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曹冲称象(导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02515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曹冲称象(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6曹冲称象(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6曹冲称象(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6曹冲称象(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6曹冲称象(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曹冲称象(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曹冲称象(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曹冲称象曹冲称象课题课题曹冲称象课型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设计说明本课设计,我主要采用多层次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在以读代讲中理解词句,引导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在突破教学难点的学习中,运用角色模拟及直观实验的方法,使抽象的文字具体化,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通过听、说、读、写,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探究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方法。学前准备学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和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认识“曹、称”等 11 个生字,会写“冲、议、论、杆”4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重点学习重点认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前准备学前准备1.制作字词卡片和多媒体课件。 (教师)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导案导案学案学案达标检测达标检测一、谈话导一、谈话导入,随文识入,随文识字。字。 (用时:(用时:5 5 分钟)分钟)1.课件播放菜市场买卖的热闹场景,引导学生说一说菜市场衡量轻重的器具秤。2.出示大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秤称大象的重量。3.引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导入新课。4.学习“称”字。1.学生认真观看视频,认识“秤”的作用。说一说自己见过的其他“秤” 。2.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齐读课题。4.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1.写出自己知道的秤。2二、初读课二、初读课文,集中识文,集中识字。字。 (用时:(用时:2525 分钟)分钟)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2.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音。3.重点指导因句子较长、学生可能断句不当的句子。4.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请学生带拼音认读,教师纠正字音。5.出示小组学习要求,小组合作学习生字。6.鼓励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7.游戏巩固生字,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识记生字。8.引导学生齐读课文。巩固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2.学生分段读课文,认真倾听。3.学生读好长句子, 注意听

4、教师指导,断好句。4.学生认读生字,读准字音。5.小组合作学习生字。(1)采用“这个字的字音是( ) ,它是( )结构的字”的形式进行小组汇报。(2)针对同学读错的字或自己感兴趣的字,说一说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6.学生说一说用喜欢的方法识记了哪些生字。7.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识字游戏活动,并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与他人一起思考。8.学生齐读课文。2.给下列生字标上拼音。曹( ) 称( )割( ) 操( )杆( ) 宰( )秤( ) 艘( )3.照样子,写一写。又高又大又 又 又 又 4.给下列生字分类。曹 称 官 操 柱 杆 称 宰 割 艘 舷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三、认真观三、认真观察,指导写

5、察,指导写字。字。 (用时:(用时:1010 分钟)分钟)1.指读本节课学习的字词。2.指导写字:(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引导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怎1.学生按照字词卡认真读,注意读音。2.学生认真观察“冲、议、论、杆”几个字,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观点,5.按要求填空。(1) “杆”的读音是 ,共 画,第五笔是 。3样写更好看,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3.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练习书写的成果,并说一说自己的体会。4.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5.展示纠错。并练习书写。3.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勇敢接受同学的质疑。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5.全班展

6、示。(2) “枰”是 结构,笔顺是 ,共 画。6.我会写。冲 议 论 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会写“柱、官、岁、造”4 个生字。能读好人物对话表达的意思。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学习重点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学前准备学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和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导案导案学案学案达标检测达标检测一、复习巩一、复习巩固,谈话导固,谈话导入。入。(用时:(用时:3 3分钟)分钟)1.出示词语,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2.组织学生分自然

7、段读课文。3.出示课文题目,导入新课。1.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2.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3.学生齐读课文题目,进入新课学习。7.认读下列词语。大官 曹操 柱子 议论称一称 大秤 一艘 船舷4二、边读边二、边读边演,实验学演,实验学文。文。(用时:(用时:2020分钟)分钟)1.学习课文第 1 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中都有哪些人物。引导学生随文识记:官员、大象。(2)引导学生质疑,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2.学习课文第 2 自然段。(1)多种形式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训练,并了解这是一头怎样的大象。(2)小组合作,情境表演。展现大臣们看着大象议论的场面。3.学习课文第 3 自然段

8、。(1)引导学生了解官员们想到的称象的办法。(2)引导学生关注曹操的表情,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4.学习课文第 4 自然段。(1)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文中曹冲称象的过程。(2)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3)教师进行实验。展示下沉、沿着水面画线、换东西后再下沉到与画线的位置相一致为止、称重等过程。5.学习课文第 5 自然段。引导学生关注曹操的表情,说一说从中感悟到了什么?1.学生读课文第 1 自然段。(1)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曹操、曹冲、官员。识记生字。(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2.学生认真读课文第 2自然段,画出描写大象的句子。(1)练习用“又( )又( ) ”说话。理解“一边一边”的

9、含义。(2)小组合作,分配角色演一演。3.(1)学生了解官员们想到的方法,评一评这些方法。(2)学生读一读描写曹操表情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把自己假想成官员,想一想说话时应该是怎样的语气。试着练一练。小组分角色演一演。4.(1)学生标画曹冲称象的步骤,再和同桌说一说。(2)学生结合自己在视频中看到的,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步骤。8.填写量词。一( )大象 一( )墙一( )大树 一( )秤一( )石头 一( )线一( )大船 一( )腿一( )柱子 一( )肉9.对比句子,这样改行不行?为什么?(1)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听了摇头。(2)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这么大的象,有多重呢?10.说一说

10、曹冲称象的步骤。(1)先把 (2)看 画 (3)再把 (4)接着 5(3)学生认真观察老师进行实验的过程,按一定顺序描述自己看到的实验步骤。5.学生画出描写曹操表情的句子,说一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5)看 为止 (6)最后 三、三、认认真观察,指真观察,指导书写。导书写。(用时:(用时:10 分钟)分钟)1.出示生字:柱、官、岁、造。2.指导写字。(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引导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怎样写更好看。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4.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练习书写的成果,并说一说自己的体会。1.学生按照词卡认真读字词,注意读音。2.学

11、生认真观察“柱、官、岁、造”几个字,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观点。3.学生练习书写。4.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勇敢接受同学的质疑。11.我会写。柱 官 岁 造四、拓展延四、拓展延伸,总结全伸,总结全文。文。 (用时:(用时:7 7 分钟)分钟)1.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称象。引导学生对曹冲的方法进行改进。2.引导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描写古代小孩儿聪明机智解决问题的小故事。1.学生想一想曹冲的办法中有哪些是可以改进的。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个好办法称象。2.学生讲一讲自己在课外阅读中读到的古代小孩儿聪明机智解决问题的小故事。12.讲一个古代小孩儿聪明机智解决问题的小故事。6板书设计板

12、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曹冲称象曹冲称象教学片段教学片段实验交流,品悟课文师:昨天,大家仿照“曹冲称象”做了实验吗?生:做了。师:谁来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生 1:首先,我将大木盆放满水,然后,将脸盆放在水上,再把一壶油放在脸盆里。这时,脸盆下沉了一点儿,我用笔在脸盆与水相接的地方画了一条线。然后,将油拿出来,又将捡来的小石头一颗颗放进脸盆里,当我放进第八颗的时候,脸盆上的线与水面挨着了。于是,我把小石头拿出来一颗颗称,最后将称出的数量相加,等于三斤四两。7师:那么,你家的那壶油重生 1:三斤四两。生 2:我先在澡盆里放上水,把它当作河,用一个小盆子当船,用一瓶很重的洗衣液当大象。我等“船”身下

13、沉后,在“船”外边沿水面画一条记号。之后用苹果代替石头,一共用了九个苹果。那么,这九块“石头”就等于一头“大象”的重量了,我把九块“石头”一个个地称出来,总共是 4 斤。那么这头“大象”就重 4 斤。师:同学们的实验都很成功。说明大家都把曹冲称象的方法弄懂了,而且会用了。在实验中,有谁碰到什么难题没有?生 1:在小盆子外面做记号不好做。用铅笔画不上去,用小刀刻又看不清。师:那你是怎么克服这个难题的?生 1:我最后用的是爸爸的油漆。生 2:我不是在小盆上画的,是在大盆上画的。水面上升到哪儿,我就沿水面在大盆上画一个记号。师:咦,这个办法倒很奇特。大家想想,这样做可以吗?生 1:这样做与曹冲的办法

14、不一样。生 2:曹冲如果这样做,就称不出大象的重量了。师:有道理。但在这个实验里这么做,可以吗?生:我想可以,因为大盆里的水两次都上升到相同的地方,那么水盆里装的东西就是一样重的。师:对。 (对生 2)你是怎么想到在大盆上做记号的?生 2:这个实验我做了几遍。当我把“大象”赶上“船”后, “船”总是左右摇晃,一边高一边低,不知道该把记号画在哪儿好。再就是只要一画, “船”就乱动,画不准。所以,最后我就想到把记号画在大盆上。师:你真会动脑筋。大家还碰到什么问题了吗?生:我称出来的结果全都是小数,不会计算。师:那怎么办呢?生:爸爸教我算的,其实和平常的加法差不多,只是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行了。师:哟,收获还真不小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