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中国民间玩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94738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中国民间玩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浙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中国民间玩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中国民间玩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中国民间玩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民间玩具中国民间玩具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民间玩具的知识。2.培养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3.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教材分析二、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在特有的民俗、信仰氛围中,在农耕经济、手工业生产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与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风俗、宗教活动的需要紧密相连。中国民间玩具源远流长,分布地域广阔,花色品种繁多,制作材料庞杂,功能多样。由于它是各民族、各地之间相互借鉴与传承的共性艺术,并与民生民俗共存,因而具有稳定的传统式样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各种玩具充斥市场的今天,更应让孩子们了解和接触中国民

2、间艺术,激发孩子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2.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部分)及其图案、色彩所包含的寓意。难点:深入浅出、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启发学生初步认识、感受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三、教学设计三、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玩具(包括民间、现代的玩具)(教师)民间玩具及有关图片资料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 “玩具总动员”: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玩具。(2) 揭示课题:中国民间玩具 。2.直观体验。中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有些玩具虽然不是很精致、美观,但距今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接下去我们看一看祖先制作了哪些玩具,翻开

3、课本第36、37、38、39 页,以及民间玩具挂图。燕风筝“五福捧寿” (纸玩具) 大公鸡(泥玩具) 狮子滚绣球(布玩具) 木马(木玩具) 螳螂(棕榈叶玩具) 面人(面粉玩具) 鹿鸟(糖玩具)三勿猴(石玩具)3.师生交流。(1) 你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玩具?(2)说说对这些玩具的感受:引导学生仔细观赏图片,了解民间玩具的材质、造型、色彩、花纹等特色,初步认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探究其制作方法。并以自主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玩具作出简单的评述。(3) 教师小结补充:续上述玩具:产于北京,风筝色彩鲜艳,造型简洁对称,其制作主要有扎、糊、绘、放四个基本过程。产于山西,中间滚圆两头细尖,可做成各种动物

4、形象,尾部有一竖一正两个小洞,用嘴一吹,就会发出呜呜的叫声。产于陕西,神态威风、可爱,造型简洁又有动感,头部纹饰多样,寓意吉祥和健康。 产于云南昆明,可在地上滚动,曾在民国年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其造型与色彩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产于湖南,利用棕榈叶编织而成,南方各省均有棕叶编织艺人。产自上海。湖北、山东、四川等省都有,它是用糖泥吹制或糖油浇著而成。产自山东,用滑石刻制而成,仔细观察可以看到 3只猴子的姿态各不相同。4.拓展表现。(1) 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一下民间玩具。你想用什么方式表现?你制作的玩具会用到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教师适当补充,鼓励学生大胆制作生活中的玩具,并能表现出自己的艺术特色。(2) 课后,拜访当地民间艺人,学习制作民间玩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