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重叠的形状 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31018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重叠的形状 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重叠的形状 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重叠的形状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重叠的形状 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叠的形状重叠的形状课时:课时:2 课时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 也会产生重叠。在本课的内容里,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认识到景物的前后 遮挡关系的普遍性和合理性。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绘画实践中有意识的注意观察对象, 发现它们的前后遮挡关系,并且能轻松的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 的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并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进一步增强理解。 通过绘制过程渗透三度空间概念,培养和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遮挡关系 教学

2、难点:教学难点: 绘制过程中出现的重叠表现问题。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教师的讲授和演示,使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 遮挡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的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并通过自己动 手制作的过程进一步增强理解。 。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教材、范图。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活动一: 引导学生观察前后景物的遮挡关系,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这种现象: 1.一盘水果(端出实物) 2.教师做站立在讲台后边的动作 3.请一个小朋友挡在教师的前边站立 活动二: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遮挡现象” ,如果我把它们画成这样就不对了, (出

3、示图片) 因为没有了遮挡现象,是不真实的,必须画成下边图中的样子, (出示图片 2) ,出现了 遮挡关系也就真实了。 实物投影仪演示:为了表现遮挡关系,就要先把前边的东西画好,后边的东西露 出多少画多少,被遮挡的部分不画,画面就正确了。 画面上有前有后的东西,前边的东西在较低位置上,后边的东西在画面较高位置 上,才能看出远近关系。 活动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画出或用纸剪出动物、人物,进行重叠排列。 也可画叠罗汉图 活动四: 作业展示,教师小结。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活动一: 讲评优秀作业,引导学生观察前后景物的遮挡关系。 展示立体图书或立体贺卡,引发学生兴趣。 活动二: 1.观察分析:它们的

4、特点是有前有后,有的还能分出近的景物、中间的景物和远 的景物多种层次。这些形象是如何立起来的呢?立的方法很多,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 的一种。 2.教师像变戏法似的将教具底边折一下,在折出的小边上抹上乳胶,贴在底板纸 上,汽车就立起来了。请几个小朋友也这样帮忙折和粘,立体的街景很快出现。 3.分析立体街景的层次关系:有前后层次就会出现遮挡现象。大家看,前边的汽 车折挡住中间汽车的头或尾,这些汽车又遮挡住后边树和楼房的底部,我们既看见了 前边的汽车,也看见了远处树和楼房没被遮挡的部分,画面效果很好。 制作步骤: 1.用一张 8 开纸作基础,从中间对折。 2.在后边里面上用油画棒或彩色水笔画出背景处的山、云、太阳或星星、月亮、 楼房 3.用小块纸画出前面的景物中的平房、树、邮筒、行人,并留出一部分粘贴的纸 边。 4.按照场景,依次粘贴。 活动三: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活动四: 作业展示,教师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