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喜气洋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78816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喜气洋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喜气洋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喜气洋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喜气洋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喜气洋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喜气洋洋喜气洋洋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二、重点、难点。二、重点、难点。重点:重点:了解收集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有关的美术作品,学会剪简双喜,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难点:难点:了解传统喜庆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拓展简单双喜,剪出带装饰图形的、变化丰富的双喜。三、教学设计三、

2、教学设计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学生)各种方便携带的喜庆用品、彩纸、剪刀、胶水。(教师) 喜洋洋音乐磁带、红绸带。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1.1.组织教学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材料工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2.2.激趣导入。激趣导入。(播放喜洋洋乐曲)(1)说说听到这个乐曲有什么样的感受。(2)出示红绸带,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谁能用它为音乐配上动作?(指名学生表演)(3)请学生选择自带的喜庆物品,随音乐尽情地舞起来。(4)揭示课题喜气洋洋 。3.3.欣赏感知。欣赏感知。(1)提问:在我们中国,哪些日子是喜气洋洋的?人们用什么表现节庆日的喜庆气氛呢?(2)欣赏教科书第 12、第 13 页

3、图片。(3)提问: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最喜欢用什么颜色?为什么?(高兴时人心里都是暖洋洋的,所以宜用暖色)(4)重新回顾刚才的图片,了解用暖色表现喜庆气氛的特点。(5)欣赏教科书第 14 页图片,说明在以暖色为主的作品中适当加点其他颜色,会使色彩更丰富,喜庆的效果更强。4.4.创作表现。创作表现。(1)提出要求:用彩纸把教室布置成喜气洋洋的气氛。(2)学生分组讨论创作方法。(3)播放喜洋洋乐曲,学生分组创作。5.5.交流评价。交流评价。(1)小组互评。(2)提问: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有什么样的感受?6.6.课外作业。课外作业。(1)搜集带“喜”字的物品。(2)向大人学剪一个双喜字。第二课时第二课

4、时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带“喜”的物品,向家长学剪“喜”字,红纸、剪刀。(教师)不同特点的双喜字范作若干,红纸、剪刀。教学过程1.1.组织教学。组织教学。检查准备情况,安稳学生情绪。2.2.激趣导入。激趣导入。说说与喜字有关的成语、故事。3.3.展示交流。展示交流。(1)展示带“喜”的物品,说说这些“喜”都有什么特点。(2)提问:为什么这些“喜”都是“双喜”?(成双成对)(3)展示课外学剪的“喜”字,交流评价。(4)交流双喜字的剪折方法,说明折法的道理。4.4.欣赏激趣。欣赏激趣。(1)出示有变化有装饰的红双喜范作(改变笔画形状,改变外形装饰) 。(2)说说这些双喜有什么特点。5.5.探究方法。探究方法。(1)提问:这些不同外形,或有装饰物的双喜是怎么剪出来的?(2)小组讨论折剪方法。(3)反馈学生交流结果。(4)根据学生描述,教师示范。6.6.学生创作。学生创作。剪一个有变化装饰的双喜字。7.7.展示评价。展示评价。8.8.课后延伸。课后延伸。用剪双喜的方法剪其他表示吉庆的字,如“吉” 、 “福” 、 “寿”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