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方志与地方综合年鉴的异同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744026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地方志与地方综合年鉴的异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论地方志与地方综合年鉴的异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论地方志与地方综合年鉴的异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论地方志与地方综合年鉴的异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地方志与地方综合年鉴的异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地方志与地方综合年鉴的异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地方志与地方综合年鉴的异同赵庚奇? ? 提? 要: 文章针对目前地方志、年鉴编纂中出现的地方志年鉴化、年鉴志书化的苗头, 对地方志与年鉴进行比较。认为两者的共同点有: 行政区域同一性、体裁多元性、记述客观性、编纂连续性、出版权威性; 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发源地不同、性质不同、断限不同、资料特点不同、编写单元不同。主张工作中应坚持志鉴并举,取长补短, 促进地方志事业的繁荣发展。关键词: 地方志? 年鉴? 异同20 世纪 90 年代,在全国普遍开展修志和编纂年鉴的过程中, 一些地方志编纂人员和出版界人士曾提出以地方综合年鉴取代地方志的主张。在全国第一轮修志基本完成,第二轮修志已经启动的 21

2、世纪初, 在研讨续修志书采用什么体例的问题时,方志界又有一种观点, 提出用年鉴条 目体取代第一轮修志的章节体。这个主张若付诸实施, 必将同样导致以鉴代志的后果。同时, 在编纂过程中, 既存在地方志书年鉴化的苗头, 也有年鉴志书化的痕迹, 如把单一性条目写成对若干个同类事物的综合记述。因此,搞清地方志与地方综合年鉴的异同, 特别是二者的区别,不仅是一个需要研讨的理论问题,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笔者拟结合参与 ?北京志 和?北京年鉴 编纂业务的体会, 对志、鉴的异同进行探讨。一 ? 地方志与地方综合年鉴的共同点( 一) 行政区域的同一性地方志和地方综合年鉴记述的空间范围是一致的, 都是以

3、一个行政区域为记述的范围。各地建置在历史上时有分合,志以下限时间、鉴以当年行政区域为准。凡是在一个行政区域的事物,不论是自然环境, 还是社会环境,也不论是不同所有制、不同的隶属关系, 还是规模大小、行政级别高低等等,都应记述, 不能越界而书,也不应界内不载。要记各单位面向全社会的公共服务职能, 不要只记面向本单位职工的内部事务。至于铁路、公路、民航、邮政、电信等全程全网性质的行业, 依其具体情况, 不限于某一特定行政区域, 可适当延伸。( 二) 体裁的多元性 长期以来,志、鉴编纂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目前体裁多元性、结构多层次的编纂格局,多种体裁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不可

4、分割的整体, 既是多元的, 又是一体的。在地方志目前公认的 7 种体裁中, 与地方综合年鉴相同或大体相同的有 6 种,即:述、记、表、录、传、图。在第一轮修志中创新设置的专记虽未列入志的 7种传统体裁, 但实际上很多志书都采用了, 它同鉴中的专文、专题大体相同。只有志、鉴基本编写单元不同, 即志的节、目和鉴的单一性条目不同。志、鉴的结构都是多层次的。地方志按照事以类从、类为一志的分类原则, 对一地各行各业的记述,一般横分 3 4 个层次,反映在篇目上为篇、章、节、目。地方综合年鉴也是横分门类,正文部分为 2 个层次,即类目、分目, 分目下面就是单一性条目。 志、鉴的基本编写单元数量众多,仅以

5、?北京志 和 ?北京年鉴 为例,前者以每部专业分志 80 个计 ( 中等篇幅的分志) , 全志就有 1 ?2 万个基本编写单元。后者一般每年载有 3 000 个以16中国地方志2008 年第 10 期上的单一性条目, 1999 年曾达到 3 787 条。( 三) 记述的客观性地方志和地方综合年鉴都要求资料真实准确。二者都坚持资料编纂的客观性原则,述而不论的记述方法。必要的 ! 论,也只能寓褒贬于资料的记述之中, 由读者自然而然地得出应有的结 论,摒弃宣传性、理论性、文艺性、总结性和教科书式的记述方法。为了确保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反映历史本来面貌,志、鉴在语言表达上要求朴实、严谨、规范、精炼。资料

6、不准确,就没有价值;行文不规范, 不精炼, 就不便于查检。述而不论的记述方法是为了避免主观因素的介 入,确保志、鉴的客观性。但是志、鉴 ! 述 的部分可以有所例外, 就是在志各层次的述中, 在鉴的类目之下的综述中,允许编纂者恰当地作画龙点睛式评论。志、鉴都是纪实的,都是记述各自断限内已经实现的事物 ( 含阶段性结果) , 不用议论代替事实, 一般也不记述越限的计划、预测和展望等内容,因为这些不一定能成为事实,这是由志、 鉴的性质、功能决定的,志、鉴发挥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及历史借鉴作用, 只有靠资料说话, 而不能靠未实现的东西。( 四) 编纂的连续性地方志和年鉴自诞生以来, 都是连续编纂出版的,

7、 有时限和规定性。历史上有续修地方志的 传统, 这是我国修志事业绵延不断的制度保证。唐德宗时规定各州每三年编造一次图经上报朝廷,以后改为五年一次。南宋时开始建立续修制度。清雍正六年 ( 1728 年) 朝廷颁发每 60 年续修一次的命令。1946年民国政府内政部颁布的 ?地方志书纂修办法 规定:! 志书纂修期间, 省 志 30 年纂修一次,市志及县志 15 年纂修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86 年 12 月召开的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规划: ! 用 20 年或稍长一些时间 ( 自 1980 年算起) 在全国各地基本上完成编纂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市志、县志的任务。2006 年 5 月 1

8、8 日, 国务院颁布的 ?地方志工作条例 ( 以下简称 ?条例 ) 规定: ! 地方志书每 20 年左右编修一次。每一轮地方志编修 工作完成后#启动新一轮地方志书续修工作。这个规定继承了我国历史上续修志书的优良传统。从理论上讲, 年鉴就是逐年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志、鉴连续出版的时间越长, 其资料价值就越大。( 五) 出版的权威性地方志与地方综合年鉴已由 ?条例 规定,都纳入地方志事业范畴,由政府领导,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凡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冠名的地方志和地方综合年鉴,都由本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编纂, 依法全面审查验收。合格者经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批准后方可公开出版,这都反映了

9、编纂出版的权威性。?条例 还规定, 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建立资料征集制度,可以向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及个人征集方志资料,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相关资料由主管领导签字后上报,以示负责。宏观统计数据由政府统计部门提供,保证了地方志与地方综合年鉴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在资料审查上也有程序和制度上的保证。志、鉴的资料除上述来源外,还要搜集文献、报刊、口碑、实物等资料,加上考察调研资料, 都要分析整理, 详加考辨后才能使用。二 ? 地方志与地方综合年鉴的区别地方志与地方综合年鉴在前述 5 个方面有共同性, 但是我们对二者的研究, 不要仅认识其相同之处,还要关注二者的区别。17试论地方

10、志与地方综合年鉴的异同( 一) 发源地不同地方志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优良文化传统。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中没有产生过像中国地方志这种独特编纂体例和记述方法的文化载体。我国周边一些国家由于长期同中国有文化上的交流, 在某个时期也一度编写过地方志, 但是都未能延续下来。 年鉴是由具有漫长历史的古历书逐渐演变而来,诞生于 16 世纪的欧洲。清朝末年,经日本传入中国。当时一些忧国忧民之士,为了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开始编译出版外国年鉴。1909年奉天 ( 今沈阳) 学务公所图书科谢荫昌,受奉天提学司使卢靖 ( 1856 1948 年) 之嘱, 于当 年 7 月编译出版了 ?新译世界统计年鉴 。此书根

11、据日本帝国统计局局长伊东佑谷所编 ?世界统计年鉴 中世界之部辑译,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译出版的年鉴。1909 1911 年,卢靖又先后组织编译出版了 ?最新世界统计年鉴 、 ?世界教育统计年鉴 和 ?欧美教育统计年鉴 。 1924 年, 由中国人自己编辑的 ?中国年鉴 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共出版各种年鉴 200 多种、400 余部%。年鉴由外国传入后,经过清末、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在长期的编纂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适合反映中国国情的文化载体, 并在改革开放后出现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繁荣局面。目前全国出版的各种年鉴至少在 2 600 种以上,并且 形成了从

12、中央到地方、从专业到综合的年鉴网络。同时,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也出版了大量年鉴。( 二) 性质不同 要编好任何一种书,首先要认清它的性质。书的性质明确了,才能确定与其相应的结构、体例、选材标准记述原则与方法。地方志的本质属性和最大特点是资料性。但它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资料的简单罗列, 也不是 一般的资料汇编, 而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资料性文献。资料是编好志书的基础、基本依据。地方志编纂的体例、原则与方法, 都受地方志的资料性所制约、所主导、所决定。地方志编成后,衡量其质量高低的标准,主要看资料;地方志发挥资治、存史、教化、交流的功能, 也主要靠资料。在当今信息社会条件下,地方志仍能继续繁荣发展,

13、优势在于其能提供系统性、全面性、基 础性的地情资料。这是地方志拥有的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优势,也是其他出版物难以替代的。关于年鉴,其本质属性是工具书,是年度性、连续性、资料性工具书。从年鉴在我国近百年的发展演变过程看,它是作为便于查检而编纂出版和使用的,而不是供读者系统阅读的, 这是年 鉴同其他工具书的共同点。但是,其他工具书如 ?现代汉语词典 、?辞海 、?中国大百科全书 等,这些都不是年度性的, 也不是逐年连续出版的。( 三) 断限不同确定断限是编纂地方志与地方综合年鉴的重要编纂原则,编纂时应切实遵守,力戒随意越限 或不足限。第一轮新编地方志坚持贯通古今、顺时记述的原则, 上限一般追溯到建置之

14、始,事物发端, 实际编纂中因事而异。下限应整齐划一,但限至何时则依各志具体情况而定。按 ?条例 规定, 续志每 20 年左右续修一次, 一般情况下不再有古代、近代时期内容,不再需要贯通古今。 年鉴, 按通例断限为一年, 从当年的 1 月 1 日至当年 12 月 31 日。志、鉴断限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二者编纂周期长短的不同。如第一轮编修的 ?北京志 和区县志是通志, 编纂周期一般在 10 20 年。年鉴编纂周期比地方志要短得多,编纂周期一般不到 118中国地方志2008 年第 10 期 %李维民主编: ?中国年鉴史料 , 北京志鉴书刊研究院 2003 年版。李颖: ?1909 1949 年中国年鉴

15、一览表 , ?年鉴信息与研究 1999 年第 4 期。年,美国 ?世界年鉴 甚至在一个月内即能完成编纂出版。( 四) 资料特点不同年鉴的资料信息同地方志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 新。! 新 是年鉴决定选材、衡量信息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准,由年鉴工具书性质所决定。它的基本框架 ( 类目、分目) 在一定时期内应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作为地方综合年鉴的主体部分,即基本编纂单元的条目 ( 包括单一性和综合性条目) 的信息资料, 是逐年更新、常编常新的。因此它比地方志的优势是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检索便捷, 更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的需要,能比较及时地、直接地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但是,年鉴单一性条目信息

16、的特点是年度性的、微观的、直指性的,它记的是一时一事,不系统, 不连贯, 只能反映历史长河中一个小的横断面,难以反映一地发展的来龙去脉。地方志依时序记述长时段内一地自然、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志书所提供的资料优势是系统性、宏观性、时间跨度长、空间覆盖面大,可以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更深的层次、更广阔的视角, 去认识、研究一地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看清各门类之间相互的逻辑关系。横可比, 纵可鉴, 从而能更有效、更久远地发挥资治、存史、教化、交流的功能,更好地为总结经验、反映规律服务。( 五) 编写单元不同地方志与地方综合年鉴的一个重要区别, 在于基本编写单元的性质和内涵不同。基本编写单元是二者正文的主体部分和实体内容,决定着二者资料信息的多寡和质量的高低。地方志基本编写单元在节 ( 目) 的层次, 记的是一类事物。地方综合年鉴基本编写单元在类目、分目之下的条目, 只记单一事物、事件, 一事一条。每个条目是一个独立的信息载体,是组成年鉴的细胞。凡要素具备,独立完整, 即可成条。志鉴基本编写单元的领属、排序的关系也不同。地方志在节或目所记各类事物, 要力求反映出各个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