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颐和园 5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7756987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颐和园 5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颐和园 5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颐和园 5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颐和园 5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颐和园 5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颐和园 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颐和园 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颐和园颐和园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颐和园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描绘北京颐和园美丽景观的游记。课文的主要特点如下:1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2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根据每处景观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描写。 小学资源网二、教学对象分析二、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四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一般较浅,好奇心强,思维定势少,他们喜欢观察、发问、探索、质疑,更喜欢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尤其是自己的发现。处在中年级阶段的学生,语文学习已由字、词、句过渡到段落,思

2、维的特点也由具体形象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完全利用符号学习知识并解决问题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好的做法是将符号所表达的知识尽可能以生活实例的形态呈现出来。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已经学习过与北京相关的课文,应对颐和园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应具有利用字典,进行生字学习的能力;应能联系上下文、利用字典初步理解新词;应能借助字典通读课文。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 4 个生字:颐、耸、舫、眺;会写 8 个生字:殿、廊、柱、栽、筑、朱、雕、狮;认识并会写 3 个生字:态、阁、堤。(2)能够正确读写、理解以下词语: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

3、、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并能够在交际和写作中正确使用它们。 小学资源网(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一段自己喜欢的课文;能够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颐和园的美。2过程与方法掌握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分别描写的方法。3 3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来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小学资源网四、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四、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颐和园的美,陶冶情操。难点:掌握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分别描写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2解决办法(1

4、1)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颐和园的美,陶冶情操的关键在于抓住重点词句,在品读词句中发现美。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审美规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词句到篇章,从理解到想象进行美的探求,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还可适当结合图片、影视等媒体资源,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激发其对园林艺术的喜爱之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2)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能够运用的关键是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诉说,愿意在写作中主动运用。本文采用按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筛选加工,重新组织语言,通过合理想象进行二次创作,将颐和园的美介绍给大家。语言表达通顺清晰后,落到

5、纸面上就比较容易了。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展示颐和园的著名景观。(多媒体展示)教师旁白: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清代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距城 15 公里。它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座园林。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读课文,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2学习字词(1)回顾识字解词的方法几种常用的识字方法有: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可用折合法、比较法、形声构字法等记忆字形。借助字典理解字义、词义。(2)小组学习识字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会给生字组词。

6、重点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姿态不一、琉璃瓦、横槛、宫殿、远眺、画舫、葱郁。(3)小组汇报,教师适时指导,学生疑问处统一指导。3游戏巩固利用识字转盘动画,巩固生字和新词。 (多媒体展示)(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默读课文,看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2看书上的插图或出示风光图片从感性上领略颐和园几处景观的美景。3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

7、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明确:这些句子都是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句子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这些句子可以帮助我们给课文划分层次。游记这类文章的特点是“移步换景”,一般是一处景观为一段。(多媒体展示)(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收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准备扮演小导游带领大家游览颐和园。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配乐范读(一)配乐范读1导入昨天咱们初进颐和园,就被它的美丽所吸引,今天咱们再次走进颐和园,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一边品味作品中的优美语言。2配乐范读老师提示:你们静听想象画面,仿佛看到了什么?(多媒体展示)3指名回答过渡:同学们不仅听得

8、认真,想象力更丰富。那让我们赶快背起照相机、摄像机进入颐和园吧!咱们游览还需要导游啊!课下大家成立了不少旅行社,今天就派几位导游来领大家一起游览吧!(二)精读理解(二)精读理解1感受长廊的特点:(1)指名读文(第二段):颐和园的长廊给你留下了是怎样的印象?(2)学生交流感受并板书(长、美)(3)体会长廊的长:请你用文中句子告诉大家长廊究竟有多长,好吗?齐读感受后交流:你是从哪几个词语感受出来的?(一眼望不到头、700 多米长、273 间)出示两个句子,指导朗读。 【通过朗读深化感受】让学生说说哪一种写法好?为什么?这条长廊有(700 多米)长,分成 273 间。这条长廊很长,分成很多间。【小结

9、】在这儿作者使用了具体的数字来描写长廊的长和间数的多。运用数字可以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具体、更清楚。这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后大家在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写法。 【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4)感受长廊的美:哪些词句最能体现长廊的美?学生交流,重点理解:五彩的画有的有的有的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鲜花常开)置身于这花的海洋中,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风景宜人)指导感情朗读。结合媒体资源,学生扮导游员,带领大家感受长廊的长和美。 (多媒体展示)【小结】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代的劳动人民真了不起!谁来把这句话美

10、美地读一读?2感受万寿山的美景。(1)指名读第三段。这一段作者主要给我们介绍了哪两种神奇的建筑?(2)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建筑有什么特色?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佛香阁:八角宝塔形、三层、耸立、闪闪发光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辉煌(3)媒体展示:体会排云殿的宏大规模和雄伟壮丽。(4)师激情总结:佛香阁造型独特,雄伟壮丽,颐和园的象征,排云殿规模宏大,异常华丽。作者正是抓住了它们的建筑特点和宏伟气势,赞扬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巨大成就。(5)感情朗读,升华感情。(6)登上万寿山,我们又看到哪些美景?自由读文,交流自己看到的美景。 “向下看,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 (划出表示颜色的词) “正前方

11、,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 你觉得作者那些词语用得特别好?交流说理由。 (大半、隐隐约约等)重点品读赏析:“正前方,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学生交流体会:这句对昆明湖的静和绿的特点做了生动的描述。先用静物“镜子、碧玉”作比喻,说明昆明湖非常静,光洁照人;昆明湖水非常绿,如碧玉一般。然后又以动的画面进一步描述昆明湖的静。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说明湖面非常平静。一个“滑”字与上面的“镜子”一词相得益彰。小组讨论“滑”的精

12、妙之处:这儿用了一个“滑”字,能改用“划”字吗?(7)感情朗读,感受远处昆明湖梦幻般的仙境。3感受昆明湖(近处)的美景(1)自由读第 5 自然段:在昆明湖我们欣赏了哪些美景? 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一处美景?(2)学生交流。(3)出示句子:“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4)感情朗读,谈感受,体会十七孔桥“三多”的特点。 【让学生感受古代雕刻技艺的高超,增强民族自豪感】(5)远处的昆明湖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近处的昆明湖又是如此的迷人,如果你是一名导游员,你会怎样给大家介绍昆明湖呢?(6)导游员介绍昆明湖。 (多媒体展示)(三)回归全文,抒说心声(三)回归全文,抒说心声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以小组为单位,配乐赛读。3提问:在细细游览了颐和园之后,你们有什么要一吐为快吗?(引导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四)小结拓展(四)小结拓展你们想不想也写一篇这样的美文?那就走出教室,去公园,去田野、去村庄等地方去发现、去欣赏、去选择、去动笔吗?可以写一篇或一段和颐和园比一比相信你们能写出更美的习作来。(五)作业超市(五)作业超市1学习颐和园写法,记一处景物。2收集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材料,整理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