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的减法――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785503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以内的减法――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以内的减法――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以内的减法――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以内的减法――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以内的减法――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以内的减法――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以内的减法――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 以内的减法以内的减法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说课稿低年低年级级教研活教研活动资动资料料一年一年级说课级说课稿稿 今天我所说的课是出自小学数学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20 以内的减法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一 教材分析:1、九年义务教育共分为三个学段,每个学段的数学有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和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标准。加减混合运算这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一学段中“数与代数”这一内容标准中,数的运算中的一部分内容。2、20 以内的减法加减混合运算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过程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3、教学目标:(1)在看图讲故事自己试算的过程中学习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2)认识加减混合算式,能正确的进行加减混合的计算。(3)能发现熟悉的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解答。4、教学重点:看清运算符号后再作加减运算,哪个运算在左边,就先计算哪个。5、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 学生分析课前调查结果表明班内有 90%学生对 20 以内的加法及 20 以内的减法能很快口算出结果,10%的学生口算速度较慢。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听童话故事或讲童话故事有极大的兴趣。三 设计理念1. 人人都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2.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

3、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属于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3. 本课采用学生小组学习,自主探索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四 课前准备:趣味故事 2 个、多媒体图片 6 张。五 教学流程1.情景引入(1)、兔妈妈去集市买萝卜,第一次买了 6 根,觉得很少,又买来7 根,兔妈妈一共买来多少根萝卜呢?要求学生:口述算式及结果 【锻炼学生的听力、口算能力及反应能力。】(2)、小青蛙从田野里捉来 12 只害虫,开始吃了 4 只,觉得没吃饱,又吃了 3 只,还剩几只害虫?要求学生:列出一个连减算式。小组稍加讨论后,派代表说一说算式的列法及口算过程。【

4、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又可以复习和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此活动大约进行 5 分钟。)2新课的学习1.讲故事导入:同学们,爱听老师刚才给你们讲的故事吗?老师也特别想听一听你们讲的故事,谁愿意看图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呢?教师活动:逐个出示多媒体图片 1、图片 2;指名让学生讲故事。要求学生:边看图片边口述故事情景。教师活动:逐个出示多媒体图片 3、图片 4.指名让学生续编故事。教师活动:出示多媒体图片 5学生活动:指名让学生将故事结尾续编完整。教师活动: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体验同学间共同合作所带来的快乐。】(这个环节大约进行 5 分钟)2. 根据故事提出问题一

5、:教师活动:再次出示多媒体图片 1 和图片 2.要求学生:找出故事情景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活动:自主独立思考。教师活动:指名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如:一共有多少块面包?5+6=11 教师板书)【作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3.根据故事提出问题二:教师活动:出示多媒体图片 3.要求学生:找出故事情景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学生活动:自主独立思考。教师活动:指名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如:还剩几块面包?118=3 教师板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连贯性】(这个环节大约进行 10 分钟)4.引导学生列出加减混合算式:教师活动:重新展示整个多媒体画面 6。提问:哪位同学还有不同

6、的解答方法,也能计算出结果?指名让学生回答,并说出计算过程。(如:5+6-8=3)如果加减混合的方法学生们想不到,教师可进一步引导。教师引导:刚才我们是把故事中的两个问题分开来解答的,那么,能否把这两个问题连接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解答呢?学生活动: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试着列出算式。教师活动:巡视、参与、倾听、点拨。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并说出计算过程。(这个环节大约进行 10 分钟)板书: 5 + 6 - 8 = 3 11【这个活动的好处是: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活学生的思维。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 5.教师活动:出示多媒体图片 7,引导学生思考:小熊究竟买了几块面包呢?学生活

7、动:讨论交流,代表发言。再次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如:小猪比小熊多买几块面包?)【拓展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6.出示练习题。(1)、指导学生看懂题意,再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然后同学间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点拨,在引导看懂题意的过程中,顺便渗透德育教育: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如:11-2 + 3 =12)(2)、指导学生看懂箭头所表示的含义,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并提出问题列式计算。(如:8+2-3=7)【可能出现的错误:1、计算出现的错误. 2、计算步骤出现的错误。如:11-2+3=6,先算 2+3=5,再算 11-5=6.】教师活动:给予指正。7、总结方法:让学生们共同

8、总结本节课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步骤,(如: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意识,掌握运算步骤。】8、布置作业。(1)对于本节课掌握较好的同学完成教科书 23 页 3、4 题(2)掌握较差的同学完成第 3 题。(3)用学过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个环节大约进行 10 分钟)六 板书设计20 以内的减法-加减混合计算5 + 6 - 8 = 3115+6=1111-8=3【板书设计意图:体现本课重点,突出运算步骤。】七 教学设计说明:加减混合运算是 20 以内的减法的最后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 20以内的加法和 20 以内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争体现一下几点:1 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2 动机。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故事情景以同学们爱听的童话故事为切入点。目的是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3.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注重体现的是运算步骤。在教学中,我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顺序。4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混合计算的计算步骤。 培养学生归纳意识的能力,使其数学能力、意识、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得到培养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