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混凝土基本原理试验报告小偏心受压(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678085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济大学混凝土基本原理试验报告小偏心受压(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同济大学混凝土基本原理试验报告小偏心受压(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同济大学混凝土基本原理试验报告小偏心受压(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同济大学混凝土基本原理试验报告小偏心受压(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同济大学混凝土基本原理试验报告小偏心受压(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济大学混凝土基本原理试验报告小偏心受压(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济大学混凝土基本原理试验报告小偏心受压(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装 订 线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小偏心受压短柱试验报告试验名称小偏心受压短柱试验报告试验课教师姓名学号手机号理论课教师日期2012 年 11 月 6 日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1 装 订 线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1. 试验目的试验目的 (1) 参加并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内容,理解和掌握钢筋混凝土柱小偏心受压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通过实践掌握试件的设计、实验结果整理的方法。(2) 观察小偏心受压短柱的破坏过程,记录钢筋混凝土柱的应变、绕度及裂缝的发展情况。2. 试件设计试件设计 2.1 材

2、料选取材料选取 钢筋选取级钢筋作为箍筋,级钢筋作为纵筋;混凝土选取 C20 混凝土。 2.2 试件设计试件设计 (1) 试件设计的依据为减小“二阶效应”的影响,将试件设计为短柱,即控制。通过调整轴向力的作5/0hl用位置,即偏心距,使试件的破坏状态为大偏心或小偏心破坏。0e(2) 试件的主要参数见下表 1试件尺寸(矩形截面)混凝土强度等级纵向钢筋(对称配筋)箍筋纵向钢筋混凝凝土保护层厚度配筋图偏心距0emmlhb65015015020C144)2(1006mm15(下图)mm20试验配筋图等如下图 1 所示:表 1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2 装 订 线 COLLEGE OF CIVIL

3、ENGINEERING2.3 试件制作试件制作 试验试件在室内浇筑制作,并于养护室与材料试验试件同条件进行试件养护。在实验前宜将时间表面刷白,并分格画线。材料试验试件的制作与养护均根据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 规定,试件尺寸为 100mm100mm300mm,将试件在 203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试块留设时间:2012 年 9 月 20 日,试验时间:2012 年 11 月 7 日。钢筋样留取自不经切削加工原截面钢筋,各尺寸留样长度按基本长度进行留HLL20取,其中为 5(为钢筋直径) ;h 为夹头长度通常取 100mm 左右

4、。0L0d0d3. 材性试验材性试验 混凝土强度实测结果试块留设时间:2012 年 9 月 29 日试验时间:2012 年 11 月 7 日试块养护条件:室内与试件同条件养护 各材料性能见下表 2试件尺寸100mm100mm300mm试件轴心抗压强度/MPa平均轴心抗压强度/MPa评定轴心抗压强度/MPa推定立方体抗压强度/MPa推定轴心抗拉强度/MPa推定轴心抗拉强度/GPa19.219.818.819.318.324.11.9728.37注:轴心抗压强度根据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 评定;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5、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推定。 钢筋强度实测结果图 1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3 装 订 线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10.0716.3411.0216.506光圆9.6210.2416.2416.3636257959.5588.8260.8490.3914带肋57.4559.4588.8789.363865814. 试验过程试验过程 4.1 加载装置加载装置 柱小偏心受压试验的加载装置如下图所示。自平衡加载试验系统,采用千斤顶加载,支座一端为固定铰支座,另一端为滚动铰支座。铰支座垫板应有足够的刚度,避免垫板处混凝土局压破坏。 (图2) 4.

6、2 加载制度加载制度 (1) 单调分级加载机制在正式加载前,为检查仪器仪表读数是否正常,需要预加载,预加载所用的荷载是分级荷载的前 1级。正式加载的分级情况为:0,20kN,40kN,60 kN,100 kN,140 kN,180kN,220 kN,260kN,300kN。当加载到 300kN 后,拆除所有仪表,然后加载至破坏,并记录破坏时的极限荷载。每次加载时间间隔为 5min。(2)承载力极限状态确定方法对柱试件进行偏压承载力试验时,在加载或持载过程中出现下列标记即可认为该结构构件已经达到或超过承载力极限状态,即可停止加载:受压区混凝土的压碎破坏;对有明显物理流限的热轧钢筋,其受拉主筋的受

7、拉应变达到 0.01;受拉主钢筋拉断;受拉主钢筋出最大垂直裂缝宽度达到 1.5mm;4.3 量测与观测内容量测与观测内容 4.3.1 荷载荷载 荷载由 40_1 通道进行记录,其随时间记录值如下表 3:荷载/kN荷载/kN时间40_1时间40_12012/11/6 12:58-0.4952012/11/6 14:45-340.7732012/11/6 13:50-19.9482012/11/6 14:47-360.2272012/11/6 13:57-39.7322012/11/6 -380.176图 2表 2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4 装 订 线 COLLEGE OF CIVIL EN

8、GINEERING14:482012/11/6 14:00-60.0932012/11/6 14:48-398.5572012/11/6 14:08-100.2372012/11/6 14:48-420.4022012/11/6 14:12-140.0522012/11/6 14:49-440.4342012/11/6 14:17-179.7012012/11/6 14:49-459.3112012/11/6 14:26-220.0932012/11/6 14:49-470.6862012/11/6 14:31-259.7422012/11/6 14:49-480.662012/11/6 14

9、:38-299.7212012/11/6 14:51-460.3812012/11/6 14:40-320.248 4.3.2 钢筋应变钢筋应变 由布置在柱内部纵筋表面的应变计量测,钢筋应变测点布置见下图 3:其中左图应变片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对应号码为 8(4), 5(1), 7(3), 6(2)。括号中的数字为后面对应处应变片号码;相应的右图上个应变片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对应号码依次为 4(3), 1(2), 8(7), 5(6)。1-8 号应变片分别对应 47_1 到 47_8 通道。则相应 荷载纵向钢筋应变 试验数据见下表4:荷载/kN纵向钢筋应变 40_147_147_247_347_4

10、47_547_647_747_8 -0.495-4-1000100 -19.948-52-541-120-60-78-15-10 -39.732-114-120-1-25-119-147-23-18 -60.093-178-188-12-58-183-219-36-27表 3图 3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5 装 订 线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100.237-304-319-24-96-316-353-55-48 -140.052-428-441-42-124-446-480-70-72 -179.701-558-569-61-148-578-605-6

11、9-90 -220.093-698-708-88-174-722-730-81-110 -259.742-840-848-112-194-861-834-93-130 -299.721-1004-1008-136-207-1014-951-107-150 -320.248-1082-1081-147-214-1084-1004-113-161 -340.773-1179-1169-156-223-1174-1070-117-171 -360.227-1260-1238-165-232-1236-1122-119-180 -380.176-1311-1286-174-233-1284-1167-

12、123-188 -398.557-1385-1348-183-241-1339-1215-121-196 -420.402-1491-1440-191-253-1420-1274-116-204 -440.434-1593-1525-199-250-1454-1332-102-209 -459.311-1688-1614-205-269-1562-1392-85-212 -470.686-1730-1656-208-271-1595-1423-78-215 -480.66-1808-1735-211-275-1656-1474-65-212 -460.381-1804-1755-203-268

13、-1655-1477-40-189对应纵筋应变曲线图如下图 44.3.3 混凝土应变混凝土应变 由布置在柱内部纵筋表面混凝土上的应变计量测,混凝土应变测点布置如右图 5:位移计位置如图 5,编号分别为1、2、3、4,对应记录通道为 46_1, 46_2, 46_3, 46_4。表 4图 4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6 装 订 线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相应 荷载混凝土应变 试验数据见下表 5:荷载/kN混凝土应变 40_146_146_246_346_4曲率-0.495-0.012000.004-1.3E-06 -19.9480.0160001.33E-0

14、6 -39.7320.012-0.004-0.004-0.0081.67E-06 -60.0930.012-0.004-0.008-0.0120.000002 -100.2370.012-0.012-0.024-0.0394.25E-06 -140.0520.008-0.019-0.035-0.0474.58E-06 -179.7010-0.023-0.055-0.0715.92E-06 -220.0930.012-0.019-0.075-0.0958.92E-06 -259.7420.008-0.023-0.083-0.1119.92E-06 -299.7210.008-0.038-0.103-0.1341.18E-05 -320.2480.008-0.042-0.106-0.151.32E-05 -340.7730.012-0.042-0.118-0.1621.45E-05 -360.2270.012-0.046-0.13-0.171.52E-05 -380.1760.004-0.046-0.134-0.1821.55E-05 -398.5570.008-0.05-0.15-0.1971.71E-05 -420.4020.008-0.058-0.166-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