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竹峪中学-王晓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71906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竹峪中学-王晓娟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竹峪中学-王晓娟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竹峪中学-王晓娟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竹峪中学-王晓娟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竹峪中学-王晓娟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竹峪中学-王晓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竹峪中学-王晓娟(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课题:第三单元教学课题:第三单元第十三课第十三课 秦帝国的兴亡秦帝国的兴亡班级:七年级一班班级:七年级一班 授课人:王晓娟授课人:王晓娟一、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1.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1)了解秦统一的背景;知道秦兼并六国的过程及完成统一的时间。(2)知道秦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3)通过对秦始皇其人和他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学习和认识,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4)阅读“秦疆域图” ,培养识图能力。(5)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知道起义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历史地位。(6)了解楚汉战争的史实。2.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学习收集成语典故的

2、方法,通过讨论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 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知道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秦统一的历史意义。2 2、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秦统一的历史背景。三、三、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 13 课秦帝国的兴亡一、 “秦王扫六合”秦的统一(前 221)“纸上谈兵”二、秦末农民战争秦的

3、灭亡(前 206) “揭竿而起” “破釜沉舟”三、楚汉之争西汉建立(前 202)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四面楚歌”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复习战国形势师:我国在夏、商、西周以后经历了长达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 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分裂状态。请同学们回忆战国时有哪几个大的诸侯国?(选学生回答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并出示“战国形势图”)师:在秦完成统一大业中,秦王嬴政的功绩是不可忽视的。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活动,同学观看课本上“秦始皇像” ,还有幻灯片显示的人物画像,并结合课本上李白的诗,摹仿并描述一下秦始皇千古一帝的风貌和神韵。生:每组选出两位学生,一位表演,一位描述。师:

4、鼓励、赞扬、补充学生发言,通过活动师生获如下认知:画像上的秦始皇目光炯炯,一手指向前方的威严而傲慢的神态,流露出了当年威震六国,一统天下的壮志雄心;他头戴冕旒,身穿龙袍,腰佩宝剑,显示了他那唯我独尊、君临天下的帝王身份。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正好是对这幅像的生动写照“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一、一、 “秦王扫六合秦王扫六合”幻灯出示秦统一前的历史背景材料。师:通过背景材料的分析,让学生总结: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代表发言)1. 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政治:春秋战国长期分裂,统一成为大势所趋。经济:公元前 356 年,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

5、最强的国家。军事:公元前 260 年,长平之战后,六国无力抗秦。主观: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生:讲述长平之战(纸上谈兵)。2 2、秦统一六国的过程:、秦统一六国的过程:幻灯片出示“战国七雄”图,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合纵”、 “连横”政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最终统一并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师:让学生在书上找出秦统一的时间、兼并六国的先后顺序、建都地点。小组代表回答。 (并显示幻灯片:秦疆域图)师:让学生画“秦疆域图” ,并写出它的四至。3 3、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秦统一的历史意义:教师引导学生从统一的原因进行分析,让学生积极讨论,进行总结,然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作适当

6、点评,并进行补充。(1)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2)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我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3)秦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4)秦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大融合。师:学生阅读每课一得:你知道皇帝称号的由来吗?问:秦王嬴政幻想秦的统治世代继续下去,他自称始皇帝,后代为二世、三世以至千世万世。强大的秦王朝是否像秦始皇所设想的那样传至千世万世呢?出示幻灯片“孟姜女哭长城”以及“阿房宫的复原图”图片。幻灯出示材料:()徭役、兵役负担沉重。据史书记载,修骊山陵的有万人;北击匈奴、筑长城的有万;移民戍守越族地区万,以上共

7、计万。再加上修建驰道的,建筑宫殿的,更有大量日夜奔走于途,运输粮食的。所以秦朝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当时全国总人口大约万,减去妇女万,男子万中除去老弱病残,青壮年男子总数也只有三四百万人。因此, “丁男”全部服役也不够,连“丁女”也抽调去运输粮饷,出现了“丁男被甲、丁女转输”的现象。()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以上交给国家。()秦朝的刑法很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腰斩、车裂等十多种,还有族诛和连坐。据统计全国的刑徒有万人以上,占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劳动人民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残酷的镇压,全国变成了一个大监狱。()秦二世即位后,他的统治残暴程度同其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加激化

8、了阶级矛盾。学生讨论:秦建立以后,秦始皇过度地使用民力,超负荷地征收赋税,使用严酷的法律。残暴的统治终于触发了秦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以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役多税重刑酷秦二世统治更为残暴 暴政 反抗二、二、 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根本原因时 间起义地点领导人口号建立的政权历史地位结果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表格,小组代表回答。请一位同学讲述“揭竿而起” 、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成语典故。师:非常精彩。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各地的反秦斗争仍在继续,项羽与秦兵在巨鹿展开决战。刘邦趁机攻取咸阳,秦朝统治者无力抵抗,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三、三、 楚汉战争:楚汉战争:学生自读课文,完

9、成下表。学生代表回答。时间交战双方目的结果师区分楚汉战争与农民战争的性质:楚汉战争已不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是区别于农民战争的另一 场战争。它是项羽和刘邦为争夺统治权而战的,所以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项羽和刘邦已经不是农民起义领袖,他们的身份分别是“西楚霸王”和“汉王” 。(组织学生表演“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四面楚歌”的成语典故。 )四、四、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本节课是按照秦的统一灭亡建立西汉这样一个历史线索来展开的。首先,秦的统一,同学们要知道统一的时间并建立了 一个怎么样的国家,会探讨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其次,秦的灭亡, 206 年由陈胜吴广起义而开始的秦末农民战争于 公元前 206 年

10、推翻秦的统治。第三,西汉建立,公元前 202 年 秦灭亡后,刘邦项羽为争夺统治权,进行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 汉之争。刘邦胜,于公元前202 年建立西汉。五、课堂练习:五、课堂练习:1.历史连连看:(1)纸上谈兵 A 鸿门宴(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B 巨鹿之战(3)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C 长平之战 (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D 垓下之战(5)四面楚歌 E 陈胜吴广起义2.填空:一、秦灭六国,统一天下1.秦国的崛起:_变法,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2.关键战役:公元前_年,秦军取得_之战的胜利,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3.秦灭六国:公元前_年,秦国先后兼并了_六国。4.秦的统一:公元前_年,秦王

11、_定都_,自称_ _,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的中央集权国家。5.历史意义:结束了_的局面,将中国历史_。二、陈胜吴广起义1.秦灭亡的根本原因:_;直接原因:_。2.起义的时间:_。3.起义的经过:陈胜吴广率众在_发动起义,建立了_政权。4.历史意义:(1)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_;(2)沉重打击了_。三、楚汉战争1.秦朝灭亡后,_和_为争夺天下展开了战争。2.结果:公元前_年,_打败项羽,建立_。作业:一、画秦朝疆域图 ,并写出四至。二、思考: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二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的是谁?有什么历史功绩?材料二中的“一夫”指谁?你能回答材料二中的问题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