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庆阳五中和齐楼初中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03953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庆阳五中和齐楼初中参观学习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赴庆阳五中和齐楼初中参观学习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赴庆阳五中和齐楼初中参观学习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赴庆阳五中和齐楼初中参观学习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赴庆阳五中和齐楼初中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庆阳五中和齐楼初中参观学习心得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赴庆阳五中和齐楼初中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周晓刚在举国上下热烈庆祝“十八大”召开之际,我校一行 10 人与兄弟学校的同事们一同前往庆阳五中参观庆阳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展,随后,又赶赴西峰区温泉乡齐家楼初中参观学习。上午 8:30 我们就到达了庆阳五中,开始进入各县展室进行参观。各县展室集中展示了本县开展课程改革的计划与实施方案、教材与教法研究、成果与作品展示。我重点参观了各县在新课程改革下实施的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宁县早胜初中“三段式”(预习导学教学研讨课堂检测)讲学稿;春荣初中“学导练悟”教学模式;宁县四中“五环节”(前置检测精讲点拔当堂检测总结提升作业布置)教学模式;庆阳五中“适学型”课堂教

2、学模式;正宁周家初中“以学定教、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罗川九年制学校的“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镇原马渠初中的“讲学稿”;曙光初中的“五习”(复习链接预习感知研习探究练习巩固温习拓展)预案;太平初中的校本课程开发等。其中对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庆阳五中的“适学型”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一、数、理、化采用“126”模式,即:“1”一个教学原则(集中学、集中议、集中展);“2”两个学段(课前自主学、课堂合作学);“6”课堂合作学的六个环节(铺垫导入认定目标合作研学展示点拨达标测评小结评价)。二、语文采用“整体三学”:提前预学、合作研学、展示导学。具体环节为:课前预学铺垫导入认定目标合

3、作研学展示导学拓展训练小结评价。三、史、地、生采用“137”模式,即:“1”一个教学原则;“3”课堂三模块:自主学、合作学、当堂练;“7”课堂七环节:铺垫导入认定目标问题导学合作研学展示点拨达标测评小结评价。四、英语、政治采用“任务型活动模式”,基本环节为:铺垫导入认定目标任务型活动达标检测小结评价。这充分说明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语数外三科的责任,其它学科也应与时俱进。另外,庆阳五中对于教师的培养出台了八套“组合拳”,对我们也有借鉴作用,以此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师徒结对,老中青教师共同发展;二、送教下乡,为青年骨干教师创造展示机会;三、天天公开课,教学交流常态化;四、 “五项”全能竞赛,夯实

4、教师基本功;五、主题教研,解决教学共性问题;六、小课题研究,解决身边小问题;七、校际交流学校,更新教育观念;八、阅读,为生命奠基。中午 2:00 我们又驱车前往西峰区温泉乡齐家楼初中进行参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面洋溢着国学精粹的文化墙。有孔子、孟子、老子等先贤圣哲的治学之道,有华佗、李时珍等名医奇士的养生健身之道;更有图文并茂、教人为善的“孝”、 “悌”之言;还有插图兼古诗总结的“二十四节气”的农谚之歌等,无一不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晨诵”、 “午读”、 “暮省”这种身体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构成了齐楼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晨诵”的目的是让学生读得懂,用传统国学影响学生;在每个

5、班级都推行“全班共读一本书”的“午读”活动,形成了“好读书、读好书”的风气;“暮省”的具体内容是写成长日记和随笔,内容或一日反省,或读书心得,或教育体验。在齐楼初中的教室里,我们没有看到讲桌和讲台,在教室的三面墙壁上有四块黑板,每块黑板的上边缘都标有各个学习小组富有新意的组名和以一个字为代表的组员名。齐家楼中学所有的课堂都是开放的,我们可以随时进去听课,通过深入课堂,我发现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讲、说、演,教师只是在必要时作以指导,而那些学生讲起课来轻松、自然、有模有样,我不仅艳羡不已。由于是下午,我们没有看到学生的大课间活动,据说他们的大课间活动有弟子规操、竖笛表演、二人转、评书、京剧、葫芦丝表演等。我们只看到了他们的课堂活动,我们并没有看到他们正襟危坐,或者整齐划一地做什么,说话的、吃东西的、吹笛子的,见到我们进来,他们只是起身问了好,然后该干什么干什么,很自然,不做作,不遮掩。我不仅感叹:人家学生课间很随意,课堂很大胆;而咱们学生课间很大胆,课堂很安静。这是否是我们的管理方式出了问题。齐楼初中的会议室挂满了各地来参观的单位赠与校方的锦旗,这无疑告诉我们:齐楼初中的教育是成功的,课改,不仅仅是改形式,更重要的是改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