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学与教系列(3)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7777374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9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学与教系列(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历史学与教系列(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历史学与教系列(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历史学与教系列(3)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历史学与教系列(3)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学与教系列(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学与教系列(3)(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探究式課堂的設計及教案分享探究式課堂的設計及教案分享探究式課堂的設計及教案分享探究式課堂的設計及教案分享中國史學與教系中國史學與教系中國史學與教系中國史學與教系 (3):(3):方耀輝師借調教師(中國史)20084月3日秦漢的統治政策(以漢武帝為主)秦漢的統治政策(以漢武帝為主)教學目標: 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漢武帝罷黜百家,獨 尊儒術有關史知的記憶和解。 能:指導學生圍繞漢武帝一生,掌握搜集、處 史資的方法,培養評價史人物的史觀 。 情感:透過活動之體驗,激發學生對史探究的 興趣,增強他們對秦漢史之解。課前準備課前準備教師:? 為學生提供與漢武帝有關的史資、書籍或相關網站。其次,對學生介紹

2、 編演史短劇、辯史問題和評價史人物等方面的方法、技巧和要求。 ? 指導各學生組成史劇小組(每5-6人為一組)。在小組內,學生可依其擅 長進分工分別擔任編劇、導演和演員(扮演漢武帝、大臣和儒家、法 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及道具製作。編寫及演出劇本、反思、協作 ? 指導學生們收集和整資,在此基礎上編寫史短劇。收集、整、編 寫劇本 ?指導小組學生準備道具和進排。(課外)學生:1 查閱書籍、網上搜,收集和整資,最後編寫史短劇。閱文獻、 網上資源、分析、歸納等能 2 學生在課外進綵排演,同時準備相應之道具。溝通、合作學習課堂進(戲劇演)課堂進(戲劇演)教師各學生講述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 尊儒術的事蹟,

3、往往成史所詬病, 中國學術思想的發展受限制。第一部份第一部份學生能較強,師給予【附一】資,著 學生撰寫劇。 表演劇目的時限為三分鐘,出場人物應包括: 漢武帝、儒家(董仲舒)、道家及法家代表人 物。 學生能稍遜,師可提供【附二】的劇本 範,僅要求學生撰寫一段,為時三分鐘的劇 目(以口語形式),同樣,出場人物至少應包 括:漢武帝、儒家(董仲舒)、道家及法家代 表人物。師宜於每一組表演完畢,宜鼓其他學 生對表演上有何意,其中有那些部份欠 缺或須補充,學生亦可於此部份作出評估 表演學生的能及情況。學生與課堂 及作同儕評估第二部份第二部份2教師宜於每一組表演(或組表演) 以後,應提出相關問題,一方面提取

4、 學生已有知,另一方面以鞏固及提 昇學生的能。第三部份第三部份第三部份(續)第三部份(續)教師:謝謝這幾位同學的精彩表演。董 仲舒向漢武帝提出甚麼建議?學生可以發表各自同意。要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 觀點和看法。第三部份(續)第三部份(續)(歸納總結) 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黜” 就是廢除、禁止的意思。把儒學思想作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 想,確儒家學在封建統治中的正統地位,適應當時 社會的需要。然而,漢武帝為確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的推, 大推儒學教育,多次下詔求賢,並在中央設太學,在 地方設官學,用儒家思想培訓官員,教化百姓,從此, 研儒學的風氣一天一天興盛起。同時,儒家思

5、想成獨尊局面,缺乏爭鳴,使學術上變得死 水一潭,從而禁錮人們的頭腦,這實際上是一種文化上的 專制。當然,這是後話。 教師要求學生完成漢武帝與主父偃就 推恩的劇目創作。(約三分鐘及字 至少三百字)第四部份第四部份漢武帝漢武帝漢武帝漢武帝漢武帝生於西元前 156,死於西元前87 ,在位54。他的一 生證西漢的鼎盛時 期。漢武帝畫像因版權問題, 本圖片未能於 網上發放。史短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的抉擇史短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的抉擇3場景一:人物:漢武帝、大臣甲、大臣乙場景:殿前之上背景史西元前134,漢武帝召集各地有學問的 書人到長安,親自策問。”接受儒生董仲舒的 建議,“罷黜百家

6、,獨尊儒術”,實思想上的大 一統。此後,公卿、大夫、士都為文學之 士,通曉儒家經典成為做官的主要條件。儒家 思想完全成為封建王朝的統治思想,而道家等 諸子學則在政治上遭到貶黜。漢初諸侯國的形勢漢武帝期間推恩份受封人元光末7元朔間127元鼎至後元末44合計:178漢武帝期間推恩份受封人元光末7元朔間127元鼎至後元末44合計:178西漢疆域圖西漢疆域圖因版權問題,本地圖未能於 網上發放。漢武帝話劇表演漢武帝話劇表演 大漢天子劇照因版權問題,本劇照未能於 網上發放。歌名:守業比創業難電視續劇大漢天子歌詞(232”) 作詞:楊曉雄作曲:蘇越演唱:景崗山秦時明月漢時關滾滾黃河的天壯士鐵馬將軍劍旌旗半捲

7、出長安兒柔腸男兒膽滔滔熱血漢衣冠大漠無垠江湖遠雨驚夜如磐美人杯中酒天下任丈夫肩風瀟瀟漫漫情意綿綿生死盟山河君與臣恩與怨何必回頭傷往事且把風唱少萬江山千鈞擔守業比創業難美人杯中酒天下任丈夫肩風瀟瀟漫漫情意綿綿萬江山千鈞擔守業比創業難新高中中國史學與教策系: (1)用資進探究式學習 新高中中國史學與教策系: (1)用資進探究式學習 二八四月三日 二八四月三日 課題:秦漢的統治政策(以漢武帝為主) 對象:中四學生 概: 秦始皇和漢武帝是中國史上位傑出的皇帝。他們一生中曾做過很多驚天動地的大事,對中國史亦產生深遠的影響。 本教材之設計,透過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的抉擇史短劇編寫的課堂活動,提昇學生

8、在史知、情感和學習能,從而達致自我評估。 所需教節:教節(每節 50 分鐘) 學前知:學生對秦漢的統治政策(漢武帝的政策)的基本認 教學目標: (1) 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有關史知的認知和 解。 (2) 能:指導學生圍繞漢武帝一生,掌握搜集、處史資的方法,培養學生評 價史人物的史觀。 (3) 情感:透過活動之體驗,激發學生對探究史問題之興趣,培養學生團隊的合作 意和創新精神,增強他們對秦漢史之解。 課前準備: 教師: ? 為學生提供有關漢武帝的史資、書籍或網站,其次,對學生介紹編演史短 劇、分析史問題和評價史人物等方面的方法、技巧和要求。 ? 指導學生們組成史劇小組(每

9、 5-6 人為一組) 。在小組內,學生可依其擅長進 分工分別擔任編劇、導演和演員(扮演漢武帝、大臣和儒家、法家、道家學 派的代表人物)及道具製作。 編寫及演出劇本、反思、協作 ? 指導學生們收集和整資,在此基礎上編寫史短劇。 收集、整、編寫劇 本 ? 指導小組學生準備道具和進排(課外) 。 學生: 1 查閱書籍,網上搜尋、收集和整資,最後編寫史短劇。 閱文獻、網上 資源、分析、歸納等能 2 學生在課外進綵排演,同時準備相應之道具。 溝通、合作學習 新高中中國史學與教策系: (1)用資進探究式學習頁1 課堂進(戲劇演) 教師向各學生講述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事蹟,往往成史所詬病 中國學術思

10、想發展受限制。 第一部份 (1) 學生能較強,師給予【附一】資,著學生撰寫劇目。 表演劇目的時限為三分鐘,出場人物至少包括:漢武帝、儒家(董仲舒) 、道家 及法家代表人物。 (2) 學生能稍遜,師可提供【附二】的劇本範,僅要求學生撰寫一段,為 時三分鐘的劇目 (以口語形式) ,同樣,出場人物至少應包括:漢武帝、儒家 (董 仲舒) 、道家及法家代表人物。 第二部份 師宜於每一組表演完畢,宜鼓其他學生對表演上有何意,其中有那些部份欠 缺或須補充,學生亦可於此部份作出評估學生的表演。 學生與課堂及作同儕評估 第三部份 另一方面,教師宜於每一組表演(或組表演)以後,應提出相關問題,一方面提 取學生已有

11、知,另一方面以鞏固及提昇學生的能: 1. 教師:同學們,我們通過一次投票,幫助漢武帝作決定。 (如果有學生未能選出儒家,則可進教學引導。) 2. 教師:謝謝這幾位同學的精彩表演。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甚麼建議? 學生: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推崇孔子的儒家學,禁止其他各派學。 教師:對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我們應怎樣評價它呢?請大家談 談自己的看法。 學生可以發表同的意。要鼓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教師: (歸納總結) 漢武帝採納董仲舒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的建議,“黜 就是廢除、禁止的意思。把儒學思想作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確 儒家學的正統地位。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實現思想上

12、的大一 統,有於中央集權。在中央設太學,在地方設官學,用儒家思想 培訓官員,教化百姓,從此,研儒學的風氣一天一天興盛起。 同時,儒家思想成獨尊局面,缺乏爭鳴,使學術上變得死水一潭,從而禁錮 人民的思想頭腦,這是一種文化上的專制。當然,這亦是後話。 第四部份(課後延伸) 教師要求學生完成漢武帝與主父偃就推恩的劇目創作。 (約三分鐘及字至少三百 字) 新高中中國史學與教策系: (1)用資進探究式學習頁2 【附一】 :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背景資(以劇目形式演示) 西元前 134 ,漢武帝召集有之士到長安,親策問。武帝最後接納董 仲舒的建議,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實思想上的大一統。此後,公卿、大 夫

13、、士都為文學之士,通曉儒家經典亦成為做官的主要條件。儒家思想成為 主思想,而道家等學則在政治上遭到貶黜。 劇目範一: 人物:漢武帝、大臣甲、大臣乙 場景:殿前 劇目內容: 漢武帝: 回想高祖皇帝,仗靠一群文臣將,奠定萬世基業。朕自登基以,夙 興夜寐,敢懈怠,幸而辱先帝偉業。今天下太平,國富民強。諸位愛 卿,有何治國安邦之策? 大臣甲(甚為緊張) :啟奏陛下,臣聞創業,守業難。陛下承先帝恩澤,以雄 武英才,發揚光大,真乃萬世少有之宏業也!試想先帝當,重用賢臣將, 開大漢天下。倘陛下欲長治久安,當廣納人才,謀取策。如此,則是臣下 和萬民之福。 漢武帝(喜) :愛卿言之有,正合朕意。又哪一位愛卿有何

14、建議? 大臣乙: 陛下聖明。記得秦相韋過,“世時移,變法宜矣。昔秦國弱小, 任用商君變法,國日盛,及至始皇,能囊括四海,一統天下。高祖開 國,面對天下貧弱,一改秦嚴刑峻法,採用道家學,無為而治,與民 休息,至文、景之世,天下初安。今陛下以雄才大,國泰民安,相較高 祖、文景之時,國強盛。以臣愚,宜詔告天下方正賢、博學多才 之士人進京,詢問治國之策。 漢武帝 (大喜) :眾卿所奏之事,寡人已思慮多日,朕正欲改弦張,大展宏圖之計。 好!侍臣傳朕旨意,集各方賢之士到長安,朕要親自向他們求取治國安邦 之策。 眾大臣(面向學生傳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凡天下郡國方正文學之士,於即日 赴京,以備策問。

15、新高中中國史學與教策系: (1)用資進探究式學習頁3 【附二】 :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的抉擇(以劇目形式演示) 劇目範二: 人物:儒家(董仲舒) 、道家、法家及漢武帝四人 時間及地點:某日,御書房 (扮演儒家、道家、法家學派代表的學生,從座位走到臺上,面對武帝,作誠惶誠恐) 漢武帝(環視台下,哈哈大笑) :古語有云: 得人才者必得天下 。今我大漢一統江山, 人才濟濟,能富強。先生等今日要拘於君臣之,暢所欲言,究竟採用甚 麼思想統治國家,就可永保江山呢? 儒家(董仲舒) :草民一介布衣,蒙聖上宣召,得睹顏,實在福澤滿溢。今陛下親召 天下學子垂詢對策,可知陛下之英武聖明,決甘只作守成之君,定想大展宏圖, 創世所未有之偉業也。 漢武帝(驚奇地) :先生真是世外高人,能知朕的心意,有何策,何否道。 儒家(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