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教学反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52952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舟记》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核舟记》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核舟记》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舟记》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舟记核舟记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核舟记是一篇文言说明文,作者通过对核舟的整体和各部分人、物雕像的描述, 包括注明方位、数目、大小等,使读者弄清了局部和整体的比例关系,细笔勾画,形象具 体可触。读完之后,不仅使人“奇巧人王叔远”的高超的技艺感到钦佩,同时也对作者能 够通过简洁的文章让读者感到寸核中的几多情态、几多奇趣,不禁令人称奇道绝,叹为观 止。这节课学习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从总到分,从分到总,按照事物各部分的空间位 置和人、物的主次,突出重点,做具体细致的描述说明的写作方法。了解我国古代工艺 美术的成就,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卓越技艺。要想达到上述的学习目的,就要清楚这篇文章的结构和说

2、明顺序。先概括介绍王叔远 技艺的精湛;然后以空间为序具体加以说明;(先言船舱,再依次言船头,船尾,船背。 ) 最后概括总结。第三段是重点段落,应抓住人物的神情,隐藏在衣褶中的相比的两膝,历 历可数的念珠等细节,来体会雕刻品的精细及雕刻家的高超技艺。进而领会本文的准确、 简明的语言。这课书的教学我觉得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一、教学思路、环节较清晰这节课是本课书的第三节课,前两节主要是读熟课文、疏通文意;这节课主要任务是 理解,我设计了四个环节:(一) 读书环节;学习文言文熟读课文是基本功。因为学习文言文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语言感性材料, 这些语言感性材料只有通过诵读,逐步积累文言字、词、句、段、篇等

3、语言材料,培养文 言语感,才能很好的落实。朗读文言文,应读准音,生字字音要通过书上的注释,查阅工 具书读准。读多音字,应先弄清读什么音时是什么意思,确定了词义,才能读准字音;也 可以结合句意,确定读音。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和“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的“奇” 字,在前一句中“有奇”的意思是“有零” ,所以读音应是“j” ;在后一句中“奇字”的 意思是“生僻的字” ,所以读音是“q” 。通假字的读音要念借字字音,例如“为字共三十 有四”中的“有”是通假字,它通“又” ,所以读作“yu” 。要畅通朗读课文,还应读好停 顿,特别是句中的停顿,它是用来显示句子的层次的,单从字面上是不易掌握的,必须理 解

4、句子的意思,才能读好句中的停顿。一上课,科代表就带领同学们读这篇课文,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了语文的学习氛围中, 这种学习氛围也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习惯。同时。学生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达到了 熟悉课文的目的,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二) 学生自己阅读,分析问题阶段;学生读完课文之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都是怎样突出奇 巧之意的?”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回答出来需要学生把整个文章都看遍之后 才能分析出来,我认为,给学生提的问题不要过小、过碎,不然学生会摸不着头脑,听得 糊涂,自然回答的也糊涂。所以我开始就提了一个问题。问题提出之后,我就把学生分组,一组看一段,前后桌的同学可

5、以交流。学生们是先 自己看书,然后再交流,这样使学生既认真看书了、思考了,有不至于很盲目。这期间老 师就可以及时与学生交流,听听学生们的看法,(三) 学生展示环节;十分钟之后,我让学生每组派一位代表上黑板写出自己组的答案。学生们在这个环节中显现得非常积极踊跃,争先恐后地上黑板写自己组的看法。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调动 了学生(四)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环节。由于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内容,写的时候显得有些罗嗦,且重点不突出,如:写第 一段的内容时,学生只写出了对人物的介绍,但对于核舟的主题就给落掉了,就是学生对 “盖大苏泛赤壁云”一句没有看到,或没有理解。对于“奇巧”的突出,学生也只把原文 写上去

6、,并没有总结、提炼,显得有些罗嗦。我在点拨的时候,首先问问学生这样写的理 由,尽量让学生自己能够随时改造。我就顺着学生的新想法在黑板上把能保留的重点圈点 出来,让学生一眼就看明白了。很直接,方便。学生自己讨论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 问题、及时被解决问题。一段说完之后,其它段落的问题解决就快多了,学生也明白多了。让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想法,我认为是一种既快、又明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二、不足之处:(一)由于课文本身的限制和教学环节的设置,多媒体的运用上稍显欠缺。毕竟语文 的教学随机性还是很大的,并且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有的地方可以使用多媒体,有的环节就 不必了。(二)由于学生是自己写的板书,占的地方很大,使得后来我的总结在黑板上显现的 有些随意,不是很工整,地方显得小。 这次的备课与反思,使我在新学期的教学有了新的方向,下学期我会更加努力,搞好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