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语文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94724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中语文七(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苏教版初中语文语文七九年级九年级古诗古诗词鉴赏复习 七(上)诗词赏析赏析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次:旅途中停宿。 主题内容: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旅途思乡之作,诗人在江南北固山下停宿,清晨 为北固山下壮美秀丽的景色所陶醉,不由生起思乡之情。 名句赏析赏析: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写出春潮涨平之后, 江面十分开阔,一片白帆顺风而来。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分别以“生”“入”写海日和江春,将景 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在描写自然的时序交替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2、,蕴含自 然理趣,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景中含情,景中出 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折戟(j)折断的铁戟。戟,古代兵器。周郎:周瑜铜雀:铜雀台。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 主题内容:这首诗歌咏历史上面重大题材赤壁之战,从一件沉埋江底六百 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触物生情,抒发感慨,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 慨叹。这是由小到大的艺术手法。 名句赏析赏析: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议论构思巧妙,别出心裁地以两个 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富有情致,令人回味。 浣溪沙 苏 轼

3、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蕲(q)水 萧萧:拟声词,这里形容雨声。休将白发唱黄鸡: 用不着为自己的白发苍颜而伤感,说什么岁月无情,时光不再,仅听听黄鸡的 叫鸣声就可以了。 主题内容:这首词是苏轼游览清泉寺时,见溪水西流,有感而作。词的上阕描 写眼前生机勃勃、境界清远的自然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词的下阕就溪水西流 抒发感慨。 名句赏析赏析: 1上阕之景可描绘为:山下碧绿的兰草芽尖,浅浅地浸入潺潺流淌的澄澈小溪 中,涛涛松林间蜿蜒着一条黄澄澄的沙石小路,遇雨没有一点烂泥。暮色苍茫, 细雨

4、霏霏,这里传来杜鹃鸟一声声凄厉的哀鸣。 2下阕引用白居易诗句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表现词人 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和情怀。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Error!Error!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中庭:庭中,庭院中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主题内容:这首诗写中秋望月表达别离思聚的情意。 名句赏析赏析:结尾两句不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 气,将情思表达得蕴深沉。一个“落”字,新颖妥贴,化静为动,仿佛秋思随 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满人间似的,将无形的“情思”写得有形有声。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

5、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Error!Error!,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子由:苏轼之弟苏辙。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做成的楼 宇。宇,屋檐,引申为房屋。 胜:能承担,经得起。何事:为什么。婵娟:这 里指月亮。 主题内容: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 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转而为对离人的祝 福。全词表达

6、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名句赏析赏析: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富含哲理,作者由自然 现象想到人的悲欢离合,说明人月无常,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 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 2结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千古传唱的名句,表达词人对人类最真 挚的美好祝愿。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主题内容:诗的重点是写早春之景,小雨滋润大地,小草萌动生机。 名句赏析赏析:1后两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是议论,以对比手法, 突出了早春的可爱。 2“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全诗最为精彩的一句

7、。草因雨而绿,但初始时并 不是惹眼的一片碧绿,而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写出了早春特有的景色。西 江 月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主题内容:本篇描绘了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反映了作者对丰收怀有的喜悦之 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名句赏析赏析: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用“ 明月 ” “ 清风 ”与 “别枝 惊鹊 ” 和 “半夜鸣蝉 ”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 宜的深幽意境。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嗅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出了农村特 有的景色,也抒发了

8、词人的喜悦心情。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巧以数量词对仗,写出了骤雨初来, 大雨将至的情景。 4“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以倒装句式样表现了那座旧时相识的茅 店突然出现在眼前时的惊喜之情。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主题内容:秋词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的作品,他另辟蹊径,一反常调,以 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情景理结合,表现出 高扬的精神和开阔胸襟。 名句赏析赏析: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开篇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 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

9、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 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不仅写出了秋天的生机,更表现了诗人高扬的气概和开阔的胸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左迁:贬官降职。古人以右为尊,左为卑,故称。 主题内容:这是一片以景传情的怀念友人的诗。意境新颖,感情真挚。 名句赏析赏析:1诗的一二句以“杨花飘落”和“子规悲啼”融情于景,渲染并烘托了 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象征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2诗的三、四两句抒情,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 “我寄愁心与明月”意思是诗

10、人要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 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表达了诗人一片真挚的友情,一颗赤诚的心。迢迢牵牛星 Error!Error!迢牵牛星,Error!Error!皎河汉女。Error!Error!纤Error!Error!素手,Error!Error!札弄机 Error!Error!。终日不成章,泣 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主题内容:迢迢牵牛星这首诗是秋夜即景之作,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 牛的愁苦心情,比喻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 名句赏析赏析:诗中有六句以叠词起头,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美感。七(下)诗词赏析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11、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主题内容:这首诗描写破山寺禅院清晨的幽静景致,意境幽深,别具神韵。 名句赏析赏析: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描写一条隐藏于竹林之间的曲折小路, 一直通向幽深隐秘之处,写出了一幅山深林密,花木森森的幽邃的深山古寺图。 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曲折美、摇曳美的审美观。 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写禅房依山临水,飞鸟归栖,似觉愉情悦性; 潭水清澈,人游此境,顿感杂念全消。 3诗的最后两句写在这“万籁俱寂”之中,唯有钟磬之音传出,悠悠扬扬,不 绝如缕,以唯此一“音”衬托静境,以动写静,渲染出了破

12、山寺的幽寂氛围。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Error!Error!,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主题内容:这首诗写出了湖山之胜、登楼的喜悦,也写出了诗人的孤身漂泊之 感和家国多难的悲哀境界沉雄悲壮。 名句赏析赏析: 1颔联二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浩渺无垠的洞庭湖的水势。这一句说, 洞庭湖水势浩淼激荡,将吴楚分为东南两域,天地日月都像是在其中漂浮着, 不论白天还是夜晚。 2颈联二句,因湖山之景而触动身世之悲,写满腹的孤身漂泊之感与万里乡关 之思。 3末联仍写登楼时所感,由个人命运想到国家命运,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 之时愈不忘政局国

13、情的高尚品格。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 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 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 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 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主题内容:这是一首讽喻诗。诗歌一开头四句便交代了写作背景,表明是五月 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四句描写了妇女带着小孩赶往田间地头给正在割麦的青 壮年送水送饭的情景。接着,然后作者又描绘了更令人心酸的图景:“复有贫 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

14、手悬敝筐。”一个贫穷的妇女怀抱幼小的 孩子,手里提个破篮子在一旁拣拾收麦时遗落的麦穗,原来为了缴纳官税,她 家买光了田地,如今无田可种,只好靠着别人收割时散落的碎麦来过活!以上 描写的两种情景深刻地揭示了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的农民们的艰难生活,强烈 的讽谕尽在其中。在诗的结尾处,诗人触景生情,由农民们痛苦的生活联想到 自己的舒适与安逸,因此感到无比的愧疚与伤怀,诗歌也从上面的叙事转为抒 发内心的同情之意。 名句赏析赏析: 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描写青壮年们不辞辛劳地在南冈麦田低头收 麦的场景。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意思是尽管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但为了抢 收麦子而顾不得烈日的烘烤了

15、,写出了农民的矛盾心理。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Error!Error!下Error!Error!,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 生! 注释:八百里炙:指烤牛肉。 作:如。 的卢:骏马名。 主题内容:这首词上片描写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沙场上点兵时的壮阔场面。 “醉 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 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 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上句是看,此句是闻。接下三句写兵士们的宴 饮、

16、娱乐生活和阅兵场面, “八百里分麾下炙” 意思是:兵士们在军旗下面 分吃烤熟的牛肉。“五十弦翻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 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弓如霹雳弦惊”,比喻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 震。“了却君王天下事”两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 情,“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结句笔锋急转,“可怜白发生”是梦醒后的叹息, 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幻灭,表达了壮志未酬而年纪已老的境况。 名句赏析赏析: 1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沙场秋点兵”的场面: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 在检阅,准备出征。 2词的最后三句:表达了词人希望了却君王统一国家的心愿,同时也使自己名 垂青史,但却壮志难酬的悲愤感情。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 都护在燕然。 注释: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古诗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