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教案 游山西村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7798320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教案 游山西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教案 游山西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教案 游山西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教案 游山西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教案 游山西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山西村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5,学会一类生字豚.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资料准备资料准备课件教学安排教学安排 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熟读古诗,了解诗句大意感悟诗的情感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 一、学习一、学习“豚豚” 教师读诗,学生边听边画出

2、一类生字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 学生查字典豚:小猪,也泛指猪. 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 二二, ,读诗读诗,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 2,个别读. 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 4,完成课后练习 1 莫:不要浑:(1)水不清,污浊;(2)骂人糊涂,不明事理;(3)全,满:身是汗(4)天然的本文 指酒不清澈提问: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咨询老师同学讨论三三, ,再读诗再读诗, ,感语交流感语交流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

3、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扬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四四, ,熟读成诵熟读成诵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五五, ,检查反馈检查反馈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检查生字识记情况检查对重点字,句的理解情况六六, ,作业布置作业布置继续读诗,用喜欢的方式感悟诗境:配画编故事配乐朗诵搜集有关作者陆游的生平资料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 游山西村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莫笑农家腊酒浑, , 丰年留客足鸡豚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4、柳暗花明又一村. . 拓展空间拓展空间创新火花游山西村另外一首学法指导:查字典咨询老师同学讨论写法指导:先抑后扬扩展阅读:建立作者档案,扩大阅读面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的情感能用自己的话或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诗的独到理解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 一一, ,背诵引入背诵引入个人背小组背竞赛背配乐背等不同形式二二, ,合作合作, ,探究学习再次感悟诗的意境探究学习再次感悟诗的意境、小组内讨论: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诗的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山西村丰收之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 农家款待客人的热情和民风的淳朴.表达了作者对农家丰收

5、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 诗的次联描绘了山间水畔的美景,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表达 了作者对人生的不同感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传几百年,是因为这不是诗人单纯描绘景物,而 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独到体会,是面对困难,迷茫的另类人生体验.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可以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不必求同. 、结合资料丰富对陆游的认识组内口头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生卒年代生活时代人品介绍著名作品自己的见解、班内交流提升对诗的认识说说你找到的有关本课,作者的一切资料.要说得尽量流利,完整,不罗嗦. 针对同一类话题,相互补充.训练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针对学生发言作适当说明,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相机点拨即可. 三三, ,制作制作“陆游小档案陆游小档案”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不要拘泥课本中的形式.可配画,编目录,题写前言,后记,也可做成 本周的综合学习资料. 四四, ,作业作业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预习下一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