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导学案(学生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27866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亭集序》导学案(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兰亭集序》导学案(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兰亭集序》导学案(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兰亭集序》导学案(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兰亭集序》导学案(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导学案(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集序》导学案(学生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李林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教师版)李林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教师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出现的“毕”“修”“引”“次”“是”等重点实词、“之”“于”“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重点)2、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技巧。3、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王羲之王羲之(303361,一作 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王羲之代

2、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他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广采众长,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被后人誉为“书圣”。二、写作背景:二、写作背景: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

3、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王羲之写这篇序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起原来的这一稿本,终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并命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临写了几本。被呼为“行书之龙”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古代书迹里,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东晋以来我国书体的前进道路。三、文体知识:三、文体知识:文体文体“序序”,也叫,也叫“叙叙”或或“引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4、”。四、文化常识四、文化常识1、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课课 题题主主 备备审审 核核使用教师使用教师编编 号号编写时间编写时间兰亭集序兰亭集序第第 1 1 课课时时9090909090909090贾克文贾克文20162016、1212、2 2 1 12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

5、纪年、纪时等。而用干支来纪年月日时的历法叫做干支历。2、休禊:修禊,是中国古代的风俗,又叫“拔楔”、“春楔”,是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传说这种习俗源于上古,在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人们到水边沐浴、采兰、嬉游、饮酒等,以求祛除不祥,得到幸福。“拔”就是拔除,“楔”又通“祈祷”的“祈”,合起来就是去掉不祥而祈祷幸福。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等一起谈论志向时,当问到曾皙时,他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的春风沂水、民生和乐大得孔子赞赏。(论语先进)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

6、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幡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又因为修禊,可知是 3 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这是一个吉祥美好的日子!后文人饮酒赋诗的集会,也称为修禊。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修禊为兰亭修禊和红桥修禊。3、兰亭是怎么来的?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 125 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 ,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1980 年全面修复如初。五、整体感知:五、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癸( )丑 会稽( ) 修禊( ) 激湍( ) 流觞( ) 管弦( ) 骋( )怀

7、 晤( )言 形骸( ) 趣( )舍万殊( ) 感慨系( )之 嗟( )悼 彭殇( ) 曾( )不知老之将至 2、理清思路,划分层次。全文共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几层?从文中找出标志每层作者情感基调的字眼。3李林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李林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一、梳理第一、二段字词:一、梳理第一、二段字词:1、阅读一、二段,完成下面的填空题: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 】之【 】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句式: 】,修禊事也。群贤【 】毕【 】至,少长【 】咸【 】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 】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 】左右【句式: 】,引以为【 】流觞曲水【句式: 】,列【 】坐其次【】,虽

8、【 】无丝竹管弦之盛【句式: 】,一【 】觞【 】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 】日也,天朗气清,惠风【 】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句式: 】,所以【 】游【 】目骋【 】怀,足以极【 】视听【 】之娱【 】,信【 】可乐也。2、翻译下列句子:(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 分)译文: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文: 二、分析第一、二段内容:二、分析第一、二段内容:1、牡丹亭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 美景 、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乐也。一、二自然段的“乐

9、”表现在什么地方?课课 题题主主 备备审审 核核使用教师使用教师编编 号号编写时间编写时间兰亭集序兰亭集序第第 2 2 课课时时9090909090909090贾克文贾克文20162016、1212、2 21 142、第二自然段中关于天气情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4、讨论: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但最令人快乐的还不在于此,而是游目骋怀,如何理解“游目骋怀”?5李林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李林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一、梳理第三段字词:一、梳理第三段字词:1、阅读第三段,完成下面的填空题:夫【 】人之【 】

10、相与【 】,俯仰【 】一世,或【 】取诸【 】怀抱【 】,悟【 】言一室之内【句式: 】;或因【 】寄所托,放浪【 】形骸之外【句式: 】。虽趣【 】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 】于所遇【句式: 】,暂得【 】于己,快然自足,曾【 】不知老之【 】将至。及其所之【 】既倦,情随事迁【 】,感慨系【 】之【 】矣!向【 】之所欣,俯仰【 】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 】兴【 】怀,况修短【 】随化,终期【 】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 】矣”【句式: 】,岂不痛哉! 2、翻译下列句子。(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 (2)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

11、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译文: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译文: 课课 题题主主 备备审审 核核使用教师使用教师编编 号号编写时间编写时间兰亭集序兰亭集序第第 3 3 课课时时9090909090909090贾克文贾克文20162016、1212、2 21 16(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译文: 二、分析第三段内容:二、分析第三段内容:1、第二段中,作者表现了人生俯仰的哪些“痛”?你能用自己的话或联系生活实际解释这些“痛”吗?2、作者是怎样从“乐”转为第三自然段的“痛”的?是否突兀?三、梳理第四段字词:三、梳理第四段字词:1、阅读第四段,完成下面的填空题: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 】文嗟悼,不能喻【 】之于怀【句式: 】。固【 】知一【 】死生为虚诞,齐【 】彭殇【 】为妄作,后之【 】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 】世殊事异,所以【 】兴怀,其致一【 】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句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