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78486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题名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授课者:授课者:_张卫民张卫民_ 单位:莫旗一中单位:莫旗一中 授课年级授课年级;_;_高一高一_ _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_9_9 月月 2222 日日_ _ 章节章节 名称名称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行星地球的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的第二课时课课 时时1 课时课时课标课标 依据依据地方时、昼夜交替、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课型新课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1.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理解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能正确判断晨、昏线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规律理解地方时,日界线的产生、时区的划分及掌握相关计算

2、 2、能力目标、能力目标 通过模拟自然现象自行分析掌握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 力、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3、态度、情感及价值观、态度、情感及价值观 尝试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高探索自然奥秘的兴 趣内容内容 分析分析地球的运动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节教材的内容有: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地方时、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等地理意义;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它的周期、速度、方向等基本运动特征的基础上,学习地球自转会产生的地理意义,这部分知识是整个高中地理知识的难点,也是重点,内容抽象,学生理解较困难。学情学情 分析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大小周期、方向

3、、速度等知识,并且初中也了解过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所以现在学习地球自转地理意义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但知识内容抽象,学生理解较困难。知识点知识点 (章、节)学学 习习 具具 体体 目目 标标学学 习习 目目 标标自转的地 理意义理解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能正确判断晨、昏线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规律理解地方时,日界线的产生、时区的划分及掌握相关计算项项 目目内内 容容对对 策策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理解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能 正确判断晨、昏线 2.理解地方时,日界线的产生、时区 的划分及掌握相关计算案例分析法、 合作探究法、 设问引导法、启发引导法 模拟演示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同教

4、学重点对策2学生课前学生课前 需要做的需要做的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复习地球自转的基本运动特征。学习环境学习环境( )普通教室( )多媒体教室( )网络教室( )其它教 室知识点 编 号学习 目标媒体 类型媒体 内容 要点教学 作用使用 方式所 得 结 论占用 时间媒体 来源1理解昼夜 现象图片 经纬 仪模拟 演示直观 形象设问 引导晨昏圈 的特征 及判读10 分 钟网络2地方时、 区时、日 界线例题习题具体 例题知识 运用设问 引导 分析具体欣 赏方法10 分 钟网络教教 学学 媒媒 体体 的的 选选 择择3课堂巩固训练习题具体 习题巩固训 练小组 合作 探究欣赏特 征分析 成因20 分 钟网络

5、关于 教学 策略 的选 择 例题分析法、模拟演示法 、合作探究法、设问引导法教学教学 环节环节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媒体 应应 用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导导 课课 设设 计计有德国世界杯设问导入 自主探究教学 目标 展示激发学习热情课课堂堂教教学学过过程程新新课课教教 学学设设 1.请学生快速浏览教材, 设问 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 义有哪些方面?(昼夜交替、 地方时、水平运动的物体偏 移)一、昼夜交替: 2.借助经纬仪模拟演示: 经纬仪不动:设问 2:会产生 什么现象?(昼夜现象)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 线有什么特点?(与赤道相 交并平分、与光线垂直、是 大圆) 设问 3:为什么会产

6、生昼夜 现象?(地球是一个不发光学生快速 浏览教材, 自主探究观察,思 考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观察,归纳 能力 变抽象为直观,降低 知识难度 设问环环相扣,层层 递进,自然而然的传 授知识3计计新课教学设计不透明的球体) 3.师生共同绘太阳光照图 设问 4:为什么我们有时是 白天,有时是夜晚?(地球 自转) 4. 借助经纬仪模拟演示自 转:设问 5:晨昏圈如何运 动?(自东向西) 设问 6:如何判读晨线、昏 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看:由昼进入夜为 昏线; 由夜进入昼为晨线) 5.布置例题巩固。 (师生共 同完成)略 二、地方时: 6. 借助经纬仪模拟演示自

7、 转:设问 7:同纬度上的两 点,偏东的点先看到日出, 还是后看到日出?(先) 引入地方时,教师讲解推 导得出:经度每隔 15,地 方时相差 1 小时;经度每隔 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东“+”西“-” 例题:略 教师承接过渡:如果每个地 方都使用自己的地方时,世 界会怎样?引入时区: 师板画时区的划分并讲解: 知识讲解为统一起见,国 际上采取全世界按照统一标 准划分全球时区,实行分区 计时的方法,将一定范围的 地方时统一为相同的区时, 为生活和计算带来方便。根 据一昼夜 24 小时,将全球 划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 区跨经度 15,各个时区都 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作为该时区的区时

8、。相邻时 区,时差为一小时,当两时 区同时位于东时区或同时位 于西时区时,时差为两时区 数之差;当两时区一个位于 东时区,一个位于西时区时,动手绘图 巩固,理 解 探究观察,思 考探究巩固,理 解 运用运用观察,思 考探究积极思考 领会知识出示 例题及时应用,巩固知识 自然过渡,引入新知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 探究能力 变抽象为直观,降低 知识难度 设问环环相扣,层层 递进,自然而然的传 授知识及时应用,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归纳 探究能力 变抽象为直观,降低 知识难度突出重点,层层递进 推到规律简便直观,便于提炼 规律,精炼简洁4新课教学设计时差为两时区数之和。 7.布置例题巩固。 (师生共

9、同完成)略例题引入日界线:教师活动1884 年的国际经 度会议,规定了原则上以180 经线作为地球上“今 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 日期变更线”即“国际日界 线” 。 知识讲解实际中, 为避免日界线从某个国家或 岛屿穿过,将某个国家分成 两个日期,实际的日界线为 折线。自然界线:零点时刻 所在的经线。 布置例题巩固。 (师生共同 完成)略。 8. 教师知识梳理 1、发生偏向的原因:地球 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 2、偏向:在水平运动物体 原运动方向上,北半球向右 偏 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 例题巩固。 (师生共同完成) 略。 巩固理解 运用识记知识巩固运用应用出示 例

10、题出示 例题及时应用,巩固知识及时应用,巩固知识及时应用,巩固知识巩固巩固 练习练习布置习题合作探究展示 案例巩固知识讲评讲评 修正修正展示正确答案分析展 示结论展示 正确 答案明确知识促进促进 迁移迁移布置作业合作探究检测教学效果个性个性 化教化教 学学合作探究,模拟演示,设问引导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1 昼夜交替 2地方时 3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移 课 堂知 识 点学习目标试 题 及 内 容5昼夜 交替理解应用太阳光照图晨昏线及判读地方 时, 区时理解应用太阳光照图、地方时,区时计算巩 固 练 习日界 线理解应用北极俯视日期划分图、日界线判读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略课课 堂堂 小小 结结 及及 布布 置置 作作 业业课后训练课后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