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贫困根源分析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785321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贫困根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民贫困根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民贫困根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民贫困根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民贫困根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贫困根源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民贫困根源分析农民贫困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民贫困的根源不是源 于农村和城乡之间内在的经济基础差异,而是源于凌驾于农村和城乡物质基础之上的不合 理的制度设计。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农民贫困问题的现状源于产权制度的缺失、 结构制度的差异、保障制度的偏颇、财政制度的歧视、法律制度的失灵、传统文化制度的 禁锢。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出路在于合理的制度设计。 一、对现阶段农民贫困问题现状的考察 (一)关于“贫困”定义的争议 关于贫困,中国官方 90 年代初给出的标准定义是:以 1990 年为不变价,农民人均纯收入 低于 630650 元和每年人均粮食消费低于 300 公

2、斤;而我国学者则一般将贫困理解为物 质上的缺乏,即缺少基本生活资料和精神上的贫困;迪帕纳拉扬等人认为贫困不仅仅是 物质的缺乏, 权力和发言权的缺乏更是其定义贫困的核心要素1;阿玛蒂亚森认为, 贫困是指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的低下2。概括之,人们比较公认 的还是世界银行给出的表述3:当某些人或者某些家庭或者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 得他们那个社会承认的,一般都能够接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与某些活动的机 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世界银行,1981) ;贫困是缺乏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世界银 行,1990) ;贫困不仅仅意味着低收入和低消费,而且还意味着缺乏受教育的机会、

3、营养不 良、健康状况差,即贫困意味着无权、没有发言权、脆弱和恐惧等(世界银行,2001) 。由 此可以看出,贫困的涵义具有相对性,它随时间和空间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不同地区、不同的国情,对于“贫困”的定义自然有所区别。 另外,根据贫困标准来划分,贫困一般可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所谓绝对贫困是指个 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它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陷于物质生活的极度困 苦之中。而相对贫困则是指相对于一般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而言,即生活水平在最低层次 那部分人的生活状况。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的界定采用的是绝对贫困概念,即在一定 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

4、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 最低标准。 (二)当前农民贫困现状:忧大于喜 基于以上相关标准和贫困概念的理解,我们对中国当前农民贫困问题的现状加以总结概括。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农村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农村的贫困人口数量呈 下降趋势。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看到,随着农村扶贫工作的推进,在解决农民贫 困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起初简单的物质扶贫,即“给钱给物”的扶贫措施非但没 有使一些地区富裕起来,相反却滋生出了“等、靠、要”的懒汉风气,这种被称作“输血” 式的扶贫方式逐渐被抛弃;随之而来的是修路、送技术、送文化,人们称之为“造血”的 扶贫方式,这种所谓的“造血”扶贫的办法

5、也慢慢显现出“劣质性” ,而且在进行农村扶贫 的过程中,出现了“富得慢,穷得快”的怪现象,有的地方自然资源很丰富,但是反而不 如自然资源禀赋差的地区发展的快;有些地区虽然发展的比较快,人们衣食丰足,但是人 们却空虚无聊、无所事事,精神面貌颓废不堪,更有甚者一些农村的基础设施已经破败殆 尽,各项公益事业昨日黄花,科技进步事业也是空中楼阁,医疗卫生更是形同虚设,青壮 年和有些知识文化的劳动力绝大部分流失,农村自身发展所需的内部资源已几近丧失殆尽。另外,从 80 年代后期到现在,我国绝对贫困人口数量虽然是下降的,但速度却是极为缓慢 的,中国现在还有近 3000 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6000 万人

6、口徘徊在温饱线上。同时, 城乡差距还在在继续拉大,2001 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人均收入之比为 2.9 比 1,比 1983 年的 1.7 比 1 高出 71 个百分点。按 1978 年不变价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之比,由 1985 年的 1.53 倍提高至 1999 年的 1.96 倍,城乡差别 一目了然,为农村的相对贫困作了极为清晰的注脚4。虽然农民合理负担基本得到了有效 控制,而农民承受的不合理负担则越来越沉重。有关数据表明,不合理负担远远超过了中 央规定的 5的警戒线。除此之外,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农村机构膨胀, 人员不断增加以及农村教育

7、费用负担过重和巧立各种名目乱收费的现象,使得农民的贫困 问题凸现的更加严重。总之,一句话,中国的农民贫困问题依然严重,农民贫困问题的解 决与否,以及解决程度的好坏,都将进一步影响到中国下一步的经济改革和发展 二、寻求农民贫困问题的最终根源:制度权利失衡 谈到农民的贫困现状的原因,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传统封建农民意识的禁锢,市场经济下造 成的小农经济的自信缺失,农村基层政权的义务失衡,农民自身素质的低下等等。无法否 认,这些因素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农民的贫困。但是,农民贫困问题的最终根源是由 于与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制度设计的缺位或者失调,而由此导致上述次级表象原因的 曲解。对于农民贫困现状的成

8、因,可以从制度经济学方面来探讨其最终的根源。 (一)产权制度的缺失 在农村,农民的贫富直接取决于其可支配资源的多寡,而可支配的资源既依赖于自然资源 的禀赋,同时又依赖于产权与资源配置制度。姑且不谈其他的,单单就农民赖以生存的基 本生产和生活资料土地而言,由于农民只是“土地”的使用者,而非所有者,拥有的仅 仅是使用权,而非收益权、所有权和转让权,残缺的“土地产权”必将使得农民的激励和 创作动力丧失殆尽。并且,作为全民所有资源的代理人国家,随时随地都可以侵犯作 为委托人的产权资源,并且基本上不会给予补偿,即使给予补偿也往往是损失大于收益, 最终深受其害的还是农民自身。如果基于自然资源(森林、河流、

9、矿藏)的无偿占有,作 为国家所有的前提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正如李昌平在农大讲演中所说的, “农民集资办 起了电厂,产权属于国家的电力总公司;农民集资修了学校,产权属于代表国家的教育部 门;农民集资办的工厂,产权也属于国家;农民集资办起了电话,产权属于国家信息产业 部;农民集资办的公路、桥梁、水利设施等等,产权也都不属于农民”5。这样模糊的产 权制度,纵使农民的利益都得不到根本的保障,更无从谈起所谓的农民脱贫问题了。 (二)结构制度的差异 说到结构制度方面,主要体现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度的差异和长期存在的二元户籍 制度的限制。所谓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

10、和 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 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 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 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而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把在全国占绝大部分的农 村人口禁锢在农村地区,不仅强化了中国的城乡分割,而且也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转移,强化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最终造成了农民的贫困和农村的落后6。虽然当 前关于户籍制度的规定有了些许松动,农民进城有了更大的政策空间,但是,在城市里面, 受到歧视和不公的还是那些进城务工人

11、员(拖欠工资、儿童入学、医疗事故等等) 。这些结 构制度上的差异,从根本上决定了农民贫困的现状。 (三)保障制度的偏颇 保障制度方面的影响,主要是指农村教育医疗制度、卫生保健制度等。农村和城市,享受 的教育和医疗保障的层次是不同的。在城市,农民工的子女没有或者基本没有受教育的权 利,即使拥有这种权利也是需要高成本的,而城市的市民却可以以低成本享受高等的教育 设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中国,解决农村贫困的最大资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配置农 村剩余劳动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靠农民自己的组织。只有民间组织把劳动力资源配置起来与其他资源相结合,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最大化。但是中国的扶贫资源和公共资源配置成 了

12、权力和权力、权力和资本的交易游戏。而且,国家在对教育、卫生、医疗等基础设施的 资源配置上,也是倾向于城市的,从而诱引出人才资源的“人往高处走”的“恶性贫困” 结果,使得一些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出现“贫困更加贫困”的恶性结果。这些也 是基于农村基础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甚至缺失的结果。 (四)财政制度的歧视 在金融财政制度上,农民是受歧视的阶层。首先表现在金融信贷方面,作为社会最底层的 农民,无法享有和城市市民同等的信贷待遇,即使享有或者程序繁杂,或者成本极高,甚 而根本就没有资格。作为以土地为本的农民来说,正面临着土地日益减少的趋势,而作为 对农业实施高投入的金融服务体系制度在农村却出现“畸形”

13、,出现城市化偏向。其次,在 税费方面上,农民贫困的一大原因来源于税收和各种名目的杂费。尽管实行了“费改税” , 农业税已经完全取消,农民的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基于其他税费在农民收入中的比 重,仍然是农民贫困中的一大难点。农业是最弱质的产业,农民是最弱势的群体,却面对 最不优惠的税收政策,那农民贫困的现状就不言自明了。 (五)法律制度的失灵 自从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 土地承包法规定的“土地承包 30 年、50 年不变”的承诺,政府给予农民“相对稳定” 的信任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使得农民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养地、用地”的矛盾现状,与 政府随时随

14、地无偿征用农民土地形成强烈对比。另外, 劳动法中虽然规定的“失业保障” 条款,但是落实起来,基本没有农民的位置。主流社会,面对农民就业难的时候,总是指 责农民文化水平低,素质差,不适应城市社会,不适应市场经济等等,其根本的问题是没 有把农民的就业问题当成“国民的基本权利” ,没有把创造农民就业岗位当成政府的基本职 责。因而,法律制度上的一些规定,几近“水中花,空中月” ,对农民的贫困问题的解决多 少失去了一些应有的作用。 (六)传统文化制度的禁锢 在农村, “多子多福” 、 “重男轻女”的传统封建观念是导致农民贫困的最主观原因, “生男 才能立门户,才能传递香火”历来是中国人,尤其是农民信仰的

15、传统理念。其中突出的例 子便是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一直是很难实行的,多数时候靠的是基层政权的强力措施。 自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以后,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就渐渐失控了。因此,如何教育农民从 自身做起,提高文明素质,改变传统的伦理观念,在农村开展精神文化层次的“回归” ,任 重而道远。另外,长期处于贫困的人们形成了一整套特定的生活模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念,一旦这种“亚文化”形成,它会影响到整个贫困区域的人,并能世代地传递下去。在 这种“亚文化”的保护下,贫困现状将被持久维持,并且还会导致新一轮的贫困。在现实 中,作为一种“亚文化”的贫困文化确实在贫困地区存在,但是贫困文化并不是贫困的原 因,而是贫困

16、的结果,只不过反过来加重了贫困的恶化。可见,如何从根本上铲除农村传 统的封建落后观念,如何在精神层面上实现农民文化制度的更新,对于农民的“脱贫致富” 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三、结论与建议 毋庸讳言,农民贫困问题,固然与自然禀赋、技术设备、人才资源以及基础设施、人口素 质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制度条件(包括无效率的 制度安排和不均衡制度的维持)决定了贫困地区人们的各种选择,从而也就决定了贫困地 区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各种制度之间也形成了其独特的农村特点,农村 土地产权制度的模糊界定,促成了农村和城乡之间二元经济结构制度和二元户籍制度的长 期存在,阻碍了适应农村贫困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另外,财政制度上的城市偏向、相关法律制度的失灵,又促成农民对农村土地产权的强烈依赖,再加之传统文化观念制度 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农民长期贫困的原因便不难理解了。因此,解决农民贫困问题,还得 从制度入手。 (一)构建公平、合理、有效的制度是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根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