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喂养有关知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745869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喂养有关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儿喂养有关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儿喂养有关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儿喂养有关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喂养有关知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喂养有关知识 一 小儿消化系统功能发育与营养的关系 (一)消化酶的成熟与营养素的消化、吸收 1 、蛋白质 胃蛋白酶在胎儿 34 周时即开始分泌出生时活性低,3 个月后活性增强,生 后 1 周胰蛋白酶活性增加,生后 1 个月 已达成人水平,故出生时新生儿消化蛋白质的能力 较好。 2 、脂肪 胎儿 23 个月开始分泌胆汁,足月儿脂肪的 吸收率为 90%,生后 6 个月婴儿 对脂肪的吸收率达 95%以上,吸收脂肪的能力随年龄增加而提高。 3 、碳水化合物 16 个月婴儿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其次为蔗糖和 少量淀粉。 婴儿生后几个月消化淀粉能力较差,出生时婴儿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完全测不到

2、,3 个 月后活性爱护件提高。46 个月开始分泌胰淀粉酶。过早添加淀粉类食物,并不激活淀粉 酶活性,只能刺激淀粉酶分泌,导致婴儿肥胖,进而致成人肥胖。 二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优点: 1 营养丰富 人乳营养生物效价高,易被婴儿利用。氨基酸比例适宜,所含蛋白质为乳 清蛋白,凝快小,含磷少,钙磷比例适宜,易于消化吸收。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 能够促进大脑和视网膜的发育。 2含有大量的免疫活性物质,可促进新生儿免疫功能的成熟,增强抵抗力。 3经济、方便、温度适宜、 4能够增加母子感情 5可促进产后子宫复原,减少再受孕的机会。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 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三 婴儿食物的转换(辅食的添加

3、) 随着生长发育的逐渐成熟,需要有由出生时的纯乳类向成人固体食物转换的过渡时期,在 这个食物转换的过渡时期应让婴儿逐渐接受成人的固体食物,培养儿童对各种食物的喜爱 和自己的进食能力。 为婴儿选择的食物应从泥湖状逐渐到固体食物,应该是易于吸收,能满足生长发育、又不 易产生过敏的食物。因 46 个月的婴儿在母体内贮存的铁已消耗尽,故应选择一些含铁丰 富的食物,避免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辅食的添加 的原则: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 ,由一种到多种。 辅食的添加的顺序月 龄食 品3 个月 46 个月 79 个月 1012 个月鱼肝油、水果汁、菜汤 米汤、米糊、蛋黄、菜泥、苹果泥、鱼泥 粥、

4、烂面、饼干、馒头片、土豆、蛋、鱼、肝、肉末、豆腐、碎菜 粥、软饭、面条、豆制品、碎菜、碎肉、带馅食品应让婴儿熟悉多种食物,以刺激味觉的发育,避免偏食的发生。要用勺、杯子进食,这样 可帮助口腔动作协调,学习吞咽。应允许用手抓食物,这样既可增加进食的兴趣,又有利 于眼手动作协调和独立能力的培养。 四 婴儿期易出现的问题 小儿营养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 一 维生素 A 缺乏病 维生素 A 的生理功能:1维持皮肤粘膜的完整性 缺乏可导致消化道的舌味蕾上皮角化,肠到粘膜分泌减少,食 欲减退,呼吸道粘膜上皮萎缩、干燥,纤毛减少,抗病能力减退。 2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 维生素 A 为暗视觉的必需物质

5、,缺乏可引起夜盲症, 干眼病。 3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护生殖功能 参与软骨发育, 缺乏时可导致长骨形成和牙齿发育障 碍,男性睾丸萎缩,精子数量减少,活力下降,也可影响胎盘发育。 4维持和促进免疫功能 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动物性食物如乳类、蛋类和动物内脏 深色蔬菜中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 维生素 A 临床表现: 1 眼部表现 是早期表现,夜盲或暗光中视物不清最早出现,数周后可出现干眼病的表 现,眼结膜和角膜干燥,失去光泽,有痒感泪减少,重者可发生角膜溃疡、坏死、以致引 起穿孔、晶体脱出,导致失明。 2 皮肤表现 开始仅感皮肤干燥、易脱屑,渐至毛囊角化,皮肤失去光泽、易脱落指趾 甲变脆易折等。

6、 3 生长发育障碍 身高落后,牙釉质易脱落,失去光泽,易发生龋齿, 。 4 易发生感染性疾病 呼吸道和消化道 5 其他 引起类似缺铁性贫血 预防 1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 A 的动物性食物和深色蔬菜 2提倡母乳喂养,人工喂养者应尽量选择强化维生素 A 的配方奶, 3对患感染性疾病如麻疹、结核病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应及早补充维生素 A 营养性维生素 D 缺乏维生素 D 的生理功能: 1 促进小肠黏膜细胞合成一种特殊的钙结合蛋白,增加肠到钙的吸收,磷也伴随着吸收2 增加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3 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破骨细胞分化维生素 D 的来源 1母体胎儿的转运 通过胎盘 2食物中的维生素 D 天然

7、食物中含量较少 包括母乳,谷类、蔬菜、水果几乎不含维生 素 D 3皮肤的光照合成 是维生素 D 的主要来源人类皮肤中的 7脱氢胆骨化醇经日光中紫 外线照射可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 D3 , 病因 1 日光照射 不足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 D 主要靠利用日光照射自身产生的,仅小部分来自 食物,日光中的紫外线不能透过普通玻璃,如果不经常在户外活动,就可导致维生素 D 缺 乏。2 摄入不足 小儿每日维生素 D 的需要量为 400800IU ,人乳及其他乳类含量均 极少,远远不能满足生理需要, 3 需要量增多 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需维生素 D 量相对较多,双胎、早产儿生后生长 发育更快,且体内维生素 D

8、 及钙磷储备量少,肠道发育不成熟,对维生素 D 的吸收差, 若不及时补充,易发病。 4 疾病影响 患肝肾疾病、腹泻等 临床表现 一般以神经精神症状出现较早,继而出现骨骼的改变,肌肉松弛,生长发育停止,免疫力 低下等。临床上可分为活动早期、活动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 1 活动早期 多在生后 3 个月左右开始发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易激惹、烦躁、 不活泼、睡眠不安、夜惊、多汗、由于烦躁出汗的刺激,常摇头擦枕,导致后枕部秃发 (枕秃) 2活动期 除早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其次为全身肌肉松弛。 骨骼系统改变有 颅骨软化,方颅、出牙延迟、囟门晚闭、颅逢增宽、肋骨串珠、鸡胸、肋外反、手镯、

9、脚 镯 “O”型腿、 “X”型腿。 全身肌肉松弛 可见头颈软弱、坐、立、行均较正常小儿为晚。 3恢复期 经适当治疗后,临床症状逐渐减轻或接近消失, 4后遗症期 多见于 3 对以后的 小儿,临床症状小时,仅遗留不同程度的 骨骼畸形。 预防 1围生期 孕妇应多进行户外活动,食用富含钙、磷、维生素 D 的食物,妊娠后期适量 补充维生素 D 800IU/日,以利于胎儿贮存足够的维生素 D 2 婴幼儿期 进行日光浴和适量补充维生素 D 。生后 23 周即可到户外活动,每日 12 小时光照, 足月儿生后 2 周开始不充维生素 D 400IU/日,早产儿、双胎生后补充维生素 D800 IU/日。一般可不加钙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