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教案 给予树(1)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7758969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教案 给予树(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教案 给予树(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教案 给予树(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教案 给予树(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教案 给予树(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教案 给予树(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教案 给予树(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教案(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教案 给予树给予树课题31、给予树课型新授第(1)课时 教学目的认识“予、圣、诞”等 10 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 12 个字。能正确 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 20 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 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重 点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使学生感悟到金吉娅的善良、仁爱、 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资料准备反映圣诞节的录像带或图片。 生字卡片。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意图 一、导入新课学生看录像(或图片)

2、 , 了解圣诞节。谈话:你了解圣诞节吗?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 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 人故事, 理解课题。 “给予”是什么 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 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你 还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要求:a.把课文读正确,读 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学生谈话齐读课题:“给予树”。学生质疑学生自己读课文学生边读边思考通过影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课题质疑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b.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 件什么事?c.把自己不懂的 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检查读书情况。a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 记一记。给予 试探 心意 祝福 甜蜜 担心 宽裕 前夕

3、 提醒兴高采烈 立即 卡片 盼 望 拥抱 仁爱 同情 体 贴 如愿以偿b指名读课文。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 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 子,评议时提出来。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 什么事?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 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 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 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 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 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 论交流。指导写字屏显要求会写的 12 个字, 先读读,再组词。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 字。学生认读词语学生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画一画、写一写。学生书写生字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小组讨论学习内容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指

4、导学生书写生字课题31、给予树课型新授第(2)课时 教学目的认识“予、圣、诞”等 10 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 12 个字。能正确 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 20 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 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重 点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使学生感悟到金吉娅的善良、仁爱、 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资料准备反映圣诞节的录像带或图片。 生字卡片。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意图 一、复习 听写词语。听写后同座互 相批改。听写词语。听写后同座互相复习学过的知识这 12

5、 个生字,你哪个字写 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 格中板演给大家看,再谈谈 写好这个字的经验。学生写字写词。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 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抄写一 遍。板书设计30、给予树 金吉娅: 善良 仁爱 同情 体贴 爱心 真情 快乐。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用自 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交流感悟 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自主 阅读的感受。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又 有什么感受呢?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 引导学生体会。a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 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 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 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 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 默不语。可引导学生抓住“沉默不 语”来质疑、释疑。b让学生

6、充分地读第四、 五自然段,感悟金吉娅善良、 仁爱的品质。交流不理解的问题。三、师生互相合作释疑。四、总结全文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 动,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五、布置作业抄写自己喜欢句子。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一 定非常感激金吉娅,请你替 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 感谢的话。批改。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 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指名回答问题学生体会下面的句子学生边读边感悟师生互相合作释疑。学生谈感受学生自主学习后,交流学习感受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总结课文全文,进一步感受课文内容。板书设计30、给予树 金吉娅: 善良 仁爱 同情 体贴 爱心 真情 快乐。作业把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听。 把文中的好词好句摘

7、抄下来。课后小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们之间的评价便是其中一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学生互相进行评价。这样做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一、学生们互相评价时往往是站在同一个高度来看问题,这样更直接,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二、学生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甚至是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三、这样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四、在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当然,在教学中学生之间的评价只能是评价的一种,而且有时学生的评价会比较费时,或者有的时候学生往往说不到“点”上,

8、这时候教师就要把握一个“度”,合理地运用这种评价方式,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圣诞等相关知识圣诞的由来: 为什么西方把 12 月 25 日定为圣诞节呢?这是在 5 世纪中叶由教会规定的。公元 354 年,在“菲洛卡连”日历中第一次写明 12 月 25 日是耶稣的生日,到 5 世纪西方普遍接受 了这个日期为圣诞节。圣诞树: 据称,圣诞树最早出现在古罗马 12 月中旬的农神节。随后,德国人把 12 月 24 日作为 亚当和夏娃的节日,在家里放上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 ,上挂代表圣饼的小科饼,还点上 蜡烛。到 16 世纪,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为求得一个满天星斗的圣诞之夜,设计出在家 中布置一颗装着蜡烛的

9、圣诞树。不过,西方关于圣诞树的来历流行着另一种说法:有个善 良的农民,在圣诞节那天,热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临别时,孩子折下一根树枝插 在地上,树枝立即长成了大树,孩子指着这树对农民说,以后每年的今日,树上都会长满礼物来报答你们的盛情。所以,今天人们所见的圣诞树上总是挂满了小礼物。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原指公元 4 世纪时小亚细亚专区的主教尼古拉,他因和蔼可亲、慷慨济贫而 闻名。到了 6 世纪,东方把他尊称为圣尼古拉。由于民间有关尼古拉的传说中,都涉及 到少年儿童和礼物,因此,圣诞老人便成为专门在圣诞节向孩子们送礼物的慈祥老人的形 象。到了 18 世纪,通过文学和绘画,圣诞老人逐渐成为身穿红

10、外衣的白胡子、白眉毛老人 形象。传说他会在平安夜乘双轮马车四处漫游,观察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小孩,如果表现 好,将会得到苹果、坚果、糖等诸多奖品。圣诞老人已经成为圣诞节最受喜爱的象征和传 统。他赶着驯鹿,拉着装满玩具和礼物的雪橇,挨家挨户给每个孩子送礼物的快乐形象已 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圣诞卡: 世界上第一张圣诞卡是 1843 年由英国人亨利高乐爵士提议、约翰卡尔葛荷斯利 设计的。卡片上画的是一个贵族家庭,三代人一齐举杯对一位不在场的亲友表示祝贺。当 时他印了 1000 张,印刷厂把没有用完的以每张 1 先令的价钱卖出,圣诞卡就这样诞生了。圣诞礼物: 据圣经记载,在耶稣降生的时候,来自东方的圣人会赠送礼物,这就是圣诞老人 为儿童赠送礼品习俗的由来。英国儿童在圣诞前夕把长统袜子放在壁炉旁,相信圣诞老人 在夜里会从大烟囱下来,给他们带来装满袜子的礼物。法国的少年儿童则把鞋放在门口, 让“圣婴来时把礼物放在鞋里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