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日考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93188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日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日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日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日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日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日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日考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左云高级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 日考题- 1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出题人:石新星出题人:石新星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 ) 1如右图所示,这样的“安全”局面最早被打破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鸦片战争 2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副 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 ”此馆 纪念的应是(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3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博士以 6 910 万港元成功购入圆 明园十二生肖

2、“水力钟”喷泉之马首铜像(右图),并决定 将铜像捐赠给国家。导致该国宝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 A日本军队 B俄国军队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4 “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 剿灭妖言传真经。 ”此诗反映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虎门销烟 D太平天国运动 5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 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木状态唤醒似 的。 ”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 ) A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官兵抗英斗争 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C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D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6

3、“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 与这首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7下表反映了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战争名称时间战争影响A鸦片战争18401842 年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 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 争18561860 年圆明园遭到破坏C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年清政府被迫开放上海、苏州 等地为商埠D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19001901 年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8义和团与太平天国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典型的两大农民运动,那么,与太平天 国运动相比,义和团运动的时代特点最突出地表现在(

4、) A群众基础 B救国主张 C革命矛头 D革命方式 9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左云高级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 日考题- 2 -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你认为此民谣应出自( )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义和团运动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鸦片战争期 间 10鲁迅先生曾说,辛亥革命后, “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 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 。材料反映的 实质是辛亥革命( )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反封建不彻底 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11.从 1876 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

5、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 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代表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的地回 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 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 ”李鸿章此话的 主要意图是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12.近代中国最终没有被列强“吃”掉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 B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清朝统治阶级的抗争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兴起 13.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 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南京条

6、约天津条约 北京 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此表反映的共同问题不包括( ) A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B “弱国无外交” C各条约均涉及割地、赔款、开埠 D列强均实行炮舰外交政策 14.在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就过之路 C.掀起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15.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 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 。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左云高级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 日考题- 3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7、 (共共 4040 分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1) 材料一展示的是哪两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情景?这两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影响?(12 分)(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中的成果?结合材料二中提供的历史信息,回答这次运动有何作用和局限?(14 分)(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取得的成果?结合材料三中提供的历史信息说明,这次运动有何历史意义?(14 分)左云高级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 日考题- 4 -参考答案1.D 图中材料形象地表示出了清朝所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局面。2. B 据材料中的“福建省福州市” “焚毒” ,可判断是林

8、则徐,因为林则徐出生在此,林则徐的主要事迹就是虎门销烟。3. D “水力钟”马首是在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被掠走的,罪魁祸首应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英法联军。4. D 解答本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材料中的“人无贵贱皆兄弟” “铲除鞑虏建天国”来判断应为太平天国运动。5. C 马克思的论述主要强调了鸦片战争对中国人民的唤醒作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战争,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深远影响。6. B 此诗为中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的诗。从诗句上的“东沟海战” “致远”舰(管带是邓世昌),这两点都是此题的突破点,中日双方在黄海海面进行了黄海海战

9、。7. B 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 南京条约是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故 A 项错误。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开放是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规定的,故 C 项错误。义和团运动爆发是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而不是其影响,故 D 项错误。圆明园大劫难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所为。8. C 义和团运动发生在 19 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因此义和团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也正体现了这一时代特点。9. B 应注意结合题干材料内容分析,判断民谣应出自义和团运动期间。10. C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

10、任务。由题干材料关键词“街上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可知 C 项符合题意。 、11.D 近代中国的外交。本题以烟台条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提取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题干李鸿章转弯抹角回应的信息可知,李鸿章以轮船未通航重庆为由拒绝英国要重庆立即对外通商的要求,A 项“利用” 、B 项“接受” 、C 项“借助”的表述与此信息不符。根据以上分析,答案为 D 项。12.A 13.C 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上述不平等条约都是在列强对华侵略战争后迫使清政府签订,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使得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里沉沦, ABD 都是共同点,C 不是共同点,如天津条约 辛丑条约并没有涉及

11、割地的要求,因此符合题意。 14.A 15.D左云高级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 日考题- 5 -16 答案:(1)南京条约 ,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太平天国运动。作用: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运动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局限性:阶级和时代局限性,不是先进的阶级,缺乏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指导。(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