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你寄过贺卡吗 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86709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你寄过贺卡吗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你寄过贺卡吗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你寄过贺卡吗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你寄过贺卡吗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你寄过贺卡吗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你寄过贺卡吗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寄过贺卡吗?你寄过贺卡吗?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从身边寄收贺年卡这样的“小事”来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统计、估算等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通过古今造纸过程的演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收集个人和家庭去年一年所收到的贺卡数量;2、查找有关贺卡、造纸、环

2、保、邮政的资料;3、调查全校的学生数及所在城市的人口。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一、情景导入:1、出示贺卡。贺卡的作用是什么?(贺卡可以帮助人们传递友情和祝福。 )2、这是贺卡对我们有利的一面,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贺卡和我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呢?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贺卡。先说贺卡的作用,接着话题一转,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他们从没想过的问题上,发散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观看视频短片:贺卡的制作过程短片内容:砍伐大树、用木头造纸、造纸厂排放污水、印制贺卡等。同学们,看了这个短片,你有什么

3、想法?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贺卡的制作过程,丰富对贺卡的感性认识,补充完善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正确认识贺卡与环境的关系作铺垫。学情预设: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贺卡制作过程的了解,应该能说出:制作贺卡会砍伐很多大树;毁坏森林;污染水源;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等。如果学生说不出或说得太散,教师要及时地给与引导。2、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年收到的贺卡需要砍掉多少棵 3 米高的大树吗?设计意图:在学生对贺卡的认知基础上,根据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了这一问题。引发学生对贺卡与环境的关系的思考,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激活学生的思维,留给学生较大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选择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

4、决这一问题。小组活动:根据课前收集到的数据,统计本组成员个人和家庭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组个人和家庭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统计表成员总计平均个人家庭根据统计数据估算解决下面问题:全班个组,共收到贺卡约张;全校人,共收到贺卡约 张;本市约人,共收到贺卡约张。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根据统计的结果,利用“总数”和“平均数”这两个统计量,估计全班、全校以及全市共收到多少张贺卡,认识到“总数”和“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学情预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于估算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得到的数据不一定相同,只要不出现计算错误,就不要对估算结果作统一要求。如果学生对本校

5、和本市的人口不清楚,教师要及时告诉学生。知识链接:统计是关于收集数据、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且应用这些知识做出推断的学科。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用统计来认识事物的步骤是:研究设计抽样调查统计推断结论。3、课件出示阅读资料:、生产 2000 张贺卡要消耗 1 棵 3 米高的树。、根据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对北京地区机关、学校、企业、商社及邮电等部门的调查,该市每年圣诞节至春节期间的贺卡邮寄量达 3000 多万张,相当于砍伐 10 年生树木 1 万多棵。、回收 1 吨废纸,可以少砍 11 棵大树,生产 800 千克好纸,减少三

6、分之一的水污染,节省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根据阅读资料和统计数据小组合作估算解决下面问题:、全校同学和家庭一年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伐棵 3 米高的大树。、我市有人,按照上述数据推理,所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伐棵 3 米高的大树。、想一想,我国有约人,按照上述数据推理,所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伐棵 3 米高的大树。设计意图:利用比较大的数据激发学生保护森林的决心,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4、课件出示阅读资料、邮寄一张贺卡平均消费 3 元;、一张贺卡平均约重 20 克;、每生产一张贺卡排放污水约 3 千克。根据阅读资料和所得数据想一想:少寄贺卡有哪些好处?设计意图:根据阅读资料和调查统计的结果,引发学生多方面、多

7、角度的思考,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让学生体会用数据来说明问题,渗透统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情预设:要引导学生根据制作贺卡砍伐大树的棵数、邮寄贺卡所需钱数、贺卡的重量、生产贺卡排放污水的重量等数据,说出少寄贺卡的好处。如:保护森林,保护大自然;减少污染,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节约资源;减少邮政压力;节约开支等。5、怎样才能正确解决因贺卡带来的环境问题呢?小组合作交流“节约用纸,拯救树木”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掘切实可行的“节约用纸、拯救树木”的有效措施,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情预设:

8、学生通过有效的数学学习,可以得出以下具体措施:废物利用,制作环保贺卡;节约用本,不撕纸,作业本双面写;节日问候用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交流等形式;回收旧书旧本等。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为贺卡和环境有什么关系?你还有什么问题和好的建议?四、拓展活动四、拓展活动1、查阅资料、收集数据,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找一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浪费资源的问题。2、在社区开展假日小队活动,以各种形式(如作版面、黑板报、演讲等)宣传环保知识。设计意图:是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去发现、分析和解决。使学生通过活动由认识到行动,由从自我做起到影响周围的人。 设计思路:设计思路:在学生已有的统计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对收到贺卡数量的统计,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根据所提供的参考资料对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出合理解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体验统计对决策的作用,感受在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