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舌尖上的节俭之风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7664127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代舌尖上的节俭之风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代舌尖上的节俭之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代舌尖上的节俭之风(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代舌尖上的節儉之風A27文匯副刊文匯園傳真:2873 2453電郵:本版逢周二、三刊出責任編輯:張旭婕2014年7月16日 ( 星期三)當今之世,浪費已然成風。尤其舌尖上的浪費, 更是碩果驚人。據統計,中國人每年浪費在餐 桌上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隨意扔掉的食 物,夠2億多人吃一年!如此暴殄天物,真是上負蒼 天,又愧對祖宗須知我們的祖宗,一向崇尚節 儉! 古人的節儉之風體現在各個方面,而舌尖上的節 儉尤為突出。這方面,普通百姓自不待言,多數士 大夫也以儉為美。特別在餐飲文化比較發達的宋 代,許多名士大家都以儉樸引領時尚,成為後世的 楷模。蘇軾:粟飯藜羹常養生蘇軾是宋代的大文學家。他既

2、做過高官,也多次 被貶。但不管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他都 過比較儉樸的生活。 北宋元豐三年(1080),蘇軾因烏台詩案被 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相當於縣武裝部副部長), 一家人的吃用只靠他微薄的收入來維持。為此,他 絞盡腦汁,精打細算:每月初一這天他便從積蓄中 取4500錢等分為30串,掛在屋樑上,每天用畫叉挑 下一串來做飯錢,這樣每天的用度不得超過150錢, 剩下的就放進一個大竹筒裡,用來招待客人。就是 這樣儉樸度日,蘇軾依然過得有滋有味。 平時,他在生活上也嚴格要求自己,堅決反對大 吃大喝。他曾寫過一篇節飲食說的小文,貼在 自家牆上,讓家人監督執行。其文曰: 東坡居士自今以往,早晚飲食

3、,不過一爵一肉。 有尊客盛饌,則三之,可損不可增。有招我者,預 以此告之。主人不從而過是,乃止。一曰安分以養 福,二曰寬胃以養氣,三曰省費以養財 他告訴家裡人,從今以後,我每頓飯只飲一杯 酒,吃一個葷菜。若有貴客來訪,設盛宴招待,也 不超過三個葷菜,而且只能少不能多。如果別人請 我吃飯,也先告訴人家,不要超過這個標準。若人 家不答應,就乾脆不去赴宴。他認為這樣做一可安 分養福氣,二可寬胃養神氣,三曰省錢養財氣。一 次,一位久別重逢的老友請他吃飯,他囑咐朋友千 萬不可大操大辦。幾天後,他應約去老友家赴宴 時,見酒席異常豐盛,便婉言謝絕入席,拂袖大步 而去。他走後,老友感慨說:當年東坡遭難時, 生

4、活很節儉。沒想到如今身居高位,依舊本色不變。 蘇軾還提倡蔬食養生的理論,並身體力行之。他 在各地做官,都常去挖野菜吃。他在宋喬全寄賀 君一詩中寫道:狂吟醉舞知無益,粟飯藜羹問 養神,以自己的經驗勸別人不要醉生夢死,而要 粗茶淡飯養生。他還在菜羹賦並敘中寫道: 東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稱家之有 無。水陸之味,貧不能致,煮蔓菁、蘆菔、苦薺而 食之。其法不用醯醬,而有自然之味。蓋易具而可 常享。通過這段真實生活記錄,表達了他甘於粗 菜淡飯、以儉養生的思想。司馬光:隨家所有自可樂作為一名政治家,司馬光似乎比蘇軾更加成熟、 老練,官也做得更大。但在生活節儉上,二人卻如 出一轍。 司馬光在宋哲宗當

5、政時,就已擢升為宰相。這以 前,他曾辭掉官職,在洛陽居住十五年,專門編寫 資治通鑒。在洛陽期間,他同文彥博、范純仁 等後來都身居相位的同道,相約組成真率會, 每日往來,不過脫粟一飯、清酒數行。 相互唱和,亦以儉樸為榮。文彥博有詩曰:啜 菽盡甘顏子陋,食鮮不愧范郎貧。范純仁和之 曰:盍簪既屢宜從簡,為具雖疏不愧貧。司馬 光又和道:隨家所有自可樂,為具更微誰笑 貧?寥寥數句,充分表達了他們興儉救弊的大 志。 司馬光居家講學。也是力行節儉,不求奢靡。 公每五日作一暖講,一杯、一飯、一麵、一肉、 一菜而已。(懶真子卷第十)這就是他講學 接受的招待。他回故鄉山西夏縣祭掃祖墳時,父老 鄉親前來迎候獻禮,用

6、瓦盆盛粟米飯,瓦罐盛菜 羹。他享之如太牢,覺得味道勝過魚肉。 司馬光如此儉樸,在很大程度上受之於家教。他 曾回憶說,數十年前,他的任群牧判官的父親司馬 池每次招待同僚或朋友,酒都是從市場上買的普通 酒,下酒菜只有肉醬、乾肉、菜羹等幾樣,水果是 梨、棗、柿等常見果品,而餐具也只是普通的瓷 器、漆器,無金無銀。他說當時的士大夫差不多都 是這樣,人們請客吃飯,更多地注重禮和情,所以 酒飯雖簡單,卻人不相非,會數而禮勤,物 薄而情厚,主客雙方都沒有負擔,情深意長。陸游:從來簡儉是家風陸游是宋代著名的愛國詩人。在文學上,他與王 安石、蘇軾、黃庭堅齊名,並稱宋代四大詩 人;在仕途上,他始終堅持抗金,屢遭當

7、權派打 擊,遭遇比較坎坷;而在生活上,他力戒豪奢,一 直以節儉為榮。 陸游對飲食講求粗足,力求清淡。他主張多 吃蔬菜,如白菜、芥菜、芹菜、香蕇、竹筍、枸杞 葉、菰、茄子、薺菜等,都是他喜愛和常食的蔬 菜,而葷菜少之又少。他說,之所以這樣節約,不 只是為了省錢:不為休官須惜費;這還是一種 良好的家風:從來簡儉是家風。更何況,鄰 家稗飯亦常無,自己吃粗茶淡飯,心中更坦然一 些:但使胸中無愧怍,一餐美敵紫駝峰。 陸游不但自己生活儉樸,還要把這種儉樸家風傳 之後世。他在放翁家訓中這樣告誡子孫: 上古教民食禽獸,不惟去民害,亦是五穀未如今 之多,故以補糧食所不及耳。若窮口腹之慾,每食 必丹刀幾,殘餘之物

8、,猶足飽數人,方盛暑時,未 及下箸,多已腐臭,吾甚傷之。今欲除羊彘雞鵝之 類,人畜以食者,姑以供庖,其餘川泳雲飛之物, 一切禁斷,庶幾少安吾心。凡飲食但當取飽,若稍 令精潔,以奉賓燕,猶之可也。彼多珍異誇眩世俗 者,此童心兒態,切不可為其所移,戒之戒之! 陸游要求子孫不要吃野生動物,飲食只求飽,不 求奢。他將驕奢淫逸視作低俗的小兒心態,很看不 起。他讓後代子孫務必引以為戒,不為所動,將節 儉家風世世代代傳下去!大概是二十多年前,有一回跟也斯談到七等生及其小說,那 時我說,如果有一天我要寫一篇討論一位現代中國小說家的文 章,我猜我多半會寫七等生。二十多年過去了,想法大概一直 沒有改變我深明自己其

9、實是一個不太理性的讀者,喜歡一 位作家,多半會一直喜歡下去,不喜歡的就會愈來愈疏遠,喜 歡過,之後不再喜歡,疏遠了一段日子,忽然又重讀他的作 品,印象又改變過來的,大概只有七等生一人了。 那時候我實在喜歡僵局,然後就狂啃七等生,隱遁 者、沙河悲歌、削瘦的靈魂、我愛黑眼珠 跡近生吞活剝的一本接一本地啃。有一段日子,我甚至有寫一 篇文章的計劃,而且寫了十多二十張原稿紙,卻沒有辦法把要 說的話寫得具體和清楚,我想討論他的對話風格直到如 今,我依然相信,七等生小說裡的公開和封閉的、外在和潛在 的、理性和非理性的會話,是他早年小說風格的主要構成 部分;在我讀過的中國小說當中,這種會話風格的發展和 開拓,

10、大概就只有西西足以和七等生相提並論;我想分析他的 作品的歷史感,從個體的到整體的,從特定的孤立的空間到共 通的空間;我開始覺得愈寫愈渺茫,愈不能了解自己所寫的那 位作者,心裡有虛怯和恐懼,就再寫不下去了。 然後,我又讀了白馬、城之迷,不知怎的,覺得七 等生離我愈來愈遠,尤其是城之迷,我說不喜歡,也斯向 我解釋那小說的內容,想說服我,但那時我開始不再連貫地讀 七等生的小說了,我是說,我不再一本一本地啃,只偶然地翻 一兩篇,就把書擱在一邊了。 幸虧有一回讀到了葉石濤的論七等生的僵局,當中提到 我愛黑眼珠的主題,文中提出嫉妒一說:第二天早 晨,擁摟那以妓女為業的女人的李龍第,赫然看見在對面屋 頂上猛

11、烈地指摘他薄情的晴子。晴子因嫉妒和憤怒而狂亂 了。最後因嫉妒和憤懣,在對岸屋頂上不停咒罵李龍第的 晴子終於投水朝向李龍第泅過來卻被迅速退走的水流帶走 了。葉石濤指出,七等生是一個最關心道德而又對於道德 有過敏性反應的作家,晴子因為嫉妒而有種種狂亂的行 徑。 至於李龍第,葉石濤在其論述中不斷提出質疑:到底為 什麼李龍第忽然移情別戀一個妓女?我們並不太了解這善 良的人性所指何物?在這洶湧洪水圍繞席捲的屋頂上,所 展開的一幕似近三角戀愛的情景裡,七等生到底預備告訴我們 什麼?他究竟企圖象徵什麼?難道就只是對人類的愚昧和人性 醜惡尖刻的嘲笑? 葉石濤不斷發問,而沒有確切的答案,這恐怕也是七等生讀 者的

12、疑問吧?我又重讀七等生了,不再是一本接一本地啃,而 是耐心細讀,那不單讓我終於接近七等生,更彷彿讓我明白, 耐煩之於閱讀,其實有另一種意義。世界廣大,有不同類型的人存在, 我們都擁有不同方面和程度的長處和 短處。暫且不說遠至世界各地的人, 置身於現在的社會中,我們難免會互 相比較。可是如何去比卻是一門 學問,效果得失在乎你比的態 度。 錯誤地和盲目地與某方面不太擅長或 比你差的人比較只會使你故步自封,使 你滿足於現狀,不求更進一步,甚至會 產生驕傲的心理。或對於一些本持短處 的人,會藉和比自己更差的人比較而逃 避問題和安慰自己,這種自欺欺人的心 理只會令他們忽視問題,放棄尋求改善 的辦法,無助

13、解決問題。 雖說盲目地與自己差的人比較是會帶 來有礙進步的反效果,但常跟擅長某方 面或比你卓越的人比較亦同樣有弊處。 你會感到自卑,經常自愧不如人,想拚 命追上那人,卻又有心無力,感到力不從心,漸漸地你或會失去前進的動力, 甚至產生放棄的念頭,換來的只會是重 重的失落感和自卑感。 那該如何比呢? 正確比的方式不外乎是和能力相 若的人比。和能力遠高於自己的人比較 會沒了自信和鬥志;和能力遠低於自己 的人比較會鬆懈下來,所以中庸之 道永遠是最理想的。 所謂勝友之而學易成,可見朋友 在你成功學業的路上佔了一個不可或缺 的席位。與能力相若的朋友比較,良性 競爭能激起你上進的鬥心,有助你持續 的進步。閒

14、時不時切磋切磋,交流一下 也能使雙方獲益。 總括而言,每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 短處,不要過分和別人比較自己的長處 和短處,不驕傲、不自卑,懷積極的 態度去力求進步,才能穩中求勝,更上 一層樓。試筆 比文:梁樂芯(寶安商會王少清中學3D)實用最美。 會過日子的人都知道。 曾在小村的門檻上坐看羅丹的畫 冊,那尊永恆的春天讓我看得紙 都薄了,正在醃白菜的嬸子瞥了一眼 說:石頭就是石頭,辛辛苦苦弄那 麼怪樣,能吃還是能喝?我看就不如 我這壓白菜的石頭好看,管用。還真是有幾分道理。 那些畫上的細腰窄肩的美女,在柴 米油鹽的市井生活中,遠不如腰板健 壯、臉兒紅黑的村姑深得民心。T形台 上排骨纍纍的衣架子模特

15、,男人們大 多拍紅了巴掌後,還是會娶回一位三 圍超標的妻子。原因只是一個,實用 性大於觀賞性。 放眼周圍,工薪百姓很少覺悟到 餓幾天肚子換一張欣賞芭蕾舞的入 場券。藝術性只有在那些素養和精 神等諸內力深厚得窯變的人才 能將它凌駕於生存、生活之上。 大多數人只有不再急需物質的實 用性來解決生活的必需,才有可能 奢侈地高雅起藝術。為衣食生計奔 波的人不是不懂藝術的美,不欣賞 藝術的美,而是饑寒這兩件事毫無 美感可言。在饑民的眼裡,一枚唐 代的古幣遠不如一片壓縮餅乾實 在,且美得讓人雙眼放光。鑽石固 然璀璨高貴,在無火的遠古,它怎 麼可以和取火的石鐮相提並論 實實在在,實用會令一件普普通 通的東西顯

16、現異樣的美。心靈驛站 最 美文 藝 天 地生活點滴羅丹作品羅丹作品永恆的春天永恆的春天網上圖片網上圖片文:陸蘇還是在孩提時 代 , 我 就 愛 釣 魚。春、夏、秋 三季,我約幾個 小伙伴,河邊湖 畔都留下過我們 垂釣的足印。其 時我特別喜歡到 那 個 蓮 塘 去 垂 釣,這個塘水深 只及膝蓋以上一 點,塘內多 200 克以上的鯽魚。 尤其是初夏時節,蓮葉田田,綠漪 盈盈,水面上涼風徐來,真是個賞 心悅目、清幽靜謐的極理想的垂釣 場所。難怪參加工作以後,偶然從 大城市回鄉一遭,還是不忘手提一 竿,偷半日之閒,不過此時的心境 實在是釣翁之意不在魚,而在 於釣一塘幽趣,在擾攘的紅塵中尋 覓一份閒適,如此而已。 釣魚可以聞鳥語花香,看藍天白 雲,覽山光水色,賞田野風光,置 身於廣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