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白杨1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7792359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白杨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白杨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白杨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白杨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白杨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白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杨白杨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做贡献的高尚品质。 2讨论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的有关句子。设计特色设计特色合作探究,读中悟情。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师生查阅的关于大西北、大戈壁、白杨、支边的建设者的资料。学生视角学生视角一片荒凉的戈壁滩,一棵棵挺拔的白杨,一个个可亲可敬的建设者,这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 系呢?带着这个疑问,学生一定会深入地理解课文,品味课文中的语句。学习难点学习难点体会爸爸的几次神情变化和结尾处意味深长的描写。教师思考教师思考 本单

2、元的训练重点就是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见解。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问题, 把学习的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尤其对于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更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敢于 提出问题,大胆解决问题。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2 课时第第 1 1 课时课时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自己感兴趣的语句,并去理解它。2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一、课题的思考一、课题的思考1学生板书课题,并边写边说课题的意思,其他同学补充。2谈一谈,由课题都想到了什么?这一问的回答应是多方位的思考。例如:白杨的资料、戈壁滩的资料、作者袁鹰的资料以及当 年支援边疆的建设的时代背景等等。为了迅速使气氛高涨,可以

3、进行小组间的比赛。二、语句的思考二、语句的思考1通读全文,检查渎的情况。(在良好的氛围下热情地读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整体入手,了解全文内容。) 2默读全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再读一读。 (默读中进行充分的思考,边读边画,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有思考的内容和充分 的时间才会有自己的见解。通过思考所悟到的又指导自己的朗读,这样环环相扣。) 3. 组探讨,合作完成。把自己思考后的东西与大家”同分享,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会给自己带来启发。4展示、交流。(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也不动摇。 ”学生会爱读,这部分写出了白杨树的 主要特点。学生的交流中会概括白杨树的直、生长

4、范围广、适应性强、生命力强。针对此句,教师引导,都哪会需要它?以扩展学生思维。指导朗读,读出对白杨的赞美。(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自己的心。 ”学生会爱读,更会思考,爸爸表白什么?教师要适时 引导。(3)“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成长起来。 ”学生会爱读,引导学生抓住“沉思”来讨论,沉 思些什么?又为什么笑了,笑的是什么?指导朗读,读出含蓄的深情。(4)“他们只知道还要坐几天汽车。 ”这一段语言平实,学生可能不会注意,教师适当补充, 适时出示练习。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不知道(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不知道( ); 他们只知道,不知道( )。(课堂中绝对会有学生想不到、挖掘不到的东西,需要教

5、师灵活把握,教师需要机智地语言激 活学生的思维,这也是展示教师自己的见解的时候,是学生学习的范例。)借此指导学生朗读。5把自己喜欢的所有句子再有感情地读出来。三、小组学习本课的生字三、小组学习本课的生字四、总结四、总结1学生总结。主要从学到的知识和悟到的方法淡。2教师总结。主要淡学生的学习状况。五、课堂练习五、课堂练习1比一比,再组词。晰( ) 疆( ) 戈( )浙( ) 僵( ) 找(, ) 2 用“只知道只知道只知道:”仿照书中的写法写一段话。第第 2 2 课时课时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的妙处所在,积极发表白己的见解。2理解爸爸的几次神情的变化,突破本课的难点。3有感情地朗读

6、课文。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一、回顾课文内容一、回顾课文内容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展示自己朗读的风采。2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回顾课文,练习概括,再度从整体入手回读。)二、品味课文内容二、品味课文内容1浏览全文,边读边想,合作讨论这篇文章有何借鉴之处?(学语文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运用,这就要品味作者独特的方法再加以自悟,才会形成语言的 个性美。同时,学文章是个来回的过程,光分析、感情读还不够,更要考虑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为学生的运用打好基础。)(1)从文章的语言处借鉴。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朴素中蕴含着深情。 (2)从文章的构篇处借鉴。一列行驶的列车上,车窗外的白杨引起议论,乍是无意,

7、实则有意。 (3)从介绍白杨的方式处借鉴。用对话的形式介绍白杨的特点,生动、自然。(4)从表达情感的方式处可以借鉴。文章写白杨、赞白杨,实则是写人、赞人,赞颂边疆建设者,使人回味无穷。 (5)结尾处借鉴。 情感内敛,却韵味无穷。三、课文内容答疑三、课文内容答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教师的帮助? 引导学生体会爸爸沉思的句子,深入领会文章中心。四、总结课文内容四、总结课文内容1学生总结收获。2教师总结课堂的闪光点。五、课堂练习五、课堂练习1划掉带点字错误的读音。戈壁(g g) 介绍(sho so) 2体会句子含义。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六、实践活动六、实践活动通过读书看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我们国家正轰轰烈烈地开发大西北。请你搜集这方面的 资料,与大家一起交流。板书板书 白 杨 白杨 边疆建设者 又高又直又秀丽 坚强 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 哪里需要哪里去 抗拒恶劣气候 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