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卡控要点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7703609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序卡控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序卡控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序卡控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序卡控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序卡控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序卡控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序卡控要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接触网工序卡控要点接触网工序卡控要点基坑开挖及基础浇制卡控要点:基坑开挖及基础浇制卡控要点:1、基坑尺寸符合设计要求;2、基坑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100mm;3、基础露出地面一般 200mm,并保证距邻线轨平面不大于600mm。站台上露出地面一般 100mm,允许偏差30mm。拉线基础高出路肩面 100mm,施工偏差20mm。4、基础浇筑时所用的配合比符合技术要求;5、浇筑时分层捣震,基础表面平整、棱角完整,无漏浆、露筋等现象,养护要到位(用塑料薄膜覆盖可以增加养生效果) ;6、基础外形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间距符合设计要求,螺栓外露允许偏差20mm,螺栓相互间距允许偏差2mm。支柱、

2、铁塔组立卡控要点:支柱、铁塔组立卡控要点:1、混凝土支柱整正完成后,其斜率、侧面限界(普通支柱3.1m,锚柱 3.2m,允许施工偏差为+100、-60mm)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2、腕臂柱应垂直与线路中心线,允许偏差不得大于 3;3、腕臂柱埋深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100mm;4、锚柱在顺线路方向应直立,允许向拉线侧倾斜不超过 1%,其它支柱顺线路方向均应直立。5、钢支柱表观质量符合要求,钢柱表面锌层应均匀光滑,连接处不得有露铁、毛刺、锌瘤和多余结块,并不得有过度酸洗造成的蚀坑、泛酸等缺陷。顺线路方向,支柱(除锚柱外)均应直立,外倾斜率符合验标要求。6、桥钢柱螺纹须完好,埋入无锈蚀。砂浆表面平整

3、,无脱落现象。7、桥钢柱预埋螺栓顺线路方向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平行,垂直线路方向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两个方向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 3。8、同组硬横梁支柱顺、横线路方向均应直立、两支柱中心连线应垂直于正线中心线,偏角不大于 2。9、软横跨两支柱连线应垂直于正线,允许偏差不大于 3。支持结构安装及附加悬挂肩架安装卡控要点:支持结构安装及附加悬挂肩架安装卡控要点:1、腕臂柱腕臂底座应与支柱密贴,底座槽钢呈水平。平、斜腕臂应根据计算长度选择合适的腕臂管;一般平腕臂段外露 300mm50mm,承力索座中心与套管双耳中心距离200mm。且腕臂无弯曲现象。2、线夹与线索接触面应平滑、平整。3、双线路腕臂

4、安装高度及连接螺栓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双线路腕臂吊臂应呈水平状态。4、硬横梁的横梁与支柱连接应牢固可靠,横梁安装后应呈水平状态或略有负驰度。5、软横跨横向承力索及上下部固定绳应处于同一铅锤面内,线索状态良好,不得有断股、散股和接头。承载后,其上、下部固定绳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有负驰度,5 股道及以下最大负驰度不大于 100mm;5 股道以上最大负驰度不大于200mm。6、固定角钢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允许偏差20mm,固定角钢应水平。7、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间最短吊弦长度为400600mm。8、位于站台上的软横跨绝缘子裙边应与站台边对齐。股道间横向电分段绝缘子位于两股道中间。9、同一垂面的绝缘

5、子串应对齐,节点 1、2 上、下部固定绳处绝缘子串距支柱700mm。10、附加导线肩架与支柱密贴并呈水平状态。下锚装置安装及附加导线架设卡控要点:下锚装置安装及附加导线架设卡控要点:1、下锚角钢安装水平。下锚补偿装置安装前,应校对成锚角钢安装高度及平行错开尺寸,已防补偿绳磨双环杆。2、坠砣数量及张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坠陀表面应光滑无蜂窝,坠砣应标注其本身重量,叠放整齐。坠砣之间缺口互呈 180错开。坠砣抱箍应安装在坠砣串中部。3、补偿绳状态良好,无断股、散股和接头,承力索补偿绳与接触线双环杆间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确保不摩擦。4、附加导线应按设计位置安装,呈水平状态,施工允许偏差为 0+50mm。

6、5、导线在同一截面处损伤,符合下列情况时可不做处理:铝绞线只有一股损伤,其损伤深度小于直径的 1/2;钢芯铝绞线损伤面积为导线部分截面积的 5%及以下,且强度损失小于 4%;有轻微松散,受力后能复原的变形。6、导线在针式绝缘子上的固定应牢固可靠,且直线杆导线绑在顶槽上,转角杆导线绑在转角外侧槽内。7、铝绞线、钢芯铝绞线与绝缘子或金具的固定处,应缠绕铝包带,铝包带绑扎长度为 200mm;铝包带规格为1mm10mm,应一道道密贴缠绕,不得重叠,绕向应同导线绕向一致。承导架设卡控要点:承导架设卡控要点:1、承力索架设卡控要点:(1) 、承力索架设前,下锚人员应对锚柱及拉线状态进行检查,确保两拉线受力

7、均匀、保证受力后锚柱倾拉线方向0100mm。(2) 、承力索在架设过程中,应设专人跟线巡视,曲线上应进行加固。(3) 、铜、铜合金及铜包钢绞线、镀铝锌钢绞线不得有断股、交叉、折叠、硬弯、松散等缺陷,如有缺陷应按规定进行处理;(4) 、铜、铜合金及铜包钢绞线、镀铝锌钢绞线不得有腐蚀现象。(5) 、承力索的线材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镀锌钢绞线、镀铝锌钢绞线镀层良好;(6) 、承力索每个锚段内尽量不要有接头,如果有接头,接头数量必须符合验标要求;(7) 、钢绞线和铜绞线在楔形线夹内的回头长度符合验标要求。2、接触线架设卡控要点:(1) 、接触线外观质量检查符合要求,质量证明书齐全铜接触线在同一截

8、面处损伤 10%以下时,可修补后使用;(2) 、接触线一个锚段内不允许有接头,3、悬挂调整卡控要点:接触网上部安装调整时不应踩踏接触线。4、中心锚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承力索架设完成后,即可进行承力索中心锚结安装;接触线中心锚结在接触线超拉完毕后,且中心锚结柱定位器及相邻两跨吊弦布置完毕后方可进行安装;(2) 、中心锚结安装位置、形式、采用的线材及连接件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3) 、线夹间距为 100mm;中心锚结线夹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4) 、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处导高应高出邻近吊弦处正常导高 15mm,施工允许偏差为5mm。5、定位装置安装应符合下

9、列要求:(1) 、固定定位器的定位管宜呈水平状态,施工偏差+30,-0mm。定位线夹无环夹板受线索压力。(2) 、安装定位器时应根据跳线时温度和支柱距中心锚结的距离计算腕臂和定位器的顺线路偏移值,限位定位器安装前还应调节限位螺钉到合适位置。(3) 、腕臂顺线路偏移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定位管应与腕臂在同一垂面内,定位管的状态应符合设计要求。(4) 、复线上、下行两定位管间的绝缘距离不应小于2000mm,困难时不应小于 1600mm。(5) 、定位器倾斜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限位定位器的限位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6) 、防风拉线安装在下锚侧,长环在定位管端,短环在定位器端。(7) 、连接螺栓应逐个拧紧,

10、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8) 、接触线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为30mm。在任何情况下其导线偏移值(相对于受电弓中心)不宜大于 400mm。6、整体吊弦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整体吊弦安装前,承力索、接触线已按规定进行超拉,中心锚结安装完毕,两端下锚补偿张力达到设计标准。(2) 、吊弦安装上端可做临时固定,下端均采用永久固定方式,吊弦长度按计算值确定,同一跨距吊弦应按计算编号安装。(3) 、整体吊弦安装位置的测量应从悬挂点向跨中测量,其偏差应在跨中调整,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100mm。(4) 、平均温度时整体吊弦顺线路方向垂直安装,温度变化时,吊弦顺线路方向的偏移量:承力索、接触线不同材质时,偏移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承力索、接触线同一材质时,在任何温度下均垂直安装,直线区段吊弦线夹应端正、牢固,曲线区段吊弦线夹应垂直于接触线工作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