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27429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与摩擦力说课稿一、 说教材: 运动与摩擦力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五课时。从本课起,单元的探究活动将转入对摩擦力的研究。这是一节典型的科学探究课,以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通过学生猜想、设计对比实验、实验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物体重量关系的过程。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亲自构建科学概念,主动获取科学知识。二、说教学目标:根据“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的课程理念。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

2、会产生摩擦力。(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2、过程与方法:(1)、测量摩擦力的大小。(2)、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3)、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注重让学生主动的去获取知识。三、说教材的重难点: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进行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同时认识在探究过程中

3、“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难点是实验的操作(如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三、说教学设计思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 6 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分工与合作。为了使学生探究的时间更充分,根据实际情况将全班分成两个大组,探究同一个问题的小组分为一个大组,两个大组同时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其中一个因素。五、说教具准备:弹簧测力计、小车、钩码、砂纸、记录表、实物展示台等。六、说教学策略、方法及过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体现在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力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

4、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主要安排 5 个教学环节。下面,我具体说一说这 5 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课题课堂伊始,通过老师举出的一些常见的例子帮助学生认识“摩擦”现象。比如:播放一段多媒体画面: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慢慢的停了下来。让学生感受到足球滚动时与地面发生了摩擦。出示新轮胎和旧轮胎的图片,学生从轮胎受到的磨损知道了汽车运动时轮胎与地面发生了摩擦。再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摩擦力的真实存在。比较手掌按在桌面拖动和离开桌面拖动时的用力大小,方法简单,感觉明显。教科书上提出“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感觉到摩擦力?”要学生自己找一找方法,用多

5、种方法感觉摩擦力的存在。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摩擦现象,亲身感受到摩擦力后,再出示摩擦力的科学概念,他们不会觉得生疏,从而使学生构建起“摩擦力”这一科学概念。(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前面已经学习过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的方法,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然后课件出示测量摩擦力的方法: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演示测量摩擦力的方法。教师问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提醒学生注意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时候,一定要沿着水平方向,而且必须悬空,测力计不要与物体表面

6、发生摩擦)分小组自由测量装上钩码的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钩码的数量和小车运动的表面由学生自由选择,因此每个小组测量到的摩擦力可能各不相同。本环节的设计注重对学生实验的操作,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摩擦力的方法,也为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提供一个问题情境。(三)、发现问题,进行猜想探究活动的第一步是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分小组自由测量装上钩码的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家很自然地发现了一个问题:每个小组测量到的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什么不一样呢?让学生一起思考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继续进行探究的兴趣,也很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教师

7、引导学生回忆起刚才测量摩擦力的过程,这时他们才会意识到,每个小组放入小车的钩码的数量可能各不相同,小车运动的表面也有不相同的。那么,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同学们在课堂上思维会很活跃,会提出各种不同的猜想。在各种猜想均列出后,我向同学们指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很多,今天我们只对其中的这两个猜想进行实验探究:1、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重量大小有关?2、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并将全班分为两个大组,探究同一个问题的小组分为一个大组,两个大组用实验同时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其中一个因素。(四)、设计实验,分组探究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推测,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有什么

8、关系?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重量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分组讨论弄清楚“实验中相同的条件是什么” , “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什么”两个重要问题,并记录在记录表中。然后让学生用准备的材料设计实验来检验自己的推测。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实验记录 第( )组相同的条件不同的条件 (接触面光滑程度)摩擦力大小(单位:N)通过对比实验我们发现: 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 ;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 第( )组相同的条件不同的条件 ( )摩擦力大小(单位:N)通过对比实验我们发现: 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 ;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 。记录表中“我们的发现”的两个填空,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自己归纳出结论。(五) 、交流汇报、得出结论请各组同学汇报一下刚才从实验中获得的信息,得出结论。课堂结束时我会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关于摩擦力,你还想研究些什么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激发起学生继续进行探究的兴趣,并把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