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与发展探讨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658166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与发展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与发展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与发展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与发展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与发展探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与发展探讨摘 要:综述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过程,详细探讨了我国继电保护未来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继电保护必将向综合自动化技术方向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趋势 1 引言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成功运用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使得未来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具有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点。 我国继电保护学科、技术、继电器制造和人才队伍培养从无到有,在小活吸收国外先进继电保护设备和运行技术的基础上,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队伍。经过 60 年的发展

2、和探索,我国已经建成了继电保护研究、设计、加工制造、运行维护和教学的完整体系。 2 我国继电保护的发展现状 上世纪 60 年代到 80 年代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和广泛采用的时代。其中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究的 500kV 晶体管方向高频保护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晶体管高频闭锁距离保护,运行于葛洲坝 500kV 线路上,结束了 500kV 线路保护完全依靠从国外进口的时代。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已开始研究。到 80 年代末集成电路保护已形成完整系列,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到 90 年代初集成电路保护的研制、生产和2应用仍处于主导地位,

3、这是集成电路保护时代。我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即已开始了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1984 年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微机保护的推广开辟了道路。从 90 年代开始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和主设备保护各具特色,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且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趋势 3.1 计算机化 按照著名的摩尔定律,芯片上的集成度每隔 1824 个月翻一番。其

4、结果是不仅计算机硬件的性能成倍增加,价格也在迅速降低。微处理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单片化及相关功能的极大增强,片内硬件资源得到很大扩充,单片机与 DSP 芯片二者技术上的融合,运算能力的显著提高以及嵌入式网络通信芯片的出现及应用等方面。这些发展使硬件设计更加方便,高性价比使冗余设计成为可能,为实现灵活化、高可靠性和模块化的通用软硬件平台创造了条件。 我国在 2000 年 220kV 及以上系统的微机保护率为 43.99%,线路微机保护占86%,到 2003 年底,220kV 以上系统的微机保护已占到 70.29%,线路的微机化率达到 97.6%。实际运行中,微机保护的正确动作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保护,

5、一般比平均正常动作率高 0.20.3 个百分点。 继电保护装置的计算机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3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功能,与其他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供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高级语言编程等。 3.2 网络化 网络保护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微机保护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各种保护功能,如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等。网络保护的最大好处是数据共享,可实现本来由高频保护、光纤保护才能实现的纵联保护。另外,由于分站保护系统采集了该站所有断路器的电流量、

6、母线电压量,所以很容易就可实现母线保护,而不需要另外的母线保护装置。 电力系统网络型继电保护是一种新型的继电保护,是微机保护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微机保护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网络保护系统中网省级、省市级和市级主干网络拓扑结构,以及分站系统拓扑结构均可采用简单、可靠的总线结构、星形结构、环形结构等。分站保护系统在整个网络保护系统中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分站保护系统有 2 种模式:一是利用现有微机保护;另一个是组建新系统,各种保护功能完全由分站系统保护管理机实现。由于继电保护在电网中的重要性,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网络安全控制策略,以确保网络保护系统的安全。 3.3

7、 智能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中的普遍应用,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不断被应用于计算机继电保护中,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如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糊逻辑、小波理论等在电力系统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从而使继电保护的研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新趋势。例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内出现了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来实现故障类型的判别、故障距离的测定、方向保护、主设备保护等。在输电线两侧系统电势角度摆开4情况下发生经过渡电阻的短路就是一非线性问题,距离保护很难正确作出故障位置的判别,从而造成误动或拒动;如果用神经网络方法,经过大量故障样本的训练,只要样本集中充

8、分考虑了各种情况,则在发生任何故障时都可正确判别。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方法也在不断涌现,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为继电保护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将不同的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在一起,分析不确定因素对保护系统的影响,从而提高保护动作的可靠性,是今后智能保护的发展方向。虽然上述智能方法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应用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些理论本身还不是很成熟,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通信等各种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可以预见,人工智能技术在继电保护领域必会得到应用,以解决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3.4 综合自动化 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改变变

9、电站目前监视、控制、保护和计量装置及系统分割的状态提供了优化组合和系统集成的技术基础。高压、超高压变电站正面临着一场技术创新。实现继电保护和综合自动化的紧密结合,它表现在集成与资源共享、远方控制与信息共享。以远方终端单元(RTU)、微机保护装置为核心,将变电所的控制、信号、测量、计费等回路纳入计算机系统,取代传统的控制保护屏,能够降低变电所的占地面积和设备投资,提高二次系统的可靠性。 综合自动化系统打破了传统二次系统各专业界限和设备划分原则,改变了常规保护装置不能与调度(控制) 中心通信的缺陷,给变电所自动化赋予了更新的含义和内容,代表了变电所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一种潮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功能

10、更全、智能化水平更高、系统更完善的超高压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必将在中国电网建设中不断涌现,把电网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54 结语 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其发展将出现原理突破和应用革命,由数字时代跨入信息化时代,发展到综合自动化水平。这对继电保护工作者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也开辟了活动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 许建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水力电力出版社,2005. 2 张宇辉.电力系统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3 陈向东.电力系统网络型继电保护模式探讨J.电力信息化,2009,7(1):38-40. 4 吕卫胜.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J.山东电力技术,2006,147(1):61-63. 5 胥岱遐,韩天行,梁志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可靠性试验与评估J.中国电力,2008,41(3): 17-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