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统计与可能性 5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13508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统计与可能性 5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统计与可能性 5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统计与可能性 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统计与可能性 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计与可能性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9293 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 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 3. 通过积极参与猜想、实验、验证、分析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实践能力。4. 培养团结合作意识以及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1. 谈话:老师想在这个布袋里放一些红球和黄球,你能出个主意,怎么放使每次任意 摸一球,摸若干次,摸到的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 2. 学生交流并反馈。 3. 教师小结:当布袋里放入同样多的红球和黄球时,摸到两种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2、。 4. 谈话:如果布袋里放入的两种颜色的球的个数不一样多,摸到的结果又会怎样呢? 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继续学习统计与可能性。 (板书:统计与可能性) 二、开展活动 1. 摸球活动。 (教学例题) 提问:如果在布袋里放 3 个黄球,1 个红球,摸 10 次,摸到哪种球的次数可能多一些?(1) 猜想。 同桌猜一猜,然后反馈。 谈话:到底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动手来试验一下。 (2) 实验。 谈话:称四人小组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怎样分工合作?怎样记录摸球结果呢?当然我 们仍然可以画“正”字记录。不过课本上介绍了两种新的记录方法,把书翻到第 92 页, 看一看是哪两种记录方法?再说说你们喜欢用哪种方

3、法作记录? 分小组摸球,作记录。 (3) 分析。 在小组里交流: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分析一下产生 这种结果的原因吗?如果我从这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摸 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小? 提问:比一比,每次涂一个方块做记录的方法和每次涂一个方格做记录涂成条形图的 方法哪一种更好些?为什么? (4) 推测。 提问:如果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怎么办? 谈话:如果我在袋子里按下面的数量放球,你能很快判断摸球结果吗? 2. 掷小正方体活动。 (教学“想想做做”第 1 题) 提问:一个小正方体,四个面上写“1” 、一个面上写“2” ,一个面上写“3” ,把小正

4、 方体抛 30 次,猜一猜哪个面朝上的次数多一些?哪两个面朝上的次数差不多? (1) 猜想。 让学生猜想并与同桌交流。(2) 实验验证。 同桌分工合作,一人掷小正方体,一人在条形统计图里作记录。两人轮换操作。 (3) 分析。 在条形图里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3. 装铅笔活动。 出示课本图片,谈话:看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两种颜色的铅笔 和布袋,我们也来玩一玩装铅笔游戏,一定要注意装铅笔的要求,想好了再装。 我们玩两次,第一次的要求是装好后,从袋子里每次在任意摸一枝,摸 50 次,摸到红 铅笔的次数比蓝铅笔多。第二次的要求是,装好后从袋子里每次任意摸一枝,摸 50 次, 摸到红铅笔的次数比蓝铅笔少。 每次活动都按下面的程序进行: (1) 同桌进行操作。 (2) 交流。 三、活动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参加了哪些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