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学会和谐相处 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07208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学会和谐相处 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学会和谐相处 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学会和谐相处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学会和谐相处 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人教新课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你我同行你我同行 第三课第三课 学会和谐相处学会和谐相处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懂得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和顾及他人的感觉是与人和谐相处的首要原则,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道理。 2.懂得与人交往时发生冲突和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初步掌握化解冲突和矛盾的方法。 3.懂得在与长辈发生分歧时,要善于沟通,并学习以平和的态度解决分歧。 二、教学时间:二、教学时间:2 课时 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与他人打交道。我们在家

2、、在学校、在公共场所,与他人相处也并不是总是和谐的,会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与人交往呢?这就要我们学会和谐相处。 (板书课题)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与他人相处的黄金规则 1.阅读教材 P14 中的两个案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说说他们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1)站在强迫别人玩和上前就插话的人的角度,设想他们当时的心态和这样做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这两个同学虽不是有意强迫别人服从自己,但在行动中只顾自己的意愿,没有顾及他人的意愿和感受,从而引起了别人的反感和不快。 (2)站在被强迫和被打扰同学的角度,分析他们为什么会对这种行为感到不快和反感。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和

3、想法,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存在和选择。 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他们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有没有令他们或他们令别人不愉快或者不舒服的经历,并着重谈一谈自己当时的感受和事后的看法。 3.引导并理解孔子的名言和课前搜集的有关与人交往的格言警句,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与人交往?与人交往应遵循怎样的准则? 4.试着用名言提示的方法填一填课本 P15 的表格。并交流他们填写的情况。引导学生从交流中得到感悟,然后进一步交流各自独特的与人交往的秘诀。 活动二:发生冲突怎么办 1.阅读课本 P16 的范例,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是江周或子豪,你的心情会怎样?态度如何?会怎么做?如果你是旁观者,你的心情会怎样?态

4、度如何?会怎么做? 2.引导学生填写课本 P17 的表格,然后交流。 3.引导学生围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展开研讨: (1)我与最要好的朋友因意见不一致而发生冲突,我该怎么办? (2)我热心帮助同学,主动管理班级,但有些同学却不领情,还说我多管闲事,想表现自己。我该怎么办? 4.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历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只有对人友善、宽容,与人和谐相处,才会更加快乐;发生冲突时,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讲究说话的技巧,采取恰当的方法,就一定能化解矛盾。 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知道的人们成功化解社会交往中的矛盾的故事。 活动三:演一演、议一议 1.让学生不记名写下自己与家长之间的矛盾,

5、并投入“悄悄话”信箱,然后让学生选取两个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情景再现。 2.全班进行评价:你最喜欢哪种与长辈交往的方式?你最不喜欢哪种方式?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围绕教材 P18 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共同寻找化解矛盾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3.教师趁机引出教材中小光的事例,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1)你认为小光的爸爸看到这封信后会怎样做? (2)你觉得用写信的方法解决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可行吗? (3)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像小光那样,当与长辈发生冲突时,首先应该尊重并理解他们,并想方设法与他们沟通。 4.活动延伸。就你和父母之间的冲突或矛盾,用你认为合适的方法与父母进行沟通,如给父母写一封信等。 四、作业设计:四、作业设计: 1.搜集有关与他人交往的格言警句。 2.你与父母或其他长辈发生过冲突吗?你是如何解决的?如果你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僵,学了本课之后,你想用什么方式来沟通呢? 3.你和他人交往的原则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