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而又简单的复习基础会计的方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774736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速而又简单的复习基础会计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快速而又简单的复习基础会计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快速而又简单的复习基础会计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快速而又简单的复习基础会计的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快速而又简单的复习基础会计的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快速而又简单的复习基础会计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而又简单的复习基础会计的方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会计复习方法和指导一、学习方法与要领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 基础会计学具有概念多、系统性和业务技术性强的特点。而自学考试则是一种真正“教考分离”的考试形式,命题教师与考生唯一联系的纽带便是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定教材。因此,考试大纲、自学教材就成为个人自学的重要依据,考生必须严格按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全面学习,系统地掌握教材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阅读教材,对教材的每一章、每一节从头到尾逐字通读一遍,对课程有一个大致清晰的轮廓,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自学时,应先熟悉和理解会计概论、会计要素、会计假设以及会计原则等一些基本理论;然后逐渐理解各种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掌握复式记帐法的

2、应用;弄清帐户的基本分类,各种会计凭证的填写,帐薄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这里应提出的是:第一,自学考试每份试题考试时间为 2.5 小时,题目覆盖面广,对考生来说应抓紧时间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切不可把精力花在猜题和押题上,得不偿失。第二, 鉴于现有自考大纲使用的会计科目与最近颁布的几个具体会计准则会计科目的名称有不一致的地方,建议考生在大纲修订前,仍沿用原考纲和教材使用的会计科目为妥,因为这只是部分科目为妥,因为这只是部分科目名称不同而已,对会计核算基本方法的应用影响不大。把握重点、难点、进行深入复习。 对于每一门课程来说都有其重点和难点,抓重点就等于“纲举目张”,其他问题

3、必将迎刃而解。一般来说,教材的重点是多层次的,既有全书的重点,也有各单元的重点,还有各章节的重点。同时对于基本概念原理中的重点字、句也要重视。就教材而言,虽然第一章总论,考试的分值不高,但它概括性地阐述会计学的一些最为基本的理论问题,是学习本门课程的敲门砖,不可忽视。本门课的重点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第二、三、四章是一个联系密切的重点。第二章主要阐明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第三章主要阐明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第三章主要阐明借贷记帐法的记帐法的记帐符号、帐户结构、记帐规则以及试算平衡等内容,应该说是基础会计的核心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三章为第四章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第四章以工业企业为例,着重

4、阐述复式记帐法的应用,这章重点在于理解企业资金筹集、生产准备、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等几个过程的资金运动,进行会计处理。难点在于弄清供、产、销阶段贯穿着一系列的成本计算问题。二是,第六、七、八、九、十章,可以说是以会计核算形式为主线的另一重点,会计凭证、帐簿、会计报表以及财产清查都可以包括在其中。通过以上分析,基础会计的重点显而易见。除了明确重点、难点以外,还可以对照大纲的考核要求和不同能力层次的考试分值比例,适当安排和调整自己的复习时间。多做习题,巩固知识。 自学并不等于阅读,还要通过做习题来检查自学的效果,并加以巩固。基础会计课程实用性强,必须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辅以必要的练习,才能真正掌握会

5、计核算的方法。目前指定的自学教材虽然每一章后面都附有适量的复习思考题,但是限于篇幅只有问答题类型,而考试大纲要求的试题类型形式多样,显然教材不能满足考生应该的需要,考生应根据自学需要选择一本与教材配套的自学指导书进行。在做练习时应注意:一是不要急于做习题,在此之前应先全面复习教材内容,做到胸有成竹,逐章复习逐章做练习,将做习题与阅读教材同步进行。在做完各章习题后,还必须“全面演练”,尽量找一些近年的全国考试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模拟练习。二是做习题时态度要认真,力求规范。考生在做习题时要养成一丝不苟的习惯,做到理解题意,按质按量地完成。归纳整理,融会贯通。考生自学时应从整体出发,归纳整理本门课程

6、的纲要,即从整体到局部,抓住各章的逻辑纲要,理解记忆时不会感到零乱。这样主能从总体上把握所学的内容,以不变应万变。基础会计学从一般原理到业务操作都有一条逻辑思路(如下图),只要掌握这一框架,就能触类旁通。 基础会计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经济业务(做会计分录)会计核算形式会计工作组织二、基础会计学课程试卷结构和应试策略为提高考生的考试成绩,发挥其应有的水平,答题时应主张“先易后难”顺着做题目。“先易后难”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其科学性依然存在。从考试心理来说,每门课程的考试总有时间限制,考生刚做考卷总要有个适应过程,如果先做容易题目,就能消除紧张气氛,保持平静心态,打开思路。从试卷题目上看,虽然命题教师

7、总想避免在考卷上重复考核同一知识点,但是同一门课程的知识都有其连接点和辐射点,考生在做完一些熟悉题目后,也许会在解决难题方面得到某种启发和灵感。1、单项选择题这种题型一般难度不算太大,每次考试中得满分却不容易。在解答单选题必须做到:凡是能直接认定的答案就当即选择,一时难以断定的答案,可用淘汰法进行筛选。例:( )帐户与“本年利润”帐户发生对应关系。应交税金 盈余公积 应付利润 利润分配 分析:这题主要在于考核考生对经济业务的熟悉程度及对帐户对应关系的掌握情况,A.B.C 均不可能与“本年利润”发生对应关系。答案为 D。2、多项选择题这类题目涉及和知识内容不局限于某一节内容,有的范围涉及到一章或

8、几章内容联系在一起。要求考生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多角度把握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基本原理灵活地运用。例: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同时,引起的另一方面的变化可能是( )一项资产增加 一项负债增加 一项负债减少 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一项资产减少 分析:这题关键在于考核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影响的几种类型,经济业务的发生可能会引起一些会计要素增减变化,但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答案为 A.C.D。填空题 填空题主要考核考生对会计学知识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分类等一些关键词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有关公式进行数字计算。要求做题目时填写内容与正确答案意思基本相同,不可瞎猜。例:会计等式反映了会计基本要素之间数量

9、关系,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归属关系,它是_、和_等会计核算方法建立的理论依据。分析:这是考核考生对教材的阅读情况,原文从教材中关于会计等式作用摘录下来,只能根据教材内容填列。答案为:设置帐户 复式记帐 编制会计报表4、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答题只需要简明、概括、准确、完整地把意思表达清楚,不需要任何展开说明。例: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它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分析:对资产概念中“拥有或控制”、“货币计量”“经济资源”及其内容缺一不可,表达要清楚、不能错漏。5、判断题 判断题具迷惑性,或模棱两可,在判断时一定要看清题意,特别是能透过隐蔽性语言,考虑问题要周密,抓住问题实质进

10、行判断。例:“销售产品一批价值 5000 元,增值税款 850 元,因对方无款支付,本企业待收到现金时再作收入处理”。违背客观性原则。( )分析:这题在于考核考生对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原则的理解。应该说它是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或说是符合收付实现制原则。答案为:错误。6、简答题 简答题要求考生对题目中的问题简明扼要的加以回答,不必进行深入分析或论证。同时注意答案的要点的完整性,系统性。例:会计核算方法有哪些?答:会计核算方法,就是对企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专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法:设置公计科目、复式记帐、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帐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

11、表。分析:这类问题,首先要回答会计核算方法的概念,然后完整地回答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要注意它与“会计核算形式”的区7、业务计算题业务计算题所占分值较高,题量大,运用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多。题型一般有:一是根据经济业务,要求先做有关会计分录,接着登帐,编制会计报表,直至进行报表分析。做业务计算题时,应先把题目内容全部阅读一遍,明确要求,然后动笔。因为经济业务前后是有联系的,并非彼此孤立。对于计算题,无论形式如何,都要列出计算公式及其计算结果。例:根据下列经济业务,经过计算后,要求编制会计分录。收以投资者投入设备一台,价值 20000 元,已交付使用。 企业向华南工厂购买材料一批,其中:A 材料

12、10000 公斤,每公斤 29.7 元,增值税50490 元;B 材料 2000 公斤,每公斤 49.7 元,增值税 16898 元。共发生运费 3600 元,全部价税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上述材料已验收入库,结转实际成本。 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 100000 元,存入银行。 企业本月发出 A 材料 9300 公斤,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 5000 公斤,乙产品领用 4000 公斤,生产车间耗用 200 公斤,厂部管理部门耗用 100 公斤。 厂部管理人员原预借差旅费 300 元,现报销 250 元,余款交回。 本月分配应付工资总额 22600 元,其中,甲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12000 元,乙产品生

13、产工人工资 8000 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1000 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 1600 元。 本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6000 元,其中车间应负担 5000 元,厂部应负担 1000 元。 本月摊销已预付的应由厂部负担的仓库租金 450 元。 按甲、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的比例分配和结转本月制造费用。 本月生产甲产品 100 件已全部验收入库,计算并结转甲产品实际生产成本。 月未预提上述短期借款 100000 元的利息费用,年利率 6%。 本月销售甲产品 80 件,每件售价 3000 元,增值税 40800 元货款尚未收到。 以银行存款支付销售甲产品运杂费 240 元。计算本月应交城建税 300 元。

14、 结转甲产品销售成本。 上月财产清查盘盈 C 材料价值 500 元,经批准,作为营业外收入。 计算税前会计利润,并按 33%计算应交所得税。 月未将有关收入、费用帐户本期发生额结转入“本年利润”。 按净利润的 10%计提盈余公积。 参考答案:借:固定资产 20000 贷:实收资产 20000(2)借:材料采购-A 材料 300000-B 材料 100000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 67388货:银行存款 67388(3)借:材料-A 材料 300000-B 材料 100000贷:材料采购-A 材料 300000-B 材料 100000(4)借:银行存款 100000贷:短期借款式 100000(5

15、)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50000-乙产品 120000制造费用 60000管理费用 3000贷:材料-A 材料 279000(6)借:管理费用 250现 金 50贷:其他应收款 300(7)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2000-乙产品 800制造费用 1000管理费用 1600贷:应付工资 22600(8)借:制造费用 5000管理费用 1000贷:累计折旧 6000(9)借:管理费用 450贷:待摊费用 450(10)制造费用借方贷方(5)6000(7)1000(10)50001200012000制造费用分配率=12000/(12000+8000)=0.6甲产品应分摊制造费用=1200000.

16、6=7200乙产品应分摊制造费用=80000.6=4800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7200-乙产品 4800贷:制造费用 12000(11)生产成本枣甲产品借方贷方(5)150000(7)12000(10)7200169200169200借:产成品-甲产品 169200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16920(12)借:财务费用 500 贷:预提费用 500(13)借:应收帐款 280800贷:产品销售收入-甲产品 24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40800(14)借:产品销售费用 240贷:银行存款 240借:产品销售税金 300贷:应交税金枣应交城建税 300(15)借:产品销售成本枣甲产品 135360贷:产成品枣甲产品 135360(16)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500贷:营业外收入 500(17)应交所得税=(240000-135360-240-300-6300-500)33%=4060033%=13398借:所得税 13398贷:应交税金枣所得税 13398(18)借:产品销售收入 2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