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调系统设计的全年双负荷曲线分析法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650602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于空调系统设计的全年双负荷曲线分析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用于空调系统设计的全年双负荷曲线分析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用于空调系统设计的全年双负荷曲线分析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用于空调系统设计的全年双负荷曲线分析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用于空调系统设计的全年双负荷曲线分析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空调系统设计的全年双负荷曲线分析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空调系统设计的全年双负荷曲线分析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用于空调系统设计的全年双负荷曲线分 析法Annual Twin Load Curves Analysis for HVAC system design提要 为了更好地节省空调系统能耗和获得更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基于建筑全年模拟分析的观点,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建筑双负荷曲线分析法(TLCA),它不仅能给出最大的空调冷热负荷,而且能用于指导如何确定能满足全年运行要求的设备与冷热源的设备,并能确定过渡季的运行方式。最后给出工程应用实例来说明应用此方法的优点。关键词 空调系统设计/负荷计算/建筑模拟/过渡季Abstract To reach higher energy efficiency and b

2、etter indoor air quality (IAQ), introduces a simplified analysis method, named Twin Load Curves Analysis (TLCA), based on building annual dynamic simulation for HVAC system design. It can be used not only for predicting the maximum cooling/heating load, but also to determine the reasonable number an

3、d size of chillers/heaters and other equipment, and to determine the operation mode in intermediate seasons. Shows with examples how efficient using TLCA in real design projects.Keywords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load calculation, building simulation, intermediate seasons.1 引言在全年采用空调的建筑物的空调系统设

4、计中,一般采用不稳定传热方法计算2夏季围护结构空调负荷,而采用稳定传热方法计算冬季围护结构空调负荷;利用夏季室外计算温度、计算日平均温度与日较差求得夏季计算日逐时温度,并以此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量与逐时新风负荷。冬季则利用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计算围护结构传热负荷与新风负荷,该计算温度是历年平均每年不保证 1 天的日平均温度。这种方法可以比较方便地求得全年运行所需要的最大供冷与加热设备的容量,从而选取设备,确定系统的配置。现代社会的建筑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迅猛发展,出现了很多大型的公共设施建筑与商用建筑。这些建筑由于具有内部冷热负荷分配显著不均衡,有大量无外墙外窗的内区,对空气质量要求高,有些区域的室

5、内产热量与最大负荷时间可能无法预测(如会议厅)等特点,其空调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有其独特之处,如某个区域在某段时间需要同时供冷供热。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优化系统配置,确定管网形式和最佳运行方案,使其能以最小的设备与土建初投资、最小的运行费和最高的设备利用率保证整个建筑各区域在不同季节都满足设计要求,是空调设计中更重要的步骤,而仅考虑负荷峰值是不可能满足现代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要求的。在一些有问题的空调系统中,尤其是多区系统,问题往往表现为过渡季室温太高或太低,由于系统最初的设计就不合理,因此这种问题无法依靠改进运行方式来解决。此外,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对室内环境要求较高的建筑的冬季空调设计也是一个需要研究

6、的问题。成其对于一些早晚需要供热而日间需要供冷的建筑物或间歇使用的建筑物来说,显然动态的负荷分析方法比稳定传热分析法更为合理。综上所述上所述,在空调设计中,我们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确定冷冻机或热水锅炉的台数和规格?如何确定供冷或供暖的开始时间?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是否能满足过渡季的要求?有无必要采用四水管系统?如何避免不合理的设计造3成的优化运行无法实现?等等。传统的设计方法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有必要在现代建筑空调设计中采用建筑能耗全年模拟分析的方法。尽管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成熟的软件可供使用,但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和输出的结果均太复杂,不便于建筑设备工程师在设计中使用。因此必须

7、寻求一条途径来缩短建筑模拟研究与实际设计工作之间的距离,使设备工程师能够把建筑动态模拟的成果用于工程设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建筑负荷动态模拟的全年双负荷曲线分析法,就解决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设计实例。2 建筑物全年双负荷曲线分析法建筑物全年双负荷曲线分析法简称 TLCA(Twin Load Curves Analysis)法,它是以当地全年气象数据(包括温湿度与太阳辐射照度的逐时值)为计算基础,逐日对全年 365 日建筑物与外界换热及室内产热之和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进行计算。每个区域全年计算的结果均为两条曲线:每日最大冷负荷 Qmax 曲线和每项日最小冷负荷 Qmin 曲线。对于室内最大与最小得

8、热时间无法预测的房间来说,最大冷负荷是在假定室内产热为可能的最大值条件下计算所得,最小冷负荷是在假定室内产热为可能的最小值条件下求得。这样实际的负荷必定在这两曲线之间的范围内变动。如果冷负荷值为负,其绝对值的大小即代表了热负荷的大小。因此 Qmax曲线的正值部分代表了全年的逐日最大冷负荷,Qmin 曲线的负值部分代表了全年逐日最大热负荷。两条曲线均处于 0 值时,则表示建筑物在该时间段内不需要供冷或供热。因此这两条曲线就能够反映空调区域何时需要进行空调,两条曲线间的区域代表了空调系统可能采取的运行状态。例如某日的 Qmax 为正而 Qmin4为负,即意味着在这一天当中,空调系统既可能需要进行供

9、冷也可能需要供暖。见图 1。图 1 A 区演播室全年空调负荷最大冷负荷 Qmax 是由可能的室内产热量、围护结构传热和新风得热之和的最大值决定的,而最小冷负荷 Qmin 是由可能的室内产热量、围护结构传热和新风得热之和的最小值决定的。因此新风负荷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新风量应依据最小能耗的原则根据室内外空气参数间的关系来确定,或根据具体情况将新风百分比确定为某个值。例如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负荷就是围护结构负荷、室内产热负荷加全年新风量固定的新风机组的空气处理负荷;而全年空气系统的新风负荷的确定就复杂得多,因为为了减小过渡季的能耗,全年的新风量可能是变化的。其新风量的确定原则可以是:(1) 如果

10、touttn,houthn 或有 ,采用最小新风量,则 QL=Qbldg+Qint+Qv(2) 当 ,改变新回风百分比来得到合适的送风温度,可使得 QL=0(3) 如果,则采用最大新风量或全新风来减小冷负荷。上式中 t 代表空气温度,;h 代表空气焓,kJ/kg; Q 代表分项负荷,kW;C 是最小新风百分比;QL 是总冷负荷,kW。下标 out 代表室外空气,n 代表室内设计状态,s 代表送风设计状态,bldg 代表围护结构,int 代表室内产热,v 代表新风或室外渗透空气。 建筑物的双负荷曲线可根据应用目的与精度的不同通过不同途径产生,也就是说既可以由详细的建筑热模拟软件产生,也可以由一组

11、简化的公式来求得,例如用室外综合温度求围护结构负荷,用冷负荷系数法求室内得热冷负荷等。求取双负荷曲线时,每日只需获取两个值即最大空调冷负荷或最小空调热负5荷 Qmax 与最小空调冷负荷或最大空调热负荷 Qmin。即全年需要获取 3652 个数据并形成 Qmax 和 Qmin 两条全年变化曲线。根据上述方法对整个建筑物各区域全年 365 天的最大与最小空调负荷进行计算,每个区域都可得出一对 Qmax 和 Qmin 曲线。则 Qmax 的全年最大值决定了空调机组表冷器的容量,Qmin 的全年最小值决定了空调机组空气加热器的容量。将整个建筑物所有空调系统的 Qmax 正值部分累加可得出 Qmax+曲

12、线,将整个建筑物所有空调系统的 Qmin 负荷部分累加可得出 Qmin-曲线。两条曲线的空缺部分(例如整个建筑没有 Qmin 负值部分)均可用 0 补齐。虽然采用同样方法也可以求得 Qmax-和 Qmin+,但实际上只有 Qmax+和 Qmin-在全年负荷分析中有用。下文图 4 中给出了按上述步骤得出的两条总负荷曲线。需要注意在累加时需考虑同时使用系数。对这两条总负荷曲线进行分析,可确定建筑物的设备容量配置与运行方案。例如可以确定冷热源切换的最佳时间,水系统是否需要采用四管制,以及如何决定冷水机组的台数、大小以及型式等。实际上这是把一种简化了的全年负荷动态模拟方法用于空调系统设计,与常规的稳态

13、的设计方法的出发点不同。3 工程应用实例3.1 中央电视台改造工程中央电视台为带裙房的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约 3 万 m2。其内区主要用作演播、配电、录音以及各种技术用房,外区主要用作办公室。内区的主要热源是设备与灯光,人员散热散湿占比例很小,没有围护结构传热。而外区办公室发热量比较小,负荷主要来源是人员散热散湿、照明与办公设备散热以及围护结构传热。由于近年负荷变动较大,不能满足要求而需对其空调系统进行改造。原有冷6源为冷水机组,热源利用城市热网提供的热水,水系统为两管制。城市热网的供暖时间为 11 月 15 日至来年 3 月 15 日。4 月份和 10 月份为设备维护期。增加热水锅炉或水系统

14、改四管制均因条件限制不可行。负责内区的多数系统为全空气系统,少部分内区和外区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气-水系统。冷源停机后这部分区域主要靠新风降温,因新风所提供的冷量不够 ,故这部分区域在过渡季往往出现室温偏高的现象。还有部分区域在城市热网供暖流以前无法解决供暖问题。采用上述全年双负荷曲线分析法进行负荷分析。首先根据负荷特性、围攻护结构特性、空调方式、空调系统与水系统的连接关系、室内设计标准等把全系统分为 50 个区域,对这 50 个区域的全年空调最大与最小负荷进行模拟计算,求得Qmax 和 Qmin 曲线。演播室与办公室负荷特性很不相同,其使用时间可能出现在一天中任何时刻,使用期限可长可短。使用

15、时其灯光产热量变动范围可为全部灯光设计容量的 30%70%。图 1 至图 6 为部分模拟结果。图 1 给出全空气系统服务的 A 区 1000m2 演播室的双负荷曲线。由图可见,空气处理设备需在 3 月中旬切换至供冷模式,而在 10 月底需切换至供暖模式。 图 2 是为门厅和咖啡厅服务的空调系统的双负荷曲线。该区域有大面积的玻璃外墙,使用时间比办公室长(员工上班前或下班后均可能在些此逗留)。因此该区域在 4 月份和 10 月份既需要供冷又需要供暖。图 2 门厅和咖啡厅全年空调负荷 7图 3 C 区办公室的全年冷负荷 图 3 是采用风机盘管的 C 区外区的办公室双负荷曲线。模拟结果说明该区域冬季仍

16、需要少量供冷。虽然冬季没有冷源,但由于该区域有外窗,冬季可以靠打开外窗来调节室温。图 4 为冷、热源的全年负荷曲线。从曲线可见,主要供暖期间是从 11 月 1 日至来年 3 月 15 日,主要供冷期间是 3 月 15 日至 10 月 31 日。这说明冷源开动的期间应尽可能地延长,但原冷水机组的设计容量比图中的最大冷负荷少1000kW。尽管供暖期限有部分区域还需要冷量,但这些区域多数都是类似 C 区的外区,可以通过打开外窗获得冷量而不需要人工冷源提供。关键的问题是要避免内区房间出现这种情况。图 5 和图 6 所示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图 4 空调总负荷图 5 内区 B 全年空调负荷曲线此外,4 月份和 10 月份有些区域还需要供暖。解决这种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采用四水管系统,但确因条件所限无法实现。笔者认为采用局部风冷式热泵机组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不过必须全盘统一考虑局部热泵系统的设置以使其既能满足过渡季的供暖负荷又能够补足夏季冷负荷最大时冷源能力的不足。B 区是内区技术用房,原来由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控制。实际上该区的冬季热负荷仅仅是新风热负荷。由于新风量有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