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信息在电视广告中的作用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667056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间接信息在电视广告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间接信息在电视广告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间接信息在电视广告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间接信息在电视广告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间接信息在电视广告中的作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间接信息在电视广告中的作用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电视广告的信息构成,论述了间接信息在广告传播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运用表现因素色彩、音乐、情节等,拓展广告信息内涵,使其在有限的时段传达更为丰富的内容。 关键词电视广告;间接信息;信息增殖;传播效果 只有在传播过程中能够增殖的信息,才易于产生更大的效果,使传播转变成为价值化行为和诱惑方式。那么在广告竞争日趋激烈,刊播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以秒为收费单元的电视广告,其构成信息能否增殖,产生更大的传播效果呢? 一、电视广告的信息构成 电视广告通常包含准确的直接信息和丰富的间接信息。直接信息是广告的第一性信息系统,通过语言文字、数据图表直观表现出来。而间接

2、信息属于广告的第二性信息系统,利用字体、色彩、音乐、情节等表现因素,使受众形成感觉信息。一般而言,人们往往注重直接信息的传播,忽视间接信息的挖掘。其实,电视广告本身具有极大的信息张力,只要调动好表现因素,便有可能营造出更为广阔的信息空间。因此,挖掘广告间接信息潜能,实现信息增殖,对增加有效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间接信息具有增殖作用 回顾电视广告不难发现,有些广告让受众感到单调、乏味,有些广告却显得生动、形象,甚至能够激发人们联想,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为什么会产生如2此不同的传播效果呢?毋庸质疑,直接信息是否明晰、准确,直接影响广告的传播效果,然而,间接信息的合理使用,却能够在有限

3、的时空传递超越自身的信息内涵,丰富和拓展广告信息的外延空间。 之所以说间接信息能够增殖,是因为在传播领域,不同层次的受众面对广告中丰富的表现因素,会在自身知识、经验、情感基础之上,运用联想赋予广告新的内容,产生了信息的增殖作用。接受美学大师伊塞尔指出, “效果及反应既非本文固有的所有物,也不是读者固有的所有物;本文表现了一种潜在性,而它在读者阅读过程中得到现实化”。 “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中央电视台曾经播过一则菲利浦音响的广告,其中音乐的巧妙运用就体现了间接信息的独特魅力。广告自始至终流淌着婉转、低沉的音乐,如歌如诉的音乐成

4、为某种形象或意义的载体,传递一种多意蕴的新内涵,在不同听众的内心深处生发开来,挥之不去。人们通过解读广告音乐,得到商品之外的信息,领悟到广告的形象意义。这些构成产品独特的文化附加价值。当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同质化严重时,独特的文化附加价值便成为产品竞争的根本区别。于是“人们通过消费选择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生命形象,从而将自己生命中潜在的可能性予以实现,购买活动便转化为一种自我定性的仪式”。由此不难看出,间接信息具有较强的涵盖力,在激发人们产生联想的同时,能够拓展广告信息的外延空间,满足人们深层欲望,从而充分发挥电视广告的潜能。 三、电视广告如何实现信息增殖 形成电视广告间接信息的因素很多,比如字体

5、、色彩、情节、音乐等,它们在传播过程中直接影响着广告信息的传递。 31、字体 电视广告的设计,离不开字体选择。不同字体反映不同风格,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圆浑敦厚,有的刚劲有力,它们传递着不同的信息。比如可口可乐的英文写法为 CoCaCoLa。这种带有水线、呈流动状的斯宾塞体,成为可口可乐固定字体。由于斯宾塞体活泼、生动,传达了新鲜、清爽、充满活力的间接信息,而可口可乐是饮料,对包装饮料,消费者恰恰看重其新鲜与清爽。可口可乐选择斯宾塞体,便找到了产品特性与字体传达信息的完美结合。消费者一见到 CoCaCola 便会联想到可口可乐饮料的活力、新鲜与清爽。 2、色彩 色彩在电视广告中,凭借醒目的外表,

6、不仅引人注意,而且带给人们无穷的联想。 马克思曾讲过,色彩的感觉是最大众化的。现代色彩学的一大突破,就是确定了色彩除了名称之外,尚能传达鲜明的内涵。比如红色代表热情、白色代表纯洁、灰色代表高雅、紫色代表神秘。当人们在接受广告色彩时,经常掺入复杂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使色彩富有人性和情调,从而具有一定的象征,形成与主题接近的联想。像食品广告中,偏爱绿色和黄色。绿色传达的间接信息是生命、活力、回归自然,这些含义符合现代人的饮食观念;黄色是纯洁、柔和、光明、辉煌的化身,人们一看到黄色,往往联想到丰收的麦浪、金黄的玉米、明丽的澄汁和可口的香酥食品。 3、情节 情节之所以出现在广告中,是因为有些产

7、品无法充分展示自身的特点、功效和作用,或者缺乏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情节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应运而生。当然,在广告中情节本身也传达一定的间接信息。1992 年“全国第三界广告作品展”中,南方黑芝麻糊电视广告片大获全胜。广告中有一个情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卖芝麻糊的中年妇女给小男孩的碗中额外添加了一勺,就是这个不经意的动作,颇具亲和力。观众从中能够解读到母性怜爱、邻里乡情、仁义宽厚、不屑蝇头4小利等浓浓的、挥之不去的真挚情感和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虽然这只是一个动作,却拓展了受者的想象空间,大大丰富了广告的信息内涵,使广告在传播过程中实现了增殖。 4、音乐 法国作曲家卡来尔圣桑说:“在言辞穷尽的时候便有了音

8、乐,音乐能够说出那种无法说出的东西,它促使我们在自己内心中去寻找前所未知的深处;它能表达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的情绪和心态。 ”确实,音乐应用于广告中,具有其他艺术手段无法比拟的作用和功能。它不仅可以烘托气氛、营造意境,而且还能够塑造形象、深化主题,丰富和拓展广告的内涵。广告音乐通过旋律、节奏、和声、音响等表现手段,形成特有的音乐语汇,产生巨大的穿透力,震撼人们的心灵,传达许多用语言难以传达的情绪。比如张裕干红的电视广告,用深沉隽永的音乐作背景陪衬,用亲切感人的声音传递语言信息,把“传奇品质,百年张裕”演绎得情真意切,回味悠长。创作广告音乐的目的,就是以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音响,在启发联想的同时,加

9、深人们对商品的理解和记忆。 当然,音乐必须服务于广告主题。只有在统一的广告主题下,音乐才成为某种形象或意义的载体,传递一种多意蕴的新内涵。比如孔府家酒的广告,用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曲作背景乐,表达了远方游子对家的思念和眷恋,营造了浓浓的思乡情绪。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许多电视广告中音乐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虽然有些广告也使用了音乐,但音乐与广告主题、广告中的产品互不相干,不仅不能够激发联想,甚至无法与主题统一,也就难以起到使信息增殖的作用。 随着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媒体刊播广告的行为得到规范。但是,许多电视台在压缩广告刊播时间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刊播价格。面对5这种形势、广告主欲维持良好的传播态势,要么大幅度追加广告投入,要么挖掘电视广告本身的传播潜能。从更深远的层面分析,一味增加经济投入不现实,因为广告毕竟属于企业的营销范畴,具有较强的投入产出特征。因此,在这种形势下探讨电视广告的信息增殖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陈卫星:影像:传播悖论,现代传播J2001,3。 转引自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第 369页。 李砚祖主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第 8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