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应用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40867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应用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应用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应用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应用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应用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应用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应用研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卓越人生高级研修班研修报告卓越人生高级研修班研修报告 长沙市开福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盛建武2012 年 8 月 10 日到 18 日,参加清华大学长沙市卓越人生特级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认真听取了北京师范大学郑新蓉教授的教育哲学、清华大学樊富民教授的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中央党校李建华教授的系统科学与战略思维、北京中医药大学谷小虹教授的中医健康养生、教育部基础教育发展中心刘坚主任十年课改回顾、特级教师原北京五中校长吴昌顺德特级教师人生规划、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教授创新人才培养及西南联大办学启示、清华大学

2、方朝辉教授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的一流大学需要的人才、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名誉会长陶西平教授的西方教育改革、清华大人文学院教授、特聘教授张国刚世界文明视野中的中华历史与文化、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等的讲座。受益非浅,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的有一个旅程碑,下面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点粗浅的体会。回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0 年的经历,我们走过了由“头脑风暴式的革命”到浅呤低唱式的低潮“再到理性回归的渐进式的改革”。课程改革应该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课改理念深入人心,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但在实施新课程中还存在

3、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一、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一、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1、目前我们的备课存在如下一些现象:、目前我们的备课存在如下一些现象: 传统的备课形式大量存在:为应付领导的检查成为教材的搬运工; 对新课标中作出调整的内容处理不当:新老教材并用,加重学生负担;(相似、圆) 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差:集体备课成了一人操心,大家享受;组内缺乏领跑者,对研究存在畏惧心理。 对教材挖掘的不深不透,不能很好的理解教材,为充实备课内容从网上下载备课教案转抄的不乏其人;不能因材施教,选题单一,使学生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板书设计不合理,随意性大,通常是写写擦擦,到本节结束看不出重点,理不出2头绪,一堂

4、完美的课堂离不开规范的板书设计。2、对策:有效教学设计思路、对策:有效教学设计思路 心中有课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当准确、适度 。心中有学生:学生的经验是教学的出发点 。心中有科学:教学内在的逻辑发展是学生学习最主要的线索 。“新三观”新教学观、新学生观、新教材观。 新教学观:“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往的能力” 新学生观:“学生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

5、以学习为义务的人”,“学生有探究的需要,有获取新的体验的需要,有获得认可的需要,有承担责任的需要” 研究学生,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 新教材观:“教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更不是把教科书奉为圣旨,要做到用好教材、超越教材” 研读教材,为学生提供全面准确的学习材料 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1、在课堂教学中,过分追求新的形式而出现的、在课堂教学中,过分追求新的形式而出现的“伪现象伪现象” 。脱离教学内容的需要,为了体现学生的实际是数学教学的起点而设计的“伪情

6、景”。过分追求课堂趣味性,忽视数学学科性,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深度。 脱离教学组织的需要,为了突出教学过程中关注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而设计的“伪活动”。片面强调探究活动,而忽视双基的落实。片面强调合作交流,而忽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动手多,动脑少。 脱离学生情感的需要,为了体现教学过程中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表现出的“伪情感”。 2、教学方式单一,满堂问(练)灌现象依然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满堂问(练)灌现象依然存在 把课堂“对话”简单地理解为“回答问题”,课堂提问频繁、随意、欠科学性,出现“满堂问”的空洞热闹现象。 片面强调学生的自学。而忽视教师的讲解 3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一些教师片面强调自

7、学,在课堂上出现“不敢讲”、不从实际出发的无原则“少讲”的现象,整个课堂基本上就是学生看书模仿练习,敦师讲得很少,写得很少,自以为这就是在实施新课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就是“自主探索”的学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分为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自学即为接受式探究学习。 片面强调能力训练。而忽视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忽视学生知识的构建过程,学生认识结构难于更新。 在课堂教学中有如下几种现象:上课开始没有导言不板书课题轻思维方法,重解题引导忽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学生评价,重结果,轻引导与规范。 3、多媒体辅助手段使用不当、多媒体辅助手段使用不当

8、辅助教学成了代替教学,过多追求数学课件的趣味性,新颖性,忽视了教学功能 ;还有一部分教师连小黑板都不用,课堂上还是抄题,严重影响了课容量和教学进度,使一部分学生感到课堂空洞,白白浪费时间。还有一部分教师不能使用彩色粉笔,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不能很好地突出重点。4 4、学生没有课堂反思、学生没有课堂反思学习中的反思、反思能力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的一个课题。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美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也说,“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机会”,“通过反思所

9、完成的解答,通过重新考虑和重新检查这个结果和得出这一结果的路子,学生们可以巩固他们的知识和发展他们的解题能力。”可见,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课堂反思指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师生共同对本课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认真的总结,它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扩展、延伸和迁移,从而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因此,总结要做到知识准确、概念清晰、语言简明。反思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从未知或知之不全到已知的自主探索追求结论的过程;是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探索与成功的学习过程;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激活学生有效反思,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

10、动思考、主动建构认知的主体位置。(二)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二)有效课堂教学策略4策略之一:要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策略之一:要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我们在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原有基础、心理特点等具体情况,要实实在在地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遵循以下的原则:(1)等候提出想法。教师要花更多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2)尊重学生的自然想法。即使不成熟、不正确的想法,教师都要欣然接受,鼓励学生发表,再和颜悦色的澄清、讨论不正确的观点。这样,才不会抑制了学生好奇的、探究的心理,许多想象不到的想法或许会层出不穷!(3)提供思考的空间。学习不是灌输的、

11、讲述的,因此,必须耐心等候学生思考,因为,解决问题的思考历程更重要。(4)使用分层练习,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教学要进行分层练习,分层练习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的学生在分层练习中都获得长足的进步。(5)掌握人的进度,而不是书的进度。教学进度视学生程度与课程内容难易而弹性调整,只要把握教学目标就可以,不要赶进度。 选择教学方法,必须省思四个重点:(1)根据课程内容考虑设计形式。营造怎样的一堂课?有趣的?活动的?生活化的?形式的设计必须为内容服务。如在组织学生制定行为规则、培养行为规范时: 首先要让学生参与学习规则、行为规范的制定。规则与纪律不同,纪律常常是外在的,强加的

12、。而规则是共同约定、共同协商的产物。学生心中有一把称,已经初步具有自我约束、自我判断的道德意识。关键是创设一种氛围,在商量式、建设性的气氛中共同商定,使行为规则能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同,并内化为自觉行为。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形成一种班级舆论、班级契约。 其次,教师需适时组织调控教学。如利用儿歌、音乐、身体语言、评价语言、教室环境建设等手段。组织手段应该体现情感互动、人文关怀,努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与信任;组织手段应该体现多样化、适宜性,努力让组织手段与具体学习情景达到有效统一。(2)把握教学目标。本单元教育目标何在?如何设计更容易达成目标?(3)了解学生程度。各班学生的起始行为不同,学习的

13、发展区不同,要先充分了解学生的差异,教学方法的选择才能适当,不会流于太易或过难,造成教学困扰或无效。(4)探究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是寻找解决而非记忆程序?是探索型态而非记忆公式?是形成假设而非练习?这些问题是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考虑的。5总之,我们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还学生选择的权力;解放学生的大脑,还学生想的权力,不能用教师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解放学生的嘴,还学生说的权力;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多点动手的时间,把做的权力还给学生。我们可以采用李建华教授、吴昌顺校长评书式的授课方式,以打破讲授式学习方式的沉闷,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和积极的思考问题。我们也可以像樊富民教

14、授一样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在同伴的合作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素养。策略之二:实施分层教学策略之二:实施分层教学1 1、初中数学学习分化产生的原因。、初中数学学习分化产生的原因。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为目的不明确,不求上进,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反映迟慢,情绪消极,作业拖拉,敷衍了事,甚至出现抄袭现象;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差,考试作弊,违规违纪,对老师的批评和教育无动于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导致自暴自弃。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

15、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抵制不了诸如网络游戏等“电子鸦片”的诱惑。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知识、技能掌握不牢,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继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

16、强。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思维过程、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初中数学学习要求。初中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中6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初中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