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基层检疫市场初步调查与探析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77360 上传时间:2017-02-1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基层检疫市场初步调查与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河南省基层检疫市场初步调查与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基层检疫市场初步调查与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基层检疫市场初步调查与探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第3期 植物检疫分析讨论 41在蒙古国东方省的哈拉哈苏木的打草场没有 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 录和中蒙双方1992年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 府和蒙古国政府关于植物检疫的协定中的检疫性 有害生物。本文调查结果和蒙方提供的东方省草 原有害生物及植被种类名录中的害虫及植物在内 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均有分布 J。 42蒙古国与我国内蒙自治区、新疆自治区有着 长达5000界线为人为划分,中间不存 在任何作为生物区隔离的自然隔断,且我国内蒙古 许多河流的上游流经蒙古国。几十年前两边的人 员、牲畜、货物自由往来;即使现在,边界线也不过 是一道金属栅栏,可以通过自然扩散传播的昆虫、

2、杂草、微生物等各种生物无法阻隔。从查阅到的资 料也间接说明与内蒙古草原相邻的外蒙草原是生 态环境、生物种类一致或极其相似的同一生态 草原。 43结合2009年夏季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开展口 岸有害生物调查和本次草场调查情况及相关资料, 经与中国检科院相关风险分析专家分析研究,进口 蒙古国东方省哈拉哈苏木饲草不会对我国的农牧 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但今后还需进一步调 查和研究,确定蒙古国国内可用于进口饲草的低风 险地区和范围。 由于此次对蒙古国饲草疫情调查时间非常短, 地点所限,而且调查地的饲草已经枯黄,在这种情 况下,不可能全面掌握蒙古国饲草的疫情,因此今 后还需要进一步调查和收集蒙古国饲草方

3、面的情 况和有害生物种类及疫情动态,以便及时对饲草进 口措施进行完善和调整,把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瑟日革琳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 学2005 2王银,刘英俊呼伦贝尔植物检索表吉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3 3 Aof of 996 4黄振艳,等呼伦贝尔草地主要有毒植物及其开发利用中国野 生植物资源,2008,27(3):2124 5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系蒙古国昆虫名录内蒙古师范大 学1990 6郑晓翱呼伦贝尔草原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环境因子的关系 中国草地学报,2008,30(6):7581 河南省基层检疫市场初步调查与探析 宋朝阳 (沈丘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河南沈丘466

4、300) 随着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植物检疫 工作将纳入国际轨道,国内外植物及植物产品及其 他繁殖材料交换的增多,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 的机率随之上升,风险加大;多年来河南省在不断 完善检疫程序,规范检疫行为,加强市场监管,强化 检疫扑灭,使植物检疫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 化。20032004年河南省农业厅先后出台了河 南省植物检疫备案证管理办法、河南省植物检疫 证明编号管理办法等,为检疫执法提供了法律保 障,目前全省有检疫人员985人,兼职检疫员414 人,占全省植保系统45,以2006年为例,全省各 级植保部门对小麦,玉米等作物实施产地检疫167 收稿日期:20091120 6生

5、产合格种子75亿木29 049万株, 实施种子苗木类省间调运检疫277 835次,检疫种 子274亿木16343万株,产品类省间调运 检疫79 321批次,828亿时共检查市场和经 营单位4 效制止了检疫性有害生物如大 豆孢囊线虫,菟丝子,小麦全蚀病等传播蔓延,虽然 河南省的检疫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笔者通过近年 来对整个种子检疫市场的系统调查,认为还存在以 下几方面问题。 1植物检疫市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检疫性法规、规章宣传不到位 基层事业单位往往受经费的制约,难以开展行 2010年第3期 植物检疫有效的宣传,使植物检疫法规、规章及植物检疫 性有害生物的危害难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植物 检疫

6、性有害生物的危害往往是长期的、隐蔽性的, 如:小麦矮黑腥穗病,毒麦,加拿大一枝黄花等,据 统计江浙地区引入加拿大一枝黄花后。130多个物种消失。植保植检法规的出台使农业 执法有了保障,但作为一个基层植保植检机构,在 具体执行起来仍存在许多问题,检疫基础设施薄 弱,监测监管体系不健全,如检验检疫仪器缺乏、人 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与检疫要求不相适应,执法队伍 薄弱,人员经费得不到保证等。 12无秩序的调动,机动经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 种子市场更加开放,使得种苗的调动呈现品种多、 数量大,从以往的区域性调运到现在的全国性和全 球性调运,检疫性有害生物扩散也随之加剧,如20 世纪7

7、0年代我国新发现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只有1种,80年代2种,90年代达10种,最近5年 就新发现18种,仅美洲斑潜蝇在我国的南北瓜菜 区已普遍发生,造成瓜果蔬菜减产在3060。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营性引种增多,进行调运或 引种不按规定申报,全国范围内的销售、试种地点 分散等情况时有发生。并且一些种子经销商为了 经济利益避开检查与监管,往往一份证书多批次使 用;仓库与店面分开或机动经营不设固定店面;开 车下乡宣传销售。一些经销商以承诺回收为依据, 进行调种或引种,直接分发到农户手中,有些种子 甚至是疫区的种子。虽然近年来,我省在小麦种子 包装上探索推广使用检疫标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由于检

8、疫标识和检疫证书不能形成有机的关联,使 得标识的监管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致使个别生产 者,销售者将检疫标识张冠李戴,应对检查。逃避 检疫行为屡禁不止。 13执法不严,违规执法 重收轻罚,以收代罚的问题突出。为了部门利 益,把检疫执法作为创收的手段,造成极坏的影响, 严重削弱了检疫执法的职能,致使对逃避检疫违法 行为打击不力,当事人我行我素,有持无恐,逃检问 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14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不够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相关 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在办理程序上违规操作。检疫 执法中发现邮政,物流等为争夺客户,争夺市场,在 邮寄托运种子时不查验检疫证书,逃检问题十分突 出。运输环节

9、监管缺失,也是造成有害生物传播的 一个重要因素。 2 检疫市场监督的措施 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为了更有效的防止国 外危险性病虫草害的传人,封锁控制国内已发生的 检疫性病虫草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检 疫工作及检疫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 21 加大宣传检疫法规、规章及检疫性病虫草害 的知识宣传 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对检疫性有害生物的 宣传防治,重点应放在基层农村,因为农民是检疫 性有害生物危害的最直接受害者,也是防治检疫性 有害生物的最终执行者,只有新的政策法规、危害 的利益关系被农民掌握,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防治才 能落到实处。 22加强检疫管理,加大执法力度 结合农业部关于开展农业植物有

10、害生物疫情 普查的通知通过有害生物的普查,对种子及繁殖 材料的调运的申请做到有检疫性病虫草害的种子 苗木不外调,并加大监管力度,积极介入市场服务, 协助建立无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种苗繁育基地,做好 产地检疫备案工作及经营店面的植物检疫备案审 核发放工作,做到从源头到销售,多方面齐抓共管。 23重视人才培训,保障检疫经费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对农业植物检疫部门 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建设是条件、人 才培养是关键,加大执法人员的培训与经费投入, 作为基层检疫人员也要刻苦钻研业务,不断自我加 压充实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以适应新 形式下的植物检疫事业发展的需要,要加强植物检 疫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检疫人员的政治思想意 识和职业道德水平。抓好植物检疫队伍的建设的 同时,逐步实现植物检疫技术设施和执法手段的现 代化。 参考文献 1宋朝阳,谷素梅,等当前植物检疫市场存在的问题浅析河南农 业,2005(6):45 2王春林加强植物检疫防疫体系建设植保技术与推广,1999 (5):32 一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