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5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五)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88608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5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2015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2015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2015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5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5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江苏省 20152015 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五)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五) 第第卷(卷(客观题 共 70 分)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并将答案涂入答题卡。)1.“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 )A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建制逐渐完善B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2 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 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B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C地方实行郡县制

2、D中央政府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 3.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4. 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明 ( ) A内阁和军机处职权渐重 B内阁和六部职权加强 C皇帝任人唯亲 D专制皇权加强 5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A B C D 6.下列内容中,来自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偿军费白银二亿两C允许在中国开设

3、工厂 D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中国人不得居住 多项选择 7.“日本此举不过寻常挑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是蒋介石对日 本侵华中哪个事变的反应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淞沪会战 8.全面评述中国近代史上的戊戌变法,准确的是( )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A B C D 9.下列关于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使人获得一些民主自由 D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10.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

4、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 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美国等建立北约 B中苏建交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欧共体成立 11.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 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12.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蓝本的,权利法案、1787 年宪法、法国 的人权宣言都是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上述材料表明罗马法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源头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

5、国的统治 C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律规范的汇编 D与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本质是一样的 13.根据 1787 年宪法的规定,美国通过实行哪一制度来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邦联制 D联邦制 14.下列哪些史实,体现了美国二战后的世界霸权政策 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 发动侵越战争 侵略朝鲜 对中国外交封锁政策 A B C D 15.“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 醉。”这一调笑令所调笑的生产工具出现在 (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隋唐时期 16.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的开创者是( ) A钱学森 B侯德榜 C钱三

6、强 D袁隆平 17.以下不属于洋务运动事业的是(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民用企业 B.兴办各种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C.编练海军、筹建海防 D.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 1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实现的。其中不属于国家资本主 义的形式的是 ( )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 C.生产合作社 D.经销代销 E.公私合营 1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有:( )瞎指挥 浮夸风 高指标 勤俭风 “共产风”A B C D20.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而中国政府却多次颁布禁海令,造成这种不同政 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7、制度 B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 C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 D所面临的国际环境 1932 年,罗斯福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说:“我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据 此回答以下题。21.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国家干预( ) A扩大消费带动生产 B使美元升值 C鼓励农民提高产量 D保护丧失支付能力的小银行 22.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最能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是 ( ) A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指令性计划指导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D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23.毛泽东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

8、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 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里批判的主要是 ( ) A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农业集体化C赫鲁晓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24.马克思这样评价“它消耗煤和水而自行产生动力,它的能力完全受人控制,这种 原动机是在城市使用的,不像水车那样是在农村使用的它的应用是普遍的,在地址选择 上不太受地点条件的限制。”这种原动机的改进者是 ( )A爱迪生 B富尔顿 C史蒂芬孙 D瓦特 25.“1975 年 12 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了 12 座战国至秦汉的古墓。在第 11 号 墓中出土地 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据此回答 1-3 题 1秦代竹简

9、上的文字,应该是 ( ) A小篆 B楷书 C金文 D隶书 26.“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 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 )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B李白出生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生于农民家庭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 27.战国时期,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的思想家是 ( )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28.对人文主义核心精神的表述,准确的是( )A反对神学世界观,要求自由平等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10、 D强调科学精神,反对宗教信仰 29.巴尔扎克撰写的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的是 ( )A西风颂 B战争与和平 C人间喜剧 D等待戈多 30.1931 年 10 月 18 日夜,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 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 ) A瓦特 B法拉第 C本茨 D爱迪生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5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1010 分,每一小题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填分,每一小题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填 写写“A”“A”,反之错误的填写,反之错误的填写“B”“B”。 31.资政新篇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11、根本无法实现。( ) 32.1972 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 ) 33.罗马法保护所有人的权利,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 34.“同光十三绝”是京剧走向成熟时涌现出的著名艺人。 ( ) 35.悲惨世界、枪杀马德坐市民、蓝色的多瑙河都体现了浪漫主义的风格和特征。( ) 第第卷(客观题卷(客观题 共共 3030 分)分)3 3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共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共 2020 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 (10 分) 材料一:日本学者藤村道生在一本书中写道:“战争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就在于它比任何 事情都更加使列强对中国的分割变成了现实新兴的日本获得了台湾,并宣布领有尖阁群 岛。” (1)据材料一回答日本是通过哪次战争获得台湾的?(1 分)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 了什么影响?(1 分)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中华民族已 人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经 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 我中华民族百年来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1945 年 9 月 5 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2)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根据材料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2 分)材料三: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积极同 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 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70 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什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