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的短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712527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粒种子的短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粒种子的短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粒种子的短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粒种子的短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粒种子折射出蔬菜业发展短板一粒种子折射出蔬菜业发展短板朱永华官方数据显示,云南省蔬菜已经销往全球 5 大洲 30 多个国家,以及国内 146 个城市,供港澳蔬菜占整个港澳市场的 1/3,供港蔬菜的数量和种植备案基地面积均为全国第一。但发展势头迅猛的蔬菜业却有一个致命的“软肋”:作为最重要生产资料的种子产业发展滞后,被外国公司抢得了先机,尤其是“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蔬菜种子,几乎全部被外国公司垄断。 (4 月 25 日中国青年报)蔬菜种植,种子是关键。菜农也会算成本账,之所以弃价格低廉的本土种子而选择价格高昂的外国品牌,并非是图“洋包装”,而是人家的蔬菜种子不仅“高产、高效、优质”,

2、而且更抗病虫害,种出的蔬菜耐储藏,品色好,让菜农真真切切地得到了实惠。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无论是农业科技还是种植技术,比起许多国家,并不算严格意义的落后。众所周知,我们有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世界顶级的科学家袁隆平,但除了袁隆平之外,似乎实在找不出第二位知名专家。作为和粮食种植几乎同等重要的蔬菜种植,我们既缺少像袁隆平这样的领军人物,更找不出一个能够叫得响的品牌,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看似偶然,分析起来,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必然。蔬菜种子研究培育,不仅是一项艰苦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而且还很难出成果。据相关专家说,一个蔬菜优良品种培育需要通过不断杂交对其后代进行遴选,在不同地区多年试种后才能推广,这个周期最短也得 5 年,正常在 8 至 10 年。在时下功利弥漫的教育、科研领域,这块少有人涉足也是一种必然。一粒蔬菜种子,反馈出我们农业特别是蔬菜业发展的短板,折射出农业科技研究队伍的浮躁和功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