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露营之歌”的考证(段落、文字和标点)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7637892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露营之歌”的考证(段落、文字和标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关于“露营之歌”的考证(段落、文字和标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关于“露营之歌”的考证(段落、文字和标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关于“露营之歌”的考证(段落、文字和标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关于“露营之歌”的考证(段落、文字和标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露营之歌”的考证(段落、文字和标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露营之歌”的考证(段落、文字和标点)(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露营之歌的文字和标点的考证王晓兵摘摘 要要本文以本文以“39 年油印版年油印版” 露露营营 为为依据,依据,对对 露露营营之歌之歌 的段落、文字和的段落、文字和标标点的正点的正误进误进行了考行了考证证, ,认认定定“87 年考年考证证版版”确确认订认订正的正的 24 个字和二、三段后个字和二、三段后半部分半部分颠颠倒倒问题问题的正确性,同的正确性,同时时提出提出还还有有 4 个字需要个字需要订订正,并提出了正,并提出了标标点的点的订订正建正建议议。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诞生的露营之歌,是东北抗日联军歌曲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它是东北抗日联军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表现的中华民族那种不畏强

2、暴的浩然正气,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以及爱憎分明的革命情操,至今依然感染着读者的心灵。其中,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等佳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因此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难得的瑰宝。但是这首歌词存在许多版本,其中不同之处多达几十个,并且还存在着段落颠倒和标点不一致的问题。究竟应该以哪一版为准?人们莫衷一是。由于其中有的文字的差异,不仅语义不同,个别地方甚至令人费解,从而影响了歌词的文学形象,降低了它的艺术地位。几年前,笔者看到了由中央档案馆翻印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宣传科印制革命歌集(第二集)中的露营之歌(当时歌名叫露营,无作者署名,简称“91 年翻印版”)。后来,笔者又得到了该歌集油印

3、本的复印件(现由中央档案馆收藏,简称“39 年油2印版”,见附录一)。笔者还看到了露营之歌的合作者之一抗联老战士于天放遗留的露营之歌手抄件(简称“于天放手稿”,见附录二)。通过对露营之歌“39 年油印版”复印件文字的辨认,以及对 1946 年以来国内发行的多种版本的比较和考证,并征求了部分原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和有关人员的意见,笔者得出了对露营之歌(以下简称露歌)的文字和标点的考证结论。具体考证结论意见如下。一、一、关于段落的认定关于段落的认定在抗战胜利后露歌的多种印刷版式中,它的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后半部分,存在互相颠倒的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冯仲云主持以“兆麟纪念委员会”名义于 1946 年 3月

4、20 日在纪念民族英雄李兆麟(张寿籛)将军(非卖品)中刊登的露营之歌为代表的版本(简称“46 年纪念版”)。其中第二段后半部分为:“弟兄弟兄们们!镜镜泊瀑泉泊瀑泉唤唤起午梦酣。起午梦酣。携手吧!共赴国携手吧!共赴国难难。 。振振长缨长缨, ,缚强缚强奴,奴, 山河山河变变,片刻息烽烟。,片刻息烽烟。 ”第三段的后半部分为:“战战士士们们!热热忱踏破忱踏破兴兴安万重山安万重山奋奋斗啊!重任在肩。斗啊!重任在肩。突封突封锁锁,破重,破重围围, ,曙光至,黑暗一曙光至,黑暗一扫扫完。完。 ”(当然, “46 年纪念版”中有个别文字与之不同,在后面的文中将具体说明。 )另一种是以东北烈士纪念馆 195

5、9 年编印的东北人民抗日诗3词选中收录的露营之歌(简称“59 年诗选版”)为代表的版本。其中,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后半部分正好与“46 年纪念版”相反。 “59 年诗选版”第二段的后半部分为“战战士士们们!热热忱踏破忱踏破兴兴安万重山安万重山黑暗一黑暗一扫扫完完”。第三段的后半部分为“弟兄弟兄们们!镜镜泊瀑泉泊瀑泉唤唤起午梦起午梦酣酣片刻息烽烟片刻息烽烟”。 这两种版本的段落,哪一种是原版呢?据笔者考证:“59 年诗选版”露营之歌的第二、三段后半部分反映了原版的真貌。根据和理由如下: 一一一1939 年 7 月 7 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宣传科编印的革命歌集(第二集)中收录的露营歌(即露营之

6、歌的原歌名)就是这样的结构(翻印件见中央档案馆和东北三省档案馆1991 年联合编印的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 55 册第 147-157 页)。这是最主要的历史文献证据。一一一于天放同志的手稿也是这样写的。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三支队政委于天放生是露营之歌的合作者之一,1960 年左右他亲笔书写的露营之歌手稿(该手稿现由其亲属收藏),也是一份有力实物证据。一一一原东北烈士纪念馆的研究人员郭兆庆同志在 1958 年前后采访了许多东北抗日联军的老同志,特别是他采访了 1946 年主持发布露营之歌的冯仲云同志。郭兆庆根据冯仲云的意见对“46 年纪念版”露歌的段落和文字进行的订正是有充分理由和依据的

7、(见东北烈士纪念馆编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延边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东北人民抗日诗词选的前言,1959 年 9 月第一次印刷)。 一一一东北抗联老战士李敏编辑的东北抗日联军歌曲选中的露歌,也是这样编辑的(见李敏编东北抗日联军歌曲选第 20页)。据李敏同志回忆:1938 年夏,为了突破敌人对东北抗日联军部队的围剿,李兆麟将军领导的北满抗联部队的西征开始了,当时4西征部队从松花江下游地区出发,通过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向小兴安岭西麓穆棱、海伦地区进发。因此、 露营之歌第二段中的“踏破兴安万重山”、 “突封锁,破重围”的诗句,如实的放映了当时的军事生活。李敏同志说:如果把“踏破兴安万重山”这段歌词移到

8、第三段的化,就不符和当时的历史了。上述四个资料,不仅是我们鉴定段落的依据,也是鉴定露歌文字的重要依据。二、二、关于错别字的确认和订正关于错别字的确认和订正半个多世纪以来,刊登露歌的书籍和刊物多达几十种。细心的人们可以发现:这些不同版本的露歌其文字是不同的。 “39 年油印本”露歌的出现,使是我们见到了露歌的本来面目,也为我们鉴别露歌各种版本的错误提供了依据。笔者根据“39 年油印版”露营之歌,对这些文字错误,具体说明如下:“46 年纪念版”中的错误“46 年纪念版”是东北光复后人们看到的露营之歌的第一个铅印版。由于建国以后的大多数版本中的错误均出自这一版,所以笔者重点叙述这一版的文字错误。与3

9、9 年油印版比较, “46 年纪念版”露营之歌共有 14 处 26 个字的不同:1 “46 年纪念版”为“锐意意那(哪)怕松江晚浪生”, “39 年版”为“锐志志那(哪)怕松江晚浪生”。 (当时“那”与“哪”通用,这里不列为错误)2 “46 年纪念版”为“起来哟哟(yo)(yo)!果敢冲锋”, “39 年版”为“起来呀呀(ya)(ya)!果敢冲锋”。3 “46 年纪念版”为“热忱踏破兴安万丛丛(cng(cng ) )山”, “39 年版”为“热忱踏破兴安万重(重(chch ngng)山”。前者显然是错别字。4 “46 年纪念版”为“奋斗呀呀(ya)(ya)!重任在肩”, “39 年版”为5“奋

10、斗呵呵( ( a a ) )!重任在肩”。 (作为叹词, “啊”与“呵”通用)5 “46 年纪念版”为“野野(y)(y)火熊熊熊熊”, “39 年版”为“夜夜(y(y ) )火晶莹晶莹”。 (“野火熊熊,敌垒频惊马不前”是最令人不解的一句,1946年冯仲云在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中把露歌的这句改为“野火晶莹”之后,此句就更令人费解了。因为“野火”何谓“晶莹”呢?) 6 “46 年纪念版”为“草枯金风疾疾(j)(j)”, “39 年版”为“草枯金风急急(j)(j)”。7 “46 年纪念版”为“霜沾沾火不燃”, “39 年版”为“霜晨晨火不燃”。(“霜粘”一句的意思是“霜沾在木柴上了,火篝熄灭了”

11、;而“霜晨”指秋天下霜的早晨,描写天气的寒冷,此句的意思是“秋霜的早晨, 篝火熄灭了”。笔者以为,后者即有文采又有诗意,而后者则过于直白了) 8 “46 年纪念版”为“兄弟兄弟们”, “39 年版”为“弟兄弟兄们”。9 “46 年纪念版”为“镜波波(b)(b)瀑泉,唤起午梦酣”, “39 年版”为“镜泊泊(b)(b)瀑泉唤起午梦酣”。 (前者多一个“, ”)10 “46 年纪念版”为“万里万里息烽烟”, “39 年版”为“片刻片刻息烽烟”。11 “46 年纪念版”为“朔风怒吼吼(h(h u)u)”, “39 年版”为“朔风怒号号(h(ho)o)”。 12 “46 年纪念版”为“精诚奋斗斗横扫嫩

12、江原”, “39 年版”为“精诚奋发发横扫嫩江原”。13 “46 年纪念版”为“伟志兮!何能消灭灭( (mi) )”, “39 年版”为“伟志兮,何能消减减( (jin) )”。 (繁体字的“灭”与“减”为象形字,可能是造成失误的原因。此段为“安(an)韵”,此处为韵脚,前者不押韵,而后者符合韵律要求) 14 “46 年纪念版”为“团结起,赴国难团结起,赴国难,破难关,破难关,夺回我河山”, “39 年版”为“全民族,各阶级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团结起,夺回我河山”。6上述错误中,有 3 个字是本文首次公布的:一是“奋斗啊()”中的“啊啊”;二是“夜火晶莹”中的“夜夜”字;三是“朔风怒号号”中

13、的“号”字。其他版本中曾经出现过的主要错误除了上述这些错字外,在许多印刷品中也出现过许多其他错字。笔者仅列举今几年在报刊和书籍中出现的常见错误,供读者鉴别:1 把“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中的“松江”错写成“淞淞江”(这里的“松江”系指“松花江”,而“淞江”却不知是所指哪一条江?),把 “晚浪生生”错写成“晚浪升升”。2 把“浓荫蔽天,野花弥漫”中的“浓荫荫”误写成“浓阴阴”,把“野花花”误写为“野雾雾” 。 (“浓荫”指森林茂密,原句描写的是“原始森林”和“野花”的自然景观,而“浓阴”却指的是阴云,二者语意截然不同。此外,花有“野花”、 “家花”之分,而“雾”有“野雾”之说吗?)3 在“烟火冲空

14、起”中,把“冲空起”误写成“行行空起”。 (繁体字“冲”与“行”字为像形字)4 在“奋斗啊!重任在肩”中,把“呵呵”误写成“吧吧”或“呀”。5 在“黑暗一扫完”中的“完(完(w wn n) )”错写成“光(光(gugungng) ”(此段为“安(an)韵”,此处为韵脚,前者符合韵律要求,而后者不押韵)。 6 在“荒田遍野”中把“荒田”错写为“荒原原”(此句的意思为“荒芜的田地遍布原野(到处皆是)”,而后者为病句:“荒原”即为“荒芜的原野”,再加上“遍野”有画蛇添足之感)。7 在“夜火晶莹”中,错写成“野火熊熊野火熊熊”(“46 年纪念版”的“野火晶莹”一句,确实令人费解, “野火”何谓“晶莹”

15、呢?于是乎有的编辑根据自己的理解则改为“野火熊熊”了。笔者认为:这样修改后,与下句“敌垒频惊马不前”就解释不清了)。8 在“敌垒频惊马不前”中,把“惊”误为“警警” 。此句的意思是“行军中,常常遇到敌人修建的堡垒和作战工事,这些堡垒惊频频7出现,惊吓得战马不敢贸然前进”, “惊”字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而“警”字是“警告”的意思,显然不如前者。9 在“镜泊瀑泉唤起午梦酣”中,把“唤起”误写成“唤醒醒”;把“午梦”误写为“舞舞梦”或“午睡睡”,把“午梦酣酣”( (hn)写成“午梦酐酐”( (g gn n) )或者“午梦甜甜”( (tin) ); 10在“振长缨”中,把“振”错写成“震震”。11在“征

16、马踟蹰”中,把“踟蹰(chch)”(欲进不能,行进困难)写成“踯踯(zh)蹰(ch)”或“踯踯躅躅(zhzh)”(来回走,徘徊不进)。12在“冷气侵人夜难眠”中,把“冷气”误写为“冷风风”。13在“壮士们”中,错写为“战士战士们”。14在“夺回我河山”一句中,把“河山”误写成“江江山”。上述二十多个错误均来自 2000 年以来国内一些报刊和书籍。其中,出现最多的错误是:把“镜泊瀑泉唤起午梦酣”中的“唤起起”错写为“唤醒醒”;把“夜火晶莹”中的“晶晶莹莹”错写成“熊熊熊熊”;把“荒田田遍野”错误写成“荒原原遍野”。这些错误的出现,不仅影响了露营之歌的文学鉴赏价值,而且影响了它在的文学历史上地位和作者的名誉。有的大学中文系教授就评价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