析与选择;有些词语能在生活情境中运用。6.学习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培养想象能力;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学习的方法。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本单元有三篇课文,其中两首童诗对于刚从一年级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内容并不难理解,但要读好这两首诗,读出感情,并读出诗歌的韵味,却也并不容易。在教学中,只有注重抓关键词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谈感受,加深他们的体会,引导他们边想边读,学生才会把诗歌读得有滋

4、有味。有趣的发现这一课和以前的课文相比,字数较多,篇幅较长,长句子也有很多,尤其是第三自然段的三个因果复句,本阶段的学生朗读可能会出现不连贯,读破句等现象。因此需要注意句子中的停顿连接的指导。还有一些词语,如“考察” 、 “反复”等词语要引领学生在读课文中理解。课课 题题 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内容内容简析简析课文是一首儿童叙事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材教材分析分析语言语言特色特色1、本首诗的词语“婆婆、蝈蝈、咯咯、咯咯、咯咯” ,就像一串灵动的音符, “走进田野” 、 “带回童年” 、 “流淌的清波

5、” 、 “难忘的欢乐”等对称的词语,富有节奏和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悦心悦目。2、 “乐呵呵” “喜滋滋”向我们刻画了一位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的形象。3、全诗紧扣“送”字,抓住人物的特征,写“送”的用意和蝈蝈的欢叫,洋溢着童心和意趣,充分展现了儿童美好的心灵世界。基本基本目标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 11 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 2 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诗歌内容,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素养素养培养培养目标目标 发展发展目标目标1 1、 通过组词的方式区别音近字和形近字,增强学生辨别识记生字的能力。2、 积累掌握“乐呵呵

6、、喜滋滋”ABB 形式的词语。3、 学会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音韵美。如读“乐呵呵、喜滋滋” ,学会看图体会小男孩的心情;读“咯咯,咯咯,咯咯” ,学会从盲婆婆的表情找情感来读。4、 学会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关爱他人、尊老助残的美好意愿。教学设计举隅教学设计举隅(或教学建议)(或教学建议)师:(出示插图二:盲婆婆手捧蝈蝈,大背景是广阔的田野)小朋友,你看,盲婆婆双手捧着蝈蝈,脸上露出微笑,聚精会神地听着,听着(播放蝈蝈叫声)她仿佛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呢?生:她仿佛会听到小溪流淌的声音。生:她仿佛会看到童年那欢乐的岁月。生:她仿佛一下子眼睛恢复了,看到了美丽的

7、大自然。生:她仿佛听到童年时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时的欢快笑声。生:她仿佛看到了美丽的世界。师:是呀!蝈蝈的歌声使她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享受着阳光雨露,感受着鸟语花香。她听着想着,心中充满了欢乐,你能把欢乐的感觉读出来吗?(一名学生朗读第三节,其余学生评议。)生:听了你的读,我们仿佛也走进了田野,找到了欢乐。(顿时,学生纷纷举起小手争着朗读,都读出了盲婆婆的欢乐之情。)师:小朋友,你知道歌声还会怎样呢?照着书上的句子能试着说说吗?生:歌声会领您走进花园,看到五颜六色的鲜花。生:歌声领我走进田野,看到青蛙正在庄稼地里忙着捉虫。生:歌声领我走进山谷,听到泉水正在弹琴。生:歌声会领您来到田野,享受丰

8、收的喜悦。生:歌声会把你带回草原,骑上骏马追赶着那欢乐的羊群。生:歌声会领你走进树林里去,听到小鸟们唧唧喳喳地欢叫声。生:歌声会带您来到音乐厅,听到美妙的音乐。师:听了小朋友说的,老师多么希望盲婆婆的眼睛突然恢复了光明,真正地享受到歌声带给她的欢乐生活。让我们一起再读一遍第三小节,把对盲婆婆的祝愿之情读出来。师:好,同学们读得很好!老师很受感动。让我们一起祈祷,衷心祝愿盲婆婆早日获得光明,永远幸福快乐,好吗?生:(闭上眼睛祈祷着)共同祝愿盲婆婆早日重见光明,永远幸福快乐。师:快,带着你的祝愿,创作一首属于你们自己的诗歌。形式如下:歌声会歌声会歌声会歌声会学生分小组热烈地讨论着。请看一小组合作而

9、成的诗歌:歌声会领您走进花园,看到五颜六色的鲜花。歌声会把您带回草原,骑上骏马追赶着那欢乐的羊群。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看到满地金黄的稻子。歌声会带把您带进果园,摘下一个个红通通的苹果。“诗歌是灵动的,充满了诗人的智慧和灵秀。因此,教学生阅读,千万不能支解,不可嚼烂,千万不能将秀气和灵气教去了。如果把灵动的、活泼的诗词教僵了,就使他们失去了熏陶的力量,感染的力量。”这个片段以图画的展现,音乐的渲染,将学生带入情境,引导学生联想悟情,感悟朗读,朗读吟诵。在有限的课堂里拓展学生无限的想象,在思绪飞扬中写下自己的篇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求得发展,品尝成功的喜悦。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一、比一比,再组

10、词。邻( ) 准( ) 波( ) 绿( )领( ) 难( ) 婆( ) 练( )二、照样子,写词语。乐呵呵 _ _ _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蝈蝈 ( )的田野 ( )的歌声( )的欢乐 ( )的童年 ( )的小溪四、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诗歌。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歌声会 , 。歌声会 , 。课课 题题 6 一株紫丁香 内容内容简析简析散文诗一株紫丁香通过儿童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的描述,抒发了儿童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唱响了一曲尊师爱生的动人赞歌。全诗共五小节,第一节讲了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第二节讲了小朋友希望紫丁香的枝叶能夜夜和老师做伴。第三节

11、讲了紫丁香的绿叶儿沙沙地响,如同小朋友在给老师歌唱,为她消除疲倦。第四节讲了紫丁香的小花如同小朋友的笑脸向老师致谢。第五节讲了小朋友希望老师早点休息,让紫丁香的花香飘进老师又香又甜的梦里。教材教材分析分析语言语言特色特色1、文中的“踮、伸、唱歌、笑、飘 ” 让我们感觉整个画面是“活”的,充满了生命的活力。2、 比喻、拟人手法的生动运用,使诗歌语言亲切生动,富有儿童情趣。 。3、 “老师、老师,你听、你听,你看、你看 ”的反复,富有节奏和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素养素养培养培养目标目标基本基本目标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8 个字只

12、识不写。随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吟读,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感情。发展发展目标目标1、抓住“踮”字,通过演一演,从动作到情感,体会“我们”的心思。2、学会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师生比赛读、表演读、配乐读) ,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3、学会通过对诗文的吟诵领悟,结合诗境,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尊敬老师、爱戴老师的美好情感。并能结合平时的所见所闻,进行表达:想为老师唱首什么歌消除老师一天的疲倦?夜深了,怎么劝老师早点休息?教学设计举隅教学设计举隅(或教学建议)(或教学建议)诗歌第一小节,主要可抓住“踮起脚尖儿 ”这个词组展开教学。可让学生思考诗中的孩子为什么

13、要“踮起脚尖儿 ”? “踮起脚尖儿 ”是为了不影响老师的工作和休息,更凸现了孩子那种顽皮而纯真的天性。“踮起脚尖儿 ”中蕴藏着孩子们的小秘密,蕴藏着孩子们快乐的心情这一小节,甚至是整首诗歌也正是因为这个“踮”字,才显得活泼生动而富有感染力。所以,这小节的教学,应引导学生感受小伙伴“踮起脚尖儿 ”的情态,可让学生试着演一演这个情景,然后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童真童趣。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小院 ( )的小花 ( )地响( )的枝叶 ( )的紫丁香 ( )的梦二、把句子补充完整。1、盛开的小花像 。2、我们 走进老师办公室。3、绿色的枝叶 ,多漂亮

14、啊!三三、阅读,完成练习。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亮我心房。啊每当我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1.唱反调。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白天( ) 黑暗( ) 重( ) 冷( )2.我们的老师在灯下干什么呢?这时,你最想对老师说些什么?3.这是一首歌词,找一找歌曲,学一学,唱一唱。四、读读下面赞美老师的诗句或名言,请你也摘录一两句。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课课 题题 7 7 有趣的发现有趣的发现 内容内容简析简析有趣的发现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生物学家达尔文对海洋中的一个小岛进行考察,发现岛上的昆虫只有大翅膀和无翅膀两种现象,经过研究、比较、得出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的道理。 文章内容很简单,结构也很清晰明了。第一段简介达尔文,第二段写达尔文经过考察发现有趣的现象,第三段写达尔文经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第四段写这个发现的意义。教材教材分析分析语言语言特色特色1、标题中的“有趣” ,是用于修饰“发现”的,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或喜爱。2、课文富有趣味性,运用故事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基本基本目标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2、学习本课 10 个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 9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1 个偏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