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务员热的思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785156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公务员热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公务员热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公务员热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公务员热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公务员热的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务员热已经燃起来好几年了,今天我也谈一下我对公务员热的一些看法。公务员热度究竟有多大?曾有记者统计“国考”录取人数时发现,11 年来公务员的录取人数增加了近 3 倍,但报名人数增长则在 11 年时间从 3 万余人到 141 万人,增加了 42 倍。对于大学生来说,考公务员无疑是增加了一条建设社会的渠道,这值得肯定,但是公务员热对于我们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否有利,还需要我们研究和探讨。一思考公务员的合理规模水平一思考公务员的合理规模水平首先我们应当注意公务员热的规模水平,对其热度进行初步的界定。前面已经说了报考增长倍数,但这只是表象而已。我们应当思考一下,既然报考公务员的人数这么

2、多,那么实际公务员的人数又有多少呢?尽管这个数据不是很好找,但是通过网络,我还是找来了几组可以侧面反映公务员规模的数据。2005年,网络上有数据显示,中国的官民比例达到了 1:26,要知道西汉时期官民比是 1:7945,唐高宗时期是 1:3927,元朝时大概为 1:2613,清朝大概是 1:900,这样这个数据就非常恐怖了。随后,人事部副部长侯建良辟谣称中国官民比为 1:197(2005 年 04 月 27 日 17:53 新华网 ),同样是新华网(2005年 06 月 13 日 09:34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则称中国官民的比例既不是 1:26,也不是 1:197,而是 1:18

3、,另外据 2006 年 02 月 09 日 16:10 的北京晚报报导,等量 GDP 产出下中国公务员比发达国家多 20 倍! 数据是我们认知的直观基础,不过数据的简单对比不能说明问题。我们不能武断的说西汉的 1:7945就比现在的 1:18 更好。历史是发展和进步的,生产力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中国古代的经济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较低,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披星戴月的辛勤劳作之外,还受到自然条件的极大制约和影响。老百姓在那个时代所能创造出来的财富极其有限,也许 1000 个老百姓才能供养的起一个官员,而现在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可能一个官员的供养只需要 10 个老百姓创造的部分财

4、富就足够了,所以说,我们分析数据的时候,联系历史十分必要,注重逻辑也是客观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以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视角去分析看待问题。联系历史则能进行比较。从官民比的数据发散开来,可以比较的就有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年收入,百姓税负水平,供养官员经费占国家开支比例,政府社会保障力度,政府工作效率等等。当然这也是和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较相同问题的基本思路。注重逻辑则可以联系相关关系,理顺前因后果,突出问题重点,找到症结所在。对于官民比例,或者说公务员的规模水平,尽管没有一个可以定量衡量的标准,但可以进行基本的定性,即,公务员的规模水平必须合理。合理就意味着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符合民生发展的方向

5、,符合效率最优成本最低的经济原则。一要看它对现在的政治,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二要看它对未来发展的影响,还要看其带来的诸多问题是否具有不可控制的潜在可能性。合理的规模水平是社会结构平衡的基本条件,就像生物界中生产者消费者的种群数量总是处在动态平衡中的一样,只有平衡,才可以达到不同种群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们对社会达尔文主义漠视社会系统平衡而嗤之以鼻的客观思考。公务员规模水平的不合理,导致的不仅仅是亢官问题,不仅仅是人浮于事低效率的行政管理,更多的是对于经济发展的阻滞,社会结构平衡的破坏,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以及民族精神文化的消磨瓦解等不良影响。举一个例子,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

6、锌在新闻 1+1节目中透露:我国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车开支一年 9000 亿。王锡锌提供的数字,让主持人柴静似乎非常吃惊,重复地问:“您再说一遍,是多少?”王再次肯定地说:“公款接待、公费出国考察、公车,也就是三公,一年9000 亿。占这个行政开支的 60%。”要知道,我们现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总收入才 10 万亿左右。将近十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都被公务员吃吃喝喝给挥霍掉了。也许有人会说,吃吃喝喝不是推动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吗?乍看好像有点道理,因为经济的增长,就是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的拉动,现在内需严重不足,三公消费似乎有挥霍有理的一面。然而我们不要忘记了,刚刚提到的合理的规模水

7、平,在经济结构上也依然适用。三公消费主要的受益体为服务行业,三公消费的主要参与方为社会中上层人士,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在这些经济行为中很难受益,辛辛苦苦上缴的赋税,没有享受到基本建设的福利,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的福利更没有享受到二次分配的权利。政府一讲到教育体制的改革,医疗体制的保障就没有钱,倒是吃吃喝喝上大方的很。这就是劫贫济富,是拉大贫富差距的客观因素之一。同时,这对于社会的公平正义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二,思考公务员规模的由来二,思考公务员规模的由来从经济学的角度,有需求有供给。那么,庞大的公务员规模是怎么来的呢?一是我们国家中央集权的体制需求。中央集权则必定要求对各级政府各级单位的严密控制,中

8、央和地方政府也相互制衡。我国行政基本上是两条控制主线,一条是以各级地方政府的下辖管理为横向控制,一条是以分部门的纵向控制。举一个例子,地方上的财政局受地方政府的政令指导,同时也受上级财政部门的直接领导,这就很容易造成政出多门,无所适从,分身乏术,那么只好扩大人员比例。既造成一岗多职,一职多人,却又造成了推诿不清,无人办事的局面,无人办事又只好再扩大规模,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二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行政服务行业的需求量加大,但是这也说明了行政效率的低下,本来一个人可以做好的事,现在十个人去做,本来一个程序走完,现在因为需要制衡,或许需要权利分配的需要,要跑到不同单位走几十个程序才能走完,这就是对

9、我们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经济发展的巨大迟滞影响。三是公务员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一个竞争和淘汰的机制,基本上只进不出或多进少出。三,思考报考热原因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三,思考报考热原因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毕业一般有两个选择,可以等国家分配,比较稳定,也可以下海经商创业,成功率也相对较高,现在的大学生则面临着就业压力的加剧及创业环境的恶化,这至少说明了我们的市场竞争体制的逐步加强和完善,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场经济的规模总量还不大,一方面高校扩招,另一方面就业的市场规模还没有与人才规模相匹配。企事业单位难以消化如此大量的待业毕业生。毕业生只好多找出路。而国内经济又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

10、响,这就必须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有宽阔的视野,宏观的眼光。经济形势的压力使许多人成了用肚子思考的动物,用屁股思考的动物,用面子思考的动物。公务员的待遇不能说非常好,但是它的保障体系相对完善,旱涝保收,还可能有灰色收入,能够满足肚子需求。用屁股思考则是说明公务员的工作相对稳定,可以不挪屁股不挪窝。至于说面子,则是公务员的职业声望较高,受中国传统的官本位主义影响,公务员大小也是个官,再说现在政府掌握着社会资源的分配权,又掌握着参与分配资源的机会公平权,以至于让普通百姓浸淫在权利崇拜的迷梦之中,幻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以说,对公务员的收益预期的乐观估计和较高期望形成了公务员热的主要原因。当然,我们也

11、不能排除的确有部分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投入到公务员的队伍之中,力图匡正时弊,慨然任天下之重,而以弘济苍生为心。但这部分人数有多少,实难预测。对公务员的收益预期成为公务员热的主要原因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时代弄潮儿的大学生,如果仅仅有针对短期利益的理性或者针对个体利益的理性则是国家和民族的悲哀。我们可以说,选择考公务员的大学生至少对于该选项本身是做过一番理性分析的,不过更深层次的分析是否进行过也很值得怀疑。公务员本意是为公民服务的公共事务服务人员,但许多大学生却因为权力崇拜而冀图通过公务员考试去当官,则从一开始就在意识深处割裂了官民关系,这样的公务员又如何做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俄罗斯总

12、统梅德韦杰夫在一次讲话中曾这样说:“现在公务员考试这么热,大家都想进政府部门工作,这就证明政府是腐败的。”公务员的队伍建设的确需要优秀的精英人才,但是社会精英扎堆于对现有利益分配的觊觎则是对我们社会现状的嘲弄。公务员工作为什么受追捧,只能说明我们不能使社会上的其他工作岗位像公务员一样有稳定的收入,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高的职业声望。不能保证社会资源分配权力的公平合理,不能保证国家行政效率满足当今生产力及文化的发展需求。公务员热使社会精英目稳定为必须,视拼搏为畏途,长此以往,只会培养起社会的惰性文化,权利崇拜文化,并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消解,这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是灾难性的。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思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是关于西班牙和英格兰的比较,西班牙之所以经济衰退的原因是当时西班牙所有人都向往做官员,最终创造性被埋没。前面已经点到,庞大的公务员比例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社会资源极大浪费,经济成本极大提高,百姓的税负指数因此上升,幸福指数也因此下降,所以缩减公务员编制,实行精兵简政,切实进行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发展所需,民心所向。作为参与主体的大学生,有一句西方谚语倒是可以参考一下的,“没有一滴雨水觉得自己酿成了洪灾。”如果只是贪财好钱,请大家莫入此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