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看雪 4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7759382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看雪 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看雪 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看雪 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看雪 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看雪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看雪 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看雪看雪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 8 个生字,及由生学组成的词语,会认“省、店”等 10 个生字。2.读懂课文,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了解台湾儿童向往北京,北京儿童渴望同台湾儿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 11 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湾 商 堆 仗 银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设疑自探:一、设疑自探:1同学们,你们知道台湾省

2、吗?你们对这个地方有哪些了解? 2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一指台湾省的位置。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学习新课,板书课题看雪 ,全班齐读。二、解疑合探:二、解疑合探:1.自由轻声读,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2.画出带生字的词,多读几遍。3.会认字: 省 店 橱 指 接 讲 铺 毯 银 仗4.你认为哪些字难认?想什么办法记住的?(1)谜语帮助记忆汉字。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2)借助偏旁记忆汉字。指 接 银(3) “惊、省”是后鼻音 “银”是前鼻音。5.标出自然段的序号。6.文章

3、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三、质疑再探:三、质疑再探:预设统领全文的问题:1.谁看见过真的雪?2.是在哪儿见过的?3.北京离这儿很远吗?4.台湾小朋友什么时候能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5.老师和台湾小朋友心里在想什么?预设师生双边活动:1.学习第 1 自然段。(l)齐读。说说主要讲什么?(2)这里为什么很难看到雪呢?简介台湾省的气候特点。2.学习第 2 自然段。(l)自由读,然后说说台湾省的孩子们在台湾看到的雪景是怎么样的?(2)想一想,说一说橱窗里的雪景。3.学习第 310 自然队(l)自由读。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台湾的小朋友向往到北京去看真的雪。老师的故乡是北京。老师童年玩雪的情景很有趣。 )(2

4、)指导读四个问句。教师范读,学生仿读。A您看见过真的雪吗?B您是在哪儿见过的?C北京离这儿很远吗?D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要读出问话的语气,A、B、C 还要读出好奇的语气,D 则还要读出对北京的无限向往。)(3)指名读写老师童年在北京玩雪的情景的句子。 “雪毯” 、 “银装”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角色读第 310 自然段。4.学习第 11 自然段。(l)老师范读。“那里”指什么地方?“你们” 、 “他们”分别指谁?(2)学生齐读。读了这一自然段后你体会到什么?(北京的小朋友盼望台湾回归祖国。 )四、阅读欣赏四、阅读欣赏1.有感情的朗读 3-8 段。 A:让学生自己读出自己的

5、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你认为什么地方应当重读,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就怎样读。 B: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要读出感情来,读出问句的 语气。体现出台湾小朋友对雪的渴望和对北京的向往之情2.指导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A.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的挂图,让学生在图上指一下谁在堆雪人?谁在打雪仗? B.解释:雪毯,说明雪大,把地盖得很严实,像铺上地毯一样。 C.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加上动作。 (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配上音乐) 五、课堂小结:五、课堂小结:台湾回归祖国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共同心愿,台湾回归祖国,台湾的每个小朋友就可以到北京看到美丽的真的雪。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看雪北京 盼望团聚 台湾容易看到 雪 很难看到看

6、雪看雪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看雪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内容很新、教育意义很深的课文。课文围绕着台湾的小朋友看不到雪而惊奇地问老师为重点,老师又深情地回答学生们的话为难点,从而设计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们理解。整篇课文主要是老师和学生对话,而理解“深情”是难点。 我通过指导学生多种形式反复地朗读,从而体会其中的感情。但这些情感似乎离学生的理解程度有一定距离,如果我再讲一讲有关台湾和祖国大陆关系的故事,学生可能体会得会更透彻些。我在向学生提出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时,学生也提出了一些五花八门的问题,课堂掌控还不够。所以课堂中给学生的质疑还是不要太多,适当就好,多种形式多让学生去读,读中体会,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毕竟二年级的学生思维不够全面。本课教学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知识面的拓展对语文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给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