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辛醇新装置集中投产 产能大增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689612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丁辛醇新装置集中投产 产能大增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丁辛醇新装置集中投产 产能大增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丁辛醇新装置集中投产 产能大增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丁辛醇新装置集中投产 产能大增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丁辛醇新装置集中投产 产能大增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丁辛醇新装置集中投产 产能大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丁辛醇新装置集中投产 产能大增(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装置集中投产新装置集中投产 产能大增产能大增 新装置集中投产新装置集中投产 产能大增产能大增 2010 年全球丁醇(正丁醇,下同)总生产能力约为 440 万 t/a,亚洲地区生产能力占全球生产能力的 40%,美 国、欧洲地区产能分别占 27%以及 22%。2010 年世界大的生产商是巴斯夫公司,其丁醇产能为 64 万 t/a,加上扬 -巴上海装置,公司合计产能达到 76 万 t/a。 截至 2010 年底,我国丁醇生产企业达到 7 家,总产能达到 55 万 t/a(见表 1),同比增长 44.7%;当年产量 为 42.5 万 t,同比上年增长不大,主要因为当年投产的装置产量贡献不大。 截至

2、2010 年底,我国丁醇生产企业达到 7 家,总产能达到 55 万 t/a(见表 1),同比增长 44.7%;当年产量 为 42.5 万 t,同比上年增长不大,主要因为当年投产的装置产量贡献不大。 下游消费增长较快下游消费增长较快 随着我国新建丁辛醇装置的投产,我国丁醇产能不断增长.同时,随着经济增长,下游行业扩能活跃,丁醇表观消费大幅飙升,从 2006 年的 61.5 万 t,增至 2010 年的 104.7 万 t,年均增长达 17.5%;表观消费猛增的同时,自给率不断下降,2010 年降至 10.6%,见表 2。 市场未来竞争加剧市场未来竞争加剧 2010 年我国丁醇走势呈大“扬抑扬”的

3、走势(见图 1),全年价格低点出现在 6 月份,华东市场价格为 10500 元/t;高点出现在 2 月份,价格达到 14500 元/t;全年高低点差价 4000 元/t。 年初 1 月,市场在上半月进口到货延误、台湾台塑丁醇装置停车等利好消息促进下出现快速拉升,单周涨幅 最高至 1000 元/t。市场大幅上涨缺乏下游积极性相应,下旬到货大幅缓解市场供应紧张,受此影响市场涨势放 缓,并于月底附近出现小幅走跌。尽管如此,市场高价位受供应面利好支持较为强烈,下游逐步跟涨使得整个一 季度市场价格基本保持着持续上涨态势。亚洲装置检修促使美金盘价格处于高位水平,为市场主要利好支持。 步入 4 月,扬-巴装

4、置检修消息对于各主要市场影响较为明显,虽然下游整体需求无明显好转迹象,但是消 息面利好促进下进口商订货积极性较高,借五一劳动节前气氛烘托,市场持续拉涨惜售推高价格。随五一假日期间大量进口到货,高位价格为下游所抵触,节后开盘短暂平稳后市场开始持续下滑。扬-巴检修利好为人们过分引用,进口到货集中促使市场出现一波深度下跌,本轮下跌延续至 6 月中旬。 由于行情持续走跌打压下游接货积极性,此轮走跌在低位附近出货明显亏损,市场整体信心严重受挫,厂家 为避免库存积压于 7 月开始保价销售。之后,随着厂家结束报价、市场现货消化至合理水平,正丁醇市场于 7 月 内出现反弹走高,持货商受前期亏损以及成本位偏高支

5、持竭力推行报盘,市场上涨较为顺畅。另外 7 月下旬台湾台塑报出当月第二起安全事故,丁醇装置受原料紧张被迫降低负荷,齐鲁石化丁醇装置短期停车给予月末市场有力促进。 受需求面平平影响,整个三季度市场波动空间较小,走势相对缓和,市场虽呈现上涨之势,但是受下游丙烯 酸丁酯工厂开工不足等原因制约,市场上涨受限。三季度市场上涨利好基本源自于厂家检修消息支持以及外盘价格上涨,内盘需求面难以出现好转。 10 月国庆长假期间进口到货稍有延迟,市场出现气氛好转,国内厂家集中上调报盘,单周上涨达 1000 元/t, 受此影响卖家惜售推涨积极性较高,价格快速拉升。由于需求面不佳以及卖家坚挺报盘,当月市场成交多集中于下

6、旬,卖家集中出货使得市场出现常规性下调。四季度正丁醇整体进口成本位处于较高水平,虽 10 月末市场出现一波快速下探,部分现货再次低于成本位成交,但是反弹同样十分迅速。四季度市场需求面偏弱,内盘市场多受进口成本支撑,市场虽延续缓步下行,但是走势缓和,市场积蓄一定反弹力量,参与者心态较为平和。尽管年末市场维持高位水平,但是进口市场高位使得进口商利润难以保障,终端需求不佳影响下市场走势较为缓和。 预测:随着拟建和在建丁醇装置的投产,国产货和进口货的市场争夺战将趋于白热化。2011 年,建议进口企 业在保障稳定供应基础上关注近洋船期,参照 2010 年进口成本均价评估远洋订单风险。 表 1 2010

7、年国内丁辛醇产能及产量 万 t/a 企业名称 产能 产量/万 t 备注 齐鲁石化 5.0 6.0 - 吉林石化 13.0 13.0 - 大庆石化 8.0 7.5 装置切换生产正丁、辛醇 北化四 2.0 2.0 - 扬子-巴斯夫 10.0 12.0 部分月份超负荷运行 利华益集团 8.5 2.0 2010 年 8 月 24 日附近开启 天津碱厂 8.5 0.0 2010 年 12 月末开启 合计 55.0 42.5 表 2 20062010 年我国丁醇表观消费量统计 万 t 年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自给率/% 进口依存度/% 2006 38.0 23.6 0.1 61.5 61.

8、8 38.2 2007 38.0 29.1 0.1 67.0 56.7 43.3 2008 35.6 24.5 0.2 59.8 59.5 40.5 2009 40.5 48.7 0.1 89.1 45.4 54.6 2010 42.5 62.3 0.1 104.7 40.6 59.4 2010 年丁辛醇大事记年丁辛醇大事记一、一、20102010 年辛醇经历迅速扩能阶段年辛醇经历迅速扩能阶段 20112011 年产能将迎来集中释放年产能将迎来集中释放06-09 年辛醇的产能基本处于稳定阶段,常年保持在 58 万吨/年。但由于辛醇历年利润较高,加上国内供应量偏少,因此 2010 年不少工厂开始

9、投建。其中,山东建兰公司 8 万吨/年的辛醇装置 2010 年 4 月正式投产。山东利华益 14 万吨/年的辛醇装置于 2010 年 8 月底正式投产投产。天津碱厂 14 万吨/年的辛醇装置于 12 月29 日开车,其后配套有 10 万吨的 DOP 装置。届时中国辛醇总产能增加到 94 万吨/年。比上一年将近增长 62%,属于高速扩张时期。辛醇进口依存度历年来均较高,08 年在 34%左右,09 年达到 47%,较 08 年上升13%。2010 年预计进口依存度在 48%左右,目前相对稳定。国内装置的投产,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辛醇对进口市场的依赖,使得内外盘价格倒挂的差距缩小。由于山东利华益和天

10、津碱厂分别在今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末投产,预计产能释放在 2011 年会集中体现。虽然,中国市场仍然供小于求,会有进口货源来中国,但后期市场供方强于需方的局势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二、二、20102010 年辛醇台湾进口货源增多年辛醇台湾进口货源增多2009 年(1-10 月)辛醇进口总量为 36.9 万吨,20010 年(1-10 月)进口总量为 38.8万吨,较 09 年同期相比增加 5.1%,属于稳定略增的态势。而比较进口来源国数量(下图)可以看到,前四名排名基本稳定。依次为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沙特阿拉伯。其中,2009 年 1 月 1 日开始,来自东盟国家的辛醇进口关税降低至

11、0%,东盟货源进口成本低,因此,印度尼西亚进口货源数量明显增加,在 09 年和 10 年间跃居第一。台湾在 2010 年排名第四,呈直线上升趋势。主要由于其自身下游 DOP 装置在下半年7-9 有长时间的停车,因此辛醇基本出口至大陆,从海关统计数量上看,在 7-9 月份属于激增月份,1-6 月总计进口 3963 吨,而仅 7 月单月就升至 9993 吨,8 月和 9 月分别在8001 吨、4858 吨,随后在 10 月又降至 1982 吨。台湾辛醇量的上升,属于短期行为,预计后期装置如正常运行,来大陆的量恢复至每月 1000-2000 吨左右。 20092009(1-101-10 月)月)-2

12、010-2010(1-101-10 月)辛醇进口量来源国统计月)辛醇进口量来源国统计三、辛醇市场淡旺季依然明显三、辛醇市场淡旺季依然明显 价格走势贴合价格走势贴合 DOPDOP 市场市场辛醇市场本年度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依然较大,淡旺季分水线较明显,价格走势呈 S 型波动,春秋两季的需求高峰波段价格上行走势明显,夏冬两季价格呈现下滑趋势。如图(1)2010 辛醇价格比较图,2010 年 1-4 月,8 月底-11 月左右,辛醇市场价格迅速上涨,主要由于下游 DOP 市场在春季和秋季是一个消费高涨期,随着旺季的到来,不少工厂开始备货和生产,在此区间内价格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5 月左右由于亚洲辛

13、醇装置集中检修、国际原油价格回升使得 5 月人民币价格冲高。而 2010 年 7-8 月,原油价格回落,再加上夏季下游需求步入淡季,辛醇市场需求减少,价格下跌。进入 11 月中旬后,冬季到来 DOP 需求回落,新的淡季来临,价格出现下跌。从图(2)2010 辛醇和 DOP 价格比较图,的比对上也可以看到,DOP 和辛醇呈现高依存度的正相关联系,DOP 华东价格的走势基本贴着辛醇同时波动。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到 2010 年辛醇走势和下游 DOP 波动联系紧密,辛醇受下游产品淡旺季的制约依然明显。 四、四、2010 年正丁醇进口量增长率较年正丁醇进口量增长率较 2009 年大幅回落年大幅回落根据

14、海关总署统计,2008 年 1-10 月中国正丁醇进口量 19.05 万吨,2009 年 1-10 月中国正丁醇进口量 40.71 万吨,2010 年 1-10 月中国正丁醇进口量 51.64 万吨,2009 年中国正丁醇进口增长率约为 114%。2010 年中国正丁醇进口量虽然有增加,但是进口增长率下降,仅为 26.8%。表格:2008 年 1-10 月-2010 年 1-10 月正丁醇进口对比 年度正丁醇进口量 (万吨)进口增长量(万 吨)进口增长率200819.05-1.46200940.7121.66114%201051.6410.9326.8%导致正丁醇进口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下:

15、1.2009 年的特殊形势: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国家的正丁醇需求量明显缩减,导致欧美地区正丁醇供应量过剩,可向中国出口的正丁醇数量增加;国内主要正丁醇生产企业之一齐鲁石化于 2009 年 4 月 15 日起实施为期 45 天的年度检修,使得国产正丁醇供应量缩减了约 1 万吨左右,为进口货的涌入让出了空间; 2009 年,我国宏观政策对房地产以及汽车制造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建筑用涂料以及车用涂料需求增加,导致正丁醇下游醋丁、丙丁需求量较 2008 年显著增加,从而拉动当年正丁醇需求大幅增长。由此可见,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 2009 国内正丁醇进口量以及进口增长率较之前都有较大幅度提升,而 2010

16、年度,这些导致进口增长率大幅增加的因素的力量相对较小,所以正丁醇进口增长率有所回落。2.2010 年国产正丁醇供应量增加:山东利华益 8.5 万吨/年的正丁醇装置于 2010 年 7月底试车并投产,8 月底开始批量对外供应正丁醇。国内正丁醇产能由 36.5 万吨增加到 45万吨,国产正丁醇的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对进口货的依赖程度稍有减轻。3.2010 年国内正丁醇需求量较 2009 年增加有限:正丁醇的主要下游产品为丙烯酸丁酯和醋酸丁酯。虽然丙烯酸丁酯今年发展形势良好,但是本年度并无大的扩产计划实施,因此产能较稳定,对正丁醇的需求拉动幅度有限;而醋酸丁酯的需求疲软状态延续时间较长,对正丁醇需求增长的支撑力度不够。所以,从下游企业的产能消耗来分析,国内正丁醇需求量增加幅度有限。综上所述,2009 年的特殊形势,2010 年国内正丁醇供应增加,以及下游需求增加幅度有限,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 2010 年 1-10 月正丁醇的进口增长率较 2009 年 1-10 月的进口增长率同比较大幅度回落。 五、五、2010 年山东利华益与天津碱厂相继开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