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育才中学初三语文考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38969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育才中学初三语文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年育才中学初三语文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年育才中学初三语文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年育才中学初三语文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年育才中学初三语文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育才中学初三语文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育才中学初三语文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育才中学育才中学20142014年上学期初三语文试题年上学期初三语文试题考试时量考试时量: : 120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 : 120分分 注意注意: : 1、本试卷共四道大题。、本试卷共四道大题。 2、本试卷所有答案均须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否则不计分。、本试卷所有答案均须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否则不计分。 一、积累与运用(15 小题每小题 2 分,6 小题 8 分,共 1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惩罚(chng) 堤岸(d) 称心如意(chng)B涨红(zhng) 脑髓(su) 扣人心弦(xun)C胆怯(qi) 教诲(hu) 随声附和(h)D允许(rn)

2、憎恶() 一碧万顷(qng)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暮蔼 耽误 有口皆碑 披星带月 B.辐射 委婉 惟妙惟肖 迥然不同 C.精彩 提炼 中流砥柱 措手不及 D.分歧 帐篷 名列前茅 贻笑大方3. 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他 _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 _ 却很冷谈。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_ 的8.0级大地震。 A.犹豫 反应 耸人听闻 B.犹豫 反应 骇人听闻 C.徘徊 反映 骇人听闻 D.徘徊 反映 耸人听闻 4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A.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B.几个学校的老师找他就升学的问题交换了意见。C.构建长、株、潭经济合作圈,是湖南战略重大的决策。D.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5下列作家、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 ( ) 陋室铭 钱塘湖春行 过零丁洋 行路难王安石 王 维 陶渊明 范仲淹A B C D 6默写、仿写(8 分)瀚海阑干百丈冰, 。(白雪歌送武派官归京岑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天净沙 秋思 )金樽清酒斗十千, 。 (行路难 )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 冰冻三尺, 。 (俗语) 滴水之恩, 。 (俗语) 根据下列的

4、例句,仿写一句话。(2分)【例句】一块铀矿石,可以平庸无奇地在地层沉睡下去,也可以发出惊天动地的能量。仿句:一个人, , 。二、按要求答题二、按要求答题(8(8 分分) ) 阅阅读读下下面面几几则则材材料料,按按要要求求答答题题。材料一: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监测结果。(箭头代表升降幅度 ) 监测项目升降幅度监测项目升降幅度身高肺活量体重视力胸围男子 1000 米、女子 800 米材材料二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军区新兵训练, 55的新兵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 一累就虚脱。新兵一连进行站军姿训练,不到20 分钟,全连117 名新兵中,竟有 9 人晕倒。材料三 据河南日报报道

5、,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们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于 2007 年 4 月 29 日全面启动,“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7.从材料一、二中,你发现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出什么特点?(2 分)答: 8.“阳光体育运动 ”中“阳光”有哪两层含义? (4 分)答: 9.请为“阳光体育运动 ”拟一条宣传标语。 (2 分)答: 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3(13 分分) )(一)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

6、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2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睿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

7、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10 “我”在姨母面前说了句轻薄话,母亲责罚“我”时,为什么“气得坐着发抖”? (2 分)答:11选文的开头说:“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请问:(1)这与选文中哪句话照应?(1 分)答:(2)选文中哪件事最能体现“我”的母亲是“慈母”?(1 分)答:1

8、2选文中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答:(二) 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第 912 题。 (6 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9、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3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分) 如使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 由是 / 则生而有不用也 此之谓 / 失其本心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 我而为之14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分)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绮绣 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万钟于我何加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5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分)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乡为身死而不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16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分)答: 四、阅读下面诗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2 分)(一)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 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 ”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

11、“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 ”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者以势驱之耳。1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2 分)(1)跳而越者与千金( ) (2)顾见猛虎( )1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 分) 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 译文: 20对于文中提到的三个人,他们的“势”分别是指什么?(3 分) 答: (二) 菊 秋瑾 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 21诗中提及一位文化名人,请写出他的名字。诗中提及这个人用意何在?(2 分) 答: 22从整首诗来看,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菊花?作者描写菊花的目的是什么?(3 分) 答: 3(三)阅读俯而学与仰而思 ,完成第 1820 题。 (共 7 分) 俯而学与仰而思古人所说的“俯而学,仰而思” ,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怎么学”的问题,指的是一种【甲】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1972 年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曾特别警示 世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我们今天的学习,不能 只停留在学了什么,而应致力于学会什么;不只是需要明确学什么,更应当知道怎样学,要用【乙】 去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而“俯而学”与“仰而思”的有机结合,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