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7714425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快推进“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根据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有关要求,结合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总体要求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基地是全面落实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重要抓手,是实施“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提升国土资源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载体。“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建成国土资源创新平台体系。建设运行国土资

2、源部重点实验室 60 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84 家,基本覆盖了土地科学与国土资源综合管理、基础地质与勘查技术、矿产资源与综合利用、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等国土资源几大领域。创新平台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人才,集中了大量的国土资源先进仪器设备,形成了一流的科2技创新硬件条件,承担了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任务,产出了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成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支撑、引领国土资源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创新平台布局结构不合理、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尤其在创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上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围绕实施“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着

3、力做好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统筹规划、系统布局,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打造科技创新要素聚集的高地,形成定位清晰、运行高效、开放共享、动态调整、协同发展的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促进国土资源科技创新能力提质升级。建设目标:-着力创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按照国家规划布局精心谋划筹建国家实验室,集中优势资源,瞄准国家级平台建设标准,积极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等有新突破。着力建实建强已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大力推动优势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进入国家级基地,推动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跨越。-优化建强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按照国土资源重点学科、专业优势和地域特色,合理布

4、局部重点实验室,推动国土资源前沿科学、基础科学、工程科学发展,建设运行 70 个3左右部重点实验室;创建部技术创新平台 30 家左右;优化整合现有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规范运行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50 个左右。控制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总数不超过 150个。-大力促进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持续开展部系统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学数据资源现状调查和开放能力评估,建立开放共享平台,大幅提升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科学数据共享水平。-健全完善科技创新平台运行管理机制。分类制定出台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推进规范运行,建立健全评价标准,严控规模、严格评估,形成动态调整机制。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5、创新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增强创新平台对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的集聚效应,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二、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二、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一)国家实验室。(一)国家实验室。1.1.探索谋划地球深部探测国家实验室。探索谋划地球深部探测国家实验室。按照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原则,联合国内优势力量,依托地球深部探测国家重大项目,着力提升透视地球、深探资源、拓展空间、绿色利用科技创新实力,建立国家地球深部探测战略科技长效发展机制,积极探索构建地球深部探测与能源资源安全国家实验室。 (科技合作司会同规划司、财务司、勘查司、环境司、人4事司协调,地调局牵头;完成时限:2

6、018 年完成筹建方案,2020 年前完成筹建工作)2.2.建实建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实建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加强国际一流海洋科学钻探装备建设,建实建强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加快建设青岛蓝色硅谷海洋矿产实验基地。 (科技合作司会同规划司、财务司、勘查司、人事司协调,地调局牵头,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负责;完成时限:2018年底完成规划方案,2018 年完成基地建设,2020 年前形成核心竞争力)(二)国家重点实验室。(二)国家重点实验室。3.3.积极创建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大陆构造与动力学积极创建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

7、实验室。创新发展矿产资源勘查理论和技术体系,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打造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创新高地。完善提升现有大陆构造与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的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发展大陆构造与动力学理论体系,建成国际先进的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创新研究基地。 (科技合作司会同财务司、人事司协调,地调局牵头,矿产资源研究所、地质所分工负责;完成时限:2017 年底形成申报方案,2020 年前完成筹建工作)4.4.推动筹建岩溶动力学、地下水资源与表层动力学和推动筹建岩溶动力学、地下水资源与表层动力学和应用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发展岩溶动力学理论,加快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基地建设,强化大型实验

8、仪器设备等5实验条件建设,积极筹建岩溶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地下水循环地质理论,加快中国地质科学院厦门科研实验基地建设,强化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等实验条件建设,积极筹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全球地球化学基准与全球变化、 “一带一路”地球化学填图与资源评价、深部资源地球化学勘查研究,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一体化运行,积极筹建应用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技合作司会同财务司、人事司协调,地调局牵头,岩溶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物化探所分工负责;完成时限:2018 年形成申报方案,2020 年前完成筹建工作)(三)国家技术创新平台。(三)国家技术创新

9、平台。5.5.建建强强拓展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拓展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发展先进地质勘查技术,将国家现代地质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我国地质勘查技术推广与行业应用示范基地。加大力度开展高附加值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和专用装备研制,研究矿产资源基地综合评价标准体系,将国家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基地。 (地调局牵头,物化探所、郑州综合所及相关单位分工负责;完成时限:2017 年底形成规划方案,2018 年开展中期评估,2020 年前形成核心竞争力)6.6.积极创建国家级天然气水合物、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积极创建国家级天然气水合物、航空地球物理勘

10、查6工程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大力发展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勘查开发技术,研发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评价和试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积极创建国家级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工程研究中心和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基地。大力发展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开展技术成果产品化、工程化和示范应用,积极创建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 (科技合作司、规划司会同财务司、人事司协调,地调局牵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分工负责;完成时限:2017 年底形成申报方案,2020年前完成筹建工作)7.7.积极创建国家级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创建国家级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大力发展土地工程理论与技术,培养一批高层次土地工程技

11、术人才,推进土地科学与工程创新发展。研发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与装备,建设国内领先的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研发先进的土地利用综合调查监测技术与装备,创建土地综合监测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 (科技合作司、人事司、规划司会同财务司协调,整治中心、规划院、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分工负责;完成时限:2017 年底形成申报方案,2020 年前完成筹建工作)(四)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与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四)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与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8.8.推进地球深部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地球深部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运行好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东海地球物理长观站,完善相关监测设施,制定

12、相关开放共享制度,尽快实现观测数据共享开放。积极推进深地四维观测系统国7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对地球系统及深部过程的动态观测能力。 (科技合作司、规划司会同财务司协调,地调局负责;完成时限:2018 年底前形成申报方案,2020 年前完成筹建工作)9.9.建建强强北京离子探针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北京离子探针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开展重大科学实验仪器研发,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实现面向国内外科研机构共享开放常态化,建成国际高精度定年权威中心、前寒武纪地质国际创新平台。(地调局牵头,地质所负责;完成时限:2018 年开展中期评估)10.10.积极争取地质环境等野外科学

13、观测研究基地纳入国积极争取地质环境等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纳入国家野外科学研究站序列。家野外科学研究站序列。在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与环境、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管护、基础地质与矿产资源等国土资源特色领域,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推动进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序列。(科技合作司协调,地调局、规划院分工负责;完成时限:2018 年底形成申报方案,2020 年前完成筹建工作)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一)国际科技研究中心。(一)国际科技研究中心。11.11.建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建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加快国际岩溶研究中心桂林基地建设步

14、伐,牵头实施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开展岩溶动力系统运行规律与岩溶作用国际合作研究,引领示范岩溶地质国际合作,8加强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变化国家级国际联合中心建设。 (科技合作司协调,地调局牵头,岩溶所负责;完成时限:2020 年前)。12.12.建强中国建强中国- -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及对话伙伴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合作,积极筹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实施“古亚洲构造域地质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地学大科学计划,开展能源和矿产资源、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多边合作。

15、 (科技合作司协调,地调局牵头,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负责;完成时限:2020 年前)13.13.筹建筹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地球化学创新研究中心。地球化学创新研究中心。建强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实施“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项目合作,培训国际科技人才,积极筹建“一带一路”地球化学创新研究中心。 (科技合作司协调,地调局牵头,物化探所负责;完成时限:2020 年前)14.14.筹建中国筹建中国- -东盟地学合作中心。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加强与东盟地学领域合作,积极筹建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打造多双边地学合作长效机制,联合实施中国-东盟跨界地质综合编图和对比研究项

16、目,建立中国-东盟地学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地质、矿产、矿业开发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区域矿业发展与经济繁荣。 (科技合作司协调,地调局牵头,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负责;9完成时限:2020 年前)(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5.15.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实施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等领域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抢占国际科技前沿制高点,在土地规划和整治、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等领域推进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 (科技合作司牵头,地调局及相关部直属单位分工负责;完成时限:2020 年前)四、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四、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一)部重点实验室。(一)部重点实验室。16.16.合理布局部重点实验室。合理布局部重点实验室。强化部重点实验室的学科优势,突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究特色。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构建定位清晰、任务明确、布局合理、开放协同的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机制。加强重点实验室交流合作与开放共享,促进协同创新发展,把部重点实验室打造成为土地科技、地质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